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电机电器专业的建设立足于湖南重点产业,突出行业特色,将就业市场作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导向;以切实提高专业内涵、教学质量、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李静 《企业导报》2012,(18):221-222
本文结合服装专业的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专业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专业的知识结构调整,加强专业建设,培养专业综合性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产学研项目加强学生的专业就业教育,避免盲目的跳槽,提升就业的质量;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优质的专业的第二课堂讲座,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专业创业教育,增强专业创业模拟平台,给予相应指导,从而提高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和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就是坚持专业建设围绕学生就业。由于司法岗位门槛过高,导致大部分高职学生不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法律专业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就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培养目标,推动专业改革,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4.
当前物流人才市场中出现了物流企业缺乏高端技能专业人才的现象,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物流企业要求导致的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以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现状作为阐述的切入点,分析物流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从而提出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技术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影响学校生存和方展的关键.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作为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了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零适应期".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大量市场营销人才。本文就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认为:首先是运用新课堂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其次是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再次是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关键;最后是注重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职能与优势、大力加强专业社团建设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激发自身潜能与创新思维、提升就业能力、辅助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高职专业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质量,影响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创新思路,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对会计专业进行建设与规划。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教高【2006】16号、教高【2008】5号、冀教高【2009】49号、教职成【2011】12号等文件为指导,贯彻学院"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以"教、学、做、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困难、就业的质量不断降低的现象,本文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并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学校工作的观念转变、学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应用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殷锋社 《价值工程》2011,30(5):299-299
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是各个高职高专院校的常规专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如何能够培养出专业能力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是专业发展的根本,本文从构建就业导向的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出发,探讨通过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来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3):211-212
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专业为样本,运用SWOT分析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提高计算机学生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本应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可事实上,本专业的学生却就业困难。本文立足于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杨春生  孙明艳 《价值工程》2010,29(10):187-188
从就业角度,就业能力是劳动者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在教育层面上对就业能力的理解要把握好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综合素质与一技之长三种关系。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重心,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从传统的办学观念向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从以学科理论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转变,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这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上海海洋大学本科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该校定位角色性质,研究探讨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建设模式。从培养体系、教学环境、师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构建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基于高校定位角色建设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特色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高等院校的战略大转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明确自身定位,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本文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内涵进行了探究,系统分析了专业性质、市场需求、培养方向定位、学科内容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学生就业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校企合作是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校企合作是指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为核心、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虽然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校企合作层次肤浅;二是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较差;三是校企合作定位不够明确,观念转变不够;四是实训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这些已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14):206-207
校园融合是指高职院校与大学生创业园高度融合、协同发展,共同助推区域产业发展和专业提升。通过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将大学生创业园与高职院校融合为一体,建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创业服务平台,以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纽带,共同开展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创业孵化能力建设,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创业创设良好的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18.
毛怀东  于宁 《价值工程》2010,29(23):171-172
根据专业建设需求,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力度,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机制;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面临生源数量不足和质量下降的瓶颈,在就业方面存在就业层次不高、专业相关度低等问题.建议国家保障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适当增加优势专业招生比例,增开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利用新媒体加强招生宣传;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支持取得职业证书,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力促毕业生创业,鼓励学生入伍或者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目前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指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紧迫性,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课程设置、专业局限,提出了以构建校企产教融合平台作为前提的多领域分层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入企就业"软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