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1.双线干油集中润滑的原理双线式干油集中润滑是集中润滑的一种主要方式。该系统主要由润滑泵、换向阀、压力操纵阀、给油器、电控柜和两条供油管线等组成。润滑泵输出的润滑脂经过换向阀交替由两条供油管(主油管)输送到给油器,经过给油器定量分配,送往各个润滑点。  相似文献   

2.
稠油井筒掺稀降粘方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稠油在油藏中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流动中,流动阻力大大增加。稠油生产中,可以通过井筒掺稀油降粘方式,改善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掺稀油井筒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分析掺稀油工艺、掺稀油比例以及掺入温度对掺稀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该标定法利用掺稀旁通管线上的标准自控流量计与单井流量计同步数据进行比对,可快速排查单井流量计误差,使用器材包括钢丝高压软管线一条、高压软管快速接头2组、高压阀门2个(管线自带)、三通高压短接2个。经现场应用,器材安装、拆卸、携带方便,标定过程操作简单,既可以进行掺稀标定,也可以作为临时掺稀搭接管线,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采油二厂根据掺稀机采井的特点,通过加长机抽管柱的尾管和筛管的工艺方法,提高掺稀效果。在多口井应用后,平均单井注采比降低了0.08,节约了大量稀油资源。目前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掺稀机抽井中。  相似文献   

5.
史卫东  王东生 《化工管理》2014,(33):137-138
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开采的稠油密度为0.93克/毫升,常温状态下如摩丝状、黑色不透明、在地层和井底流动性能良好、在油管举升过程中越接近井口温度越低流动性越差、如果不采取降粘措施33℃就失去流动性而停产;目前采用掺稀油管线和混合油管线双管生产、稀油通过空心抽油杆在井下2000米处掺入油管与稠油混合达到稀释降粘采出地面,掺入稀油密度为0.80克/毫升或以下、掺稀油系统压力为8~10MPa、稀稠比为1.15、机械设备主要有16型与18型抽油机。监控示功图是该油田及时掌握油井工况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正常生产时每小时都必须对比分析。该油田示功图与常规油田相比既有其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性,研究解释深层稠油井示功图的改进方法对于普及功图知识、判断油井故障、降本增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套炉提炉温降回压研究,提高注入井筒的稀油温度及井口进生产管线的混合液温度,降低了混合液粘度,达到了降低井口回压,节约稀油和提高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采油三队于2007年以前集油工艺流程为三管伴随,即一根来水管线和一根回水管线中间包裹一根油管线,这种流程伴热效果好,缺点是浪费钢材,投资成本高。浪费热能,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2007年改为了小环状掺输流程,这种流程由几口抽油井共用一根集油管线,从注采井组到第一口油井为热水管线(目前使用的掺输管线均为玻璃钢管线,温度在60~80℃,如果回到井组的回液温度在70℃以上时,玻璃钢管线使用寿命就会大缩短。),流经第一口油井时,管线中就携带从井底抽出来的油水混合物。混合物的温度有所下降。在流向第二口油井时,热水会给第一口油井产出的液体加温,融化原油,同样到第二口油井,第三口油井直至最后一口油井携带几口油井中产出的液体并对其进行加温,最后几口油井混合液体从一根集油管线回到井组,再外输到联合站(回到井组的混合物温度一般下降到40℃左右)。这种流程优点在于节约材料,节省热能,因此被作为三管伴随工艺流程的替代流程。小环状掺输流程的缺点是:掺输温度难以控制,各个小环之间互相争嘴,掺输压力不好掌握,油井原油凝固点低,平均为32℃因此在小环产液量高,管线中的热水温度在给井下抽出混合物加温时,温度下降过快,井组员工发现不及时,时常发生各小环滞凝的现象,发生凝环后,管线中的液体凝固,提高掺输压力,管线中的液体也不能回到井组,造成管线堵塞。在油井井口录取油压,油压持续升高,管线中的液体温度降低,低于原油凝固点,原油凝固,这就要我们将小环内所有油井停止生产,堵塞轻的通过提高油间小环的掺水温度和压力对管线进行处理,管线畅通,油井恢复正常生产。如果管线凝堵严重,用上述方法不能使管线畅通,就要动用泵罐设备进行顶管线处理,这种方法处理时间长。这样频繁的处理凝管线事故,增加了管线负担,使管线使用寿命缩短,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影响了原油产量。如果我们在第一时间发现有凝管线的苗头,及时调整提高掺输压力和掺输温度进行处理,这样就不用停井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改进,发明了用于掺输系统的温度控制报警装置。节省了人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重大事故回放:油库概况黄岛油库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是山东东营至黄岛长输管线的末站。胜利油田的原油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经青岛港油码头装船南运或出口。  相似文献   

9.
在新区稳产能力差、老区综合治理见效慢、表层控水难度大、稀油资源紧缺、安全生产压力大等困难面前,如何注好水、掺好稀、产好油?这是塔河采油二厂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润滑是在机械设备摩擦副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以降低摩擦阻力,减少能量消耗和表面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油雾润滑是稀油润滑的一种方式。它是将润滑油雾化,用一定压力输送到润滑点润滑,有优点也有局限性,如高粘度油雾化困难,废油雾对环境产生污染,油雾量调节困难等。油一气润滑则可克服  相似文献   

11.
<正>在错综复杂近4000公里长的埋地管线世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石油人,他们用脚步丈量着管线的长度,用责任守护着管线的平安。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厂坐落在地理环境非常恶劣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油田面积1187平方公里,拥有输油、掺稀、输气等各类管线1629条,其中272条管线穿越道路,32条管线穿越水域,20条管线穿越农田,在这错综复杂近4000公里长的埋地管线世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石油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迎着漫天黄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3种常用稠油降粘输送方法的降粘原理,并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情况。针对掺稀降粘法,利用欢喜岭油田稀油资源替代部分稀释剂的稠油降粘方法更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革新者:安庆铜矿工程工区在安庆铜矿工程工区充填站3个井下充填砂仓20米高的顶端,有一组输送充填尾砂的管线,该管线经由一个三通将尾砂分别送往中间、左和右3个充填砂仓里,再通过砂仓输送到井下充填。由于送往砂仓的钢管管道直径小且坡度不够,加上三通在尾砂的冲刷下磨损  相似文献   

14.
"路太滑,稀油车上不去!" "TH12126电泵井因直流欠压停泵!" "10-4计转站掺稀泵突然发生故障!" …… 11月10日、15日,近几年少有的两场大雪先后袭击了塔河油田.面临严峻形势,一场众志成城抗击风雪保生产的战役在二厂数百里油区全面打响.  相似文献   

15.
鲁克沁采油厂的各采油站点主要以40m3油罐检尺来完成对掺稀总量、单井和混合油总量、单井掺稀量的计量。检尺量罐方法,计量的准确性较低。根据计量法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为有效提高采油厂的计量精度,对几种计量仪表进行适应性试验,并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的计量设备,改变目前的计量现状,使计量更加趋于精确。  相似文献   

16.
中厚板轧机滑块式万向节轴,常采用干油集中润滑,在多水、多氧化铁皮等恶劣工况下,干油极少能到达润滑点,万向节存在温升较高问题.克服结构与环境因素后,可实现滑块稀油循环润滑.  相似文献   

17.
双229区块为辽河油田新开发的稀油区块及普通稠油区块,该区块已建设施整体布局为三级布站方式。随着工艺技术发展,该区块三级布站方式已不适应生产需要,因此对双229区块采用平台计量、串接集油、一级布站、脱水就地回掺,无人值守的生产方式,解决站场负荷率低,吨油成本高等一系列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将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等集中起来进行初次处理加工之后,合格的油和天然气分别输送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过程叫做油气集输工艺。油气集输工艺在我们国家的石油事业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现状,对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明确未来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械钻机动力系统出现意外故障情况下,受外力驱动非正常运转的现象,开发了一种预防装置,装置由油控阀和管线连接组成,安装方便,能保证钻井柴油机的正常使用和操作,防止因柴油机被动运转可能导致的恶性事故发生,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保证柴油机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介绍AP1000核电厂第4级自动卸压系统(ADS4)管线排水的必要性,提供了拆卸爆破阀法兰螺栓自动排水法、爆破阀剪切盖钻孔疏流法、拆卸上游电动隔离阀排水法、冰塞法等方法的实施方案,并通过对比各方案的优劣给核电厂业主提供参考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