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过度消费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过度消费问题的分析,传统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完全理性"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他们不认为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而行为经济学修改了传统理性人的假设,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没有完全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本文主要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过度消费的原因,即由人们拖延的恶习、自我控制问题、有限意志、过度自信造成的,并用相关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而理性假设也经历了由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发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完全理性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而有限理性假设的发展是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本文首先论证人的本性并非绝对利己,利他主义是合理并存在的,接着对理性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理性假设的发展以及其对经济研究方法的转变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学的三大经典假设——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信息的不完备与不对称假设、机会主义行为假设出发,对政府审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不规范政府审计行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中对人性的假设存在“有限理性”与“无限理性”的假设,在制度经济学中,“有限理性”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三大理论基石之一。而知识和制度都与“有限理性”假说存在密切的联系。作为制度设计的理性假设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包括人的理性能力究竟有多大;另一层含义是,人的行为是否一定可以根据行为规律做出推断,根据过去的行为对未来做出推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限理性是制度产生的前提,制度可以扩展人的有限理性。  相似文献   

5.
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保军 《经济学家》2006,76(5):12-18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越来越成为反主流学派批评的重点,固守经济人假设被认为是主流经济学在许多领域无能为力的原因。行为经济学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经济人进行了全面验证,发现经济活动中的人事实上具有“有限利己”、“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的特征,我们把行为经济学的这一系列发现概括为行为经济人假设,并且认为行为经济人为经济学开拓新视野、研究新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中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的行为研究总的来说遵循由隐含的、先验的幕后假设逐步走向台前的路径.以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设的修正为起点,行为研究的枝蔓逐渐扩散开来,并在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分支中扎根,从多角度认识经济行为的细微末节,将经济学研究推向更为微观的领域,逐步实现向有限理性的真实经济活动面貌回归.  相似文献   

7.
行为财务理论基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财务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投资者完全理性假设和市场有效假设提出质疑,从行为财务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投资者理性和经济学基础——有限套利两条主线下,对相关文献梳理,归纳了研究成果,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理性到有限理性:经济学研究理性假设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艺  茅宁 《经济学家》2007,(2):21-26
"经济理性"是经济学的传统研究假设,却因背离现实而受到质疑.基于行为人稀缺的心理资源和系统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有限理性"正逐步取代"经济理性"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不同的理性观点可以从决策的视角得到系统地解释和比较.并且,随着理性假设的演变,经济行为的决策标准也相应从单一静态最优向多元动态平衡转变.  相似文献   

9.
蔡宏标  王陈 《经济师》2006,(9):273-273
经济学是一门建立在完全理性假设基础之上的学科,有关完全理性假设一直备受争议,文章引用两个博弈论的例子(拍卖、海滩占位),说明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并不是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基础上,更符合实际的是从有限理性出发做出满意而非最优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我主要讲新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首先,在对人的行为的假设方面,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而新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在理论模式上,传统经济学是规范性的,新经济学是描述性的。最后,从研究目的来讲,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从根本上增加人的幸福,这里的幸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生态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严峻挑战。认为生态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物的可替代性假设、价值观和财富观四个方面提出了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经济学缺陷的根源,辩证分析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指出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各自运用范围;最后对生态经济学定位和分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Neuroeconomic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for most neuroeconomics is behavioral economics: the rational man of economics has been rejected in favor of more realistic psychological models. The old model supposes hyperrationality of individuals, and because it has been discredited, existing economic theory is useless. To complete the behavioral revolution, we need only peer into the brain and build more realistic models of decision making. As I explain here, this assessment of modern economics is hopelessly wrong.  相似文献   

13.
西方经济伦理研究的实验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验经济学在经济学界越来越受重视,作为科学认识的经验认识方法的实验方法,逐渐被广泛运用于经济伦理学的研究.目前国外关于经济伦理学的实验主要有基于主体博弈的实验;基于计算机模拟仿真的实验和基于脑科学的实验三大类,这些实验都对传统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偏好理论、效用理论和"理性经济人"假设等提出了挑战.实验方法仍然是基于经验主义的传统,寻求实验力量与理性力量的结合,运用真正归纳法得出了普遍具有自然主义特征的经济伦理思想.实验方法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其具有可控可检的优势,可为我国完善经济伦理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经济学视角下和管理学视角下横向监督研究的分歧进行了辨析,据此提出了基于"理性人"假定的横向监督认知框架,并对选择"理性人"假定的原因进行系统论证。然后,依据该假定进一步对横向监督的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横向监督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形成横向监督的认知体系与研究框架——一方面可为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分歧提供解释依据,另一方面可实现超越学科视角的对横向监督的一般性认知。  相似文献   

15.
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沿袭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理性经济人、偏好不变、预期效用等基本假定,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悖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挑战出发,对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中代理人完全理性和风险规避等基本假设所带来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究了如何利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替代期望效用函数、有限理性替代完全理性来构建新的委托一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新模型和框架考虑了代理人的心理特征和非理性行为,将增强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对现实制度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I. Introduction Ecology is a newly emergent subject. Stemming from natural histor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ecology came into be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Ecology has been strug- gling for its existence as a science, which has involved a s…  相似文献   

17.
From the view of hominine bounded rational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logy and economics with behavioral finance. With a different focus, this paper adopts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of stock to show how this conceptualization leads to a new measur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logy and economics, based on bounded rational agent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ecological economic system is described with a multi-agent simulation program. This paper also develops an ecological economic model, in which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ies are applied to simulating the dynamics system. With the model,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macro-level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 are predictably influenced by behaviors of bounded rational agents at the micro-level. We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finding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behavioral finance.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以早期还原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仅仅反映了动物性的本能需求而忽视了人类的社会性;因此,它不仅无法揭示无形的手来自何处以及如何运作,也无法根本上理解囚徒困境与现实相悖的现象。相反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则以新近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将人类基于动物性的本能目的和基于社会性的实现手段结合起来;因此,它可以更好地挖掘无形的手是如何运作而实现社会协调,从而是比经济人假设更合理、有效的人性抽象。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why mathematical economists of the early Cold War period favored formal-axiomatic over behavioral choice theories. One reason was that formal-axiomatic theories allowed mathematical economists to improve the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 and thereby to increase its scientific status. Furthermore, the separation between mathematical economics and other behavioral sciences was not as clear-cut as often argued. While economists did not modify their behavioral assumptions, some acknowledged the empirical shortcomings of their models. The paper reveals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ies reflected in the changing interpretations and roles of the theories in those early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