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转型必然伴随有经济增速“下降---走平---回升”的三个不同阶段。在整个转型期间,经济增速会有2次拐点、2次转变过渡期。中国经济于2012年进入走平阶段,目前已在底部平稳运行了2年,预计2014年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仍不变。随着中国货币偏紧格局持续,危机后靠“吹泡沫”支撑的经济难以为继,2014年经济增长将再略向下移,GDP增长未来需为保7.5%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杜大伟 《新金融》2014,(10):13-16
中国经济转型及其影响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再平衡的过程,要降低投资率,转向以创新为增长源泉、以消费为需求来源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再平衡意味着未来制造业的增速会放缓,服务业会扩张,农民工可能会更多地就业于服务业。户籍制度改革、财政改革、服务业和金融业开放等改革措施对中国经济再平衡最具影响。中国经济再平衡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但成功的再平衡对世界将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张立群 《新金融》2015,(5):13-15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呈下行态势,但是也出现了明显的筑底迹象。供给端即过剩产能的调整仍处于关键时期,会给未来经济增长率带来一定波动。总体来看,经济增速换挡基本完成,经济增速趋稳的大趋势已日益明显。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的各个方面需通过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适应新常态。未来的宏观调控将突出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由此,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增速回调基本触底,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体制机制会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增长将开启由数量扩张主导向质量效益提高主导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4.
微言大义     
李稻葵清华大学教授7%是经济增长的底线经济增长放缓为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但是,仍然需要预防经济放缓得太快。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和推动一系列微改革将是今年决策层的两大政策议题。考虑到新增就业,经济增长放缓至7%是一个底线。对房地产市场"下猛药"是一件危险的事,政府应该更加合理、谨慎对待房地产市场,让泡沫不至于很快破灭。(来源:5月13日在里昂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2014年是深化改革的元年,国内外金融市场认为,中国经济面临逐渐高升的金融风险,对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高度关切,甚至出现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观点。笔者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将延续过去两年下行压力,极可能低于2013年,落在7.0%~7.5%之间。但是,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的目标应可达成。去除经济下行的压力以"稳增长、保就业",取决于投融资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要能落实《决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险》2014,(6):7-7
世界银行6月10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小幅下调,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前景令人失望,高收入经济体将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世行敦促发展中国家加倍努力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8%,低于世行今年1月预测的5.2%,但高于2013年2.4%的增速。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连将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回升至5.4%和5.5%。  相似文献   

7.
关于2020年经济形势及增长目标的分析,出现各种各样的观点。将其归纳为三种:一种观点是“保6”,认为抑制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是当前最紧要、最突出的问题,要守住“6的底线”。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基于经济预测模型分析,我国未来五年的潜在增长率在6%以下,因此,刺激性政策有可能成为经济真正的断崖式下跌的诱因,这是目前特别需要警惕的。  相似文献   

8.
2014年,是近24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最低的年份。国家统计局称,前三季度GDP平均增速为7.4%。经济专家预期全年增速也在7.4%左右,为1990年以来最低。看上去并不太美的数据背后,却是经济转型曙光的初现。这一年,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崛起,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开始发力;增长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消费取...  相似文献   

9.
高谦 《证券导刊》2014,(16):16-19
合理区间论的提出,意味着在政府经济目标的排序中,就业和通胀目标已经置于经济增长之前。鉴于目前就业尚属平稳、通胀温和,政府推出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是利用需求管理政策进行“托底”。在结构调整政策导向不变的情况下,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行。我们认为,二季度货币政策不会收紧,但也不可能明显放松,将维持相机抉择。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迹象,乐观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未来。。段时间将逐步企稳,未来30年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悲观的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持续减慢,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硬着陆”。为此,笔者将详细剖析中国宏观经济的近期走势,分析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增长潜力,最后探讨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周喜 《证券导刊》2011,(43):18-18
明年经济增长的”软着陆”趋势仍将延续,以主动降速换取的经济转型和政策空间有利于明年经济抵御外需以及国内房地产投资风险。我们看好2012年GDP增速仍能够达到9.0%左右水平。  相似文献   

12.
易宪容 《新金融》2015,(1):22-26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被市场解读为中国已经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中国货币政策将加杠杆。在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正在全面转型,增速下行并非不可容忍,央行不需要出台强刺激政策来保经济高速增长,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不需要重大转向。尽管过度信贷扩张短期内能够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甚至带动经济的短期繁荣,但它能否把经济带向持续繁荣增长之路是相当不确定的。降息的实质意义在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中国情况而言,去杠杆仍应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13.
《时代金融》2014,(1):59-59
<正>一份来自开泰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预期,2014年泰国对中国出口将从低谷中反弹,泰国将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受益。开泰研究中心是泰国开泰银行下属研究机构,侧重对泰国经济的分析,涵盖了宏观与微观经济、金融市场以及国际经济等方面。分析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及架构调整将为泰国提供良好机会,包括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均有机会增加。2014年,中国经济经过宏观调控后将出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增长,泰国  相似文献   

14.
简慧  梁珩 《中国外资》2012,(17):66+69
<正>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11%的高速成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最近一年,在中央政府明确"十二五"期间实施战略转型,以及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事实上,任何经济体在经历一个高速增长期后,都会面临发展方式的调整和再平衡,从偏重数量转向更加重视质量,在此过程中出现适当的减速是难以避免的。今年年初,中央将GDP增长目标下调至7.5%,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郑联盛 《中国外汇》2013,(19):14-16
政策维稳是前提,政府职能转变是基础,而以自贸区为核心的新开放格局或将成为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中,统筹了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关系,认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需要在结构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宏观管理方式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领域采取创新性举措。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总理认为,经济潜在增速在下降,  相似文献   

16.
2014年的全球经济既有欣喜,也有诧异;既有兴奋,也有忐忑;既有期待,也有迷茫. 2014年的全球经济有许多特点,用十种气象表述可以比较准确地概括. 经济增势:少热多冷 虽然主要经济体国家出现增长萎缩,但全球经济仍在上行.联合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6%,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将增长3.3%. 美国经济是2014年全球经济最为闪耀的板块.在第一季度下调之后,接下来的两个季度,美国经济分别出现了4.6%和5.0%的强劲反弹,尤其是第三季的增速更是创下了过去1 1年的经济增长之最.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美国失业率则降低到5.9%的6年来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银行家》2014,(7)
正2014年4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更大规模地推进棚户区改造,尤其是要发挥好开发性金融的"供血"作用。棚户区改造的重提,以及通过开发性金融进行资金配套,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棚户区改造契合"微刺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延续放缓态势,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增速放缓已经持续16个季度。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国在金融危机后推出的、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政策释放的增长动能逐渐耗竭,而金融危机导致的发达国家需求萎缩则远未完全恢复;另一方面,我国新一届政府从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不刺激、去杠杆、促改革"方针,客观上也造成了经济增速短期内的放缓。虽然对经济增速底线的判断并无公认标准,但根据2014年  相似文献   

18.
陆瑞安  王璞  王辰 《新金融》2015,(7):12-18
伴随着经济增速的适度放缓,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正逐步将目光转向交通、通信、金融、医疗卫生等服务领域,未来这些领域或将成为刺激经济、拉动就业的动力所在。然而目标的达成绝非易事,领域内外改革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既有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的难点所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虽已绘就,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势必会因触及既得利益者而倍受阻挠,服务业改革之路或许艰辛,但前景向好。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服务业定将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管理》2012,(23):20-23
2012年即将过去。在转型之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搭配,使宏观经济运行在既定的目标区域内——GDP增速7.5%以上和CP14%以内,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得到有序推进。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疲弱,中国经济是更精彩,还是在转型压力下仍相对平淡?为此我们邀请了沈建光博士和华中炜博士,请他们对2013年的中国经济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放缓过程中带来的迂回性①缩短现象将终止,投资逐渐倾向于远离终端消费,资本品网络间的协调性上行,中国经济增长的底层动力将进一步发展。结合金融市场监管进步带来的“脱虚向实”发展,中国经济“提质稳速”阶段日渐成型。低利率时代进一步确认,中国利率体系完善中基准利率仍将下行。由于基础货币增长乏力,2020年“降准”不可避免。2020年中国宏观调控的底线思维,将由“防风险”的单底线,转向“防风险+稳增长”的双底线。结构性通胀下,核心通胀指标或将退出,“宽信用”仍是2020年货币结构性政策应追求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