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雪 《活力》2010,(10):118-118
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去剖析顾客忠诚,论述了企业创新更有助于提高顾客对企业的忠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与顾客争夺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对顾客忠诚的培育,意识到培育顾客忠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应时的而生的。因此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基于企业创新来研究顾客忠诚,并提出培育顾客忠诚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吴康善 《活力》2008,(6):49-50
顾客忠诚计划之所以缺乏有效性,关键是企业缺乏足够的忠诚顾客存量。企业只有确保一定的忠诚顾客存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顾客和增加忠诚顾客数量,让忠诚顾客人气效应提高,忠诚顾客才能稳固和不断增加,即实施增量忠诚顾客战略。增量忠诚顾客是在企业有足够忠诚顾客存量下,使忠诚顾客数量和质量有突破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互联网企业的狂热浪潮中,许多公司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如何吸引顾客上,而往往忽略了怎样留住那些忠诚的顾客。其实在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独特性使得顾客的忠诚管理,或称E忠诚,显得尤为重要与珍贵。Moonkyu Lee博士将E忠诚定义为:网络顾客基于以往的购物体验和对未来的预期,愿意再次光顾当前选择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意向性。E忠诚是对传统顾客忠诚度的一次进化,因为传统的顾客忠诚度概念是由产品驱动、由营销者控制的,而E忠诚是由分销商驱动、由消费者控制、受技术支持的。E忠诚不是用技术赢得的,而是用长  相似文献   

4.
项营营 《企业导报》2013,(9):181-181,185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但网络环境还不是很成熟,顾客更倾向于对电子商务企业产生信任忠诚,这也使得顾客忠诚在网络购物环境下有着重大意义;又顾客绑定策略是一重要关系策略,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顾客绑定策略来留住顾客;通过对二者研究进展的探讨,我们发现,有必要详细分析顾客绑定策略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合理安排实施企业战略。  相似文献   

5.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到从不发生失误,也不能保证永远不会引起顾客的不满和投诉。对服务失败进行及时补救可以大大降低顾客不满率,迅速积极的反应还能够挽回、甚至进一步提升顾客忠诚。PhilipKotler的研究表明,如果顾客的投诉得到妥善处理,有54%-70%的顾客会选择再次购买,如果处理得十分迅速得当,选择再次购买的顾客会达到95%。忠诚补救策略就是要求从识别本企业的服务失败入手,圆满地解决顾客投诉,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对需要实施忠诚补救的识别一是主动识别可能失败的“关键时刻”。顾客服务所包括的系列环节…  相似文献   

6.
忠诚顾客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企业最应该关注的不是顾客的数量,而是顾客的质量——忠诚度。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们和理论学者纷纷把顾客忠诚管理和顾客忠诚研究作为管理和研究的重中之重,而此时,一个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因素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即员工忠诚。员工忠诚是顾客忠诚的决定因素,员工忠诚管理是顾客忠诚管理的基础。因而,企业应从尊重和激励员工、建立员工忠诚开始,然后培养顾客忠诚,实现企业忠诚管理带来的持久的利润增长。  相似文献   

7.
解析顾客忠诚的建立和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兴旺发达,只要回头看看其身后的顾客队伍有多长就一清二楚了."可见顾客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谁能占有稀缺的顾客资源,谁就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首先从顾客忠诚内涵的界定着手,接着从挽回不满意顾客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建立顾客忠诚,最后提出了维护顾客忠诚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推荐销售     
推荐销售建立在顾客忠诚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对顾客的引导,让忠诚顾客自发地为企业做营销。这种销售方式更强调企业和顾客的感情沟通。  相似文献   

9.
品牌经济时代,品牌是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重要利器,也是建立顾客品牌忠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本文在揭示品牌作用的基础上,细分了顾客忠诚度,进而据此提出了培育顾客品牌忠诚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顾客忠诚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通过对市场营销时代的企业顾客战略演变的历史回顾,从比较优势学说的角度揭示了顾客忠诚战略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了基于顾客价值管理的顾客忠诚战略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创造忠诚顾客已经成为了企业非常重要的市场策略之一。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在对企业产品和服务满意的基础上,愿意与企业保持长期的买卖和合作关系。忠诚的顾客是这样的: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非常满意,感到企业不断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愿意为  相似文献   

12.
网络营销中的顾客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营销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投身到网络营销这个行列中来了,一时间,众多的企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几乎所有企业都以为,只要建一个网站并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中抢得先机,拥有高的网站流量,就会有大批的客户涌上门来。事实并非如此。要成功进行网络营销,企业需要通过顾客关系管理,来达到顾客忠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如何培育顾客忠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美国学者FrederickReichheld对12个服务行业的研究表明顾客保留率每提高5%企业从顾客得到的现金净流量可以提高35%到95%。企业拥有长期的忠诚顾客,不仅意味着稳定的销售收入,而且还可以降低营销成本,因为保留一个老顾客是开发一个新顾客成本的六分之一。顾客忠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发展前途,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育顾客忠诚就成了企业的首要任务。那么企业如何培育顾客忠诚呢?下面就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顾客忠诚,提出企业如何培育顾客忠诚的方法。一、选择正确(恰当)的顾客现代营销理论强调顾客的重要性,顾客是企…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顾客资源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焦点,赢得顾客忠诚将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本文对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的内涵、价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商业银行培育顾客忠诚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顾客为什么不忠诚?:浅析服务业中的顾客转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服务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忠诚顾客具有终身价值。这些顾客对企业利润的巨大贡献.促使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客户联系并致力于实现顾客的全面质量与服务满意。然而,具有戏剧性意味的是,顾客同样不安于现状。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顾客象现在那样频繁地转换着品牌和服务,他们在众多产品和服务中精挑细选,稍不如意就投向其他的商家,而企业的努力甚至加强了这一点。其结果是,越是有更多企业力图提供完美的产品、完善的服务,顾客越是有挑选余地,也越容易转换服务商,从而越少表现出对任何一家企业的“忠诚…  相似文献   

16.
顾客忠诚的进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忠诚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已有的顾客忠诚定义和驱动机理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顾客忠诚的进化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以此构建一个合理的进化模型,认为必须依次经过满意、行为忠诚、态度忠诚,最终才能达到可持续忠诚,从而为企业正确衡量顾客忠诚并制定顾客关系管理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忠诚对于企业的经营体系至关重要,当今在以信息通讯技术(ICT)高度发达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网络经济环境下,顾客忠诚有了新的变化和意义。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经济对顾客忠诚的冲击的基础上,对于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赢得顾客忠诚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评估忠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忠诚:即顾客、员工和投资者的忠诚。没有忠诚的员工就不可能出现忠诚的顾客;没有忠诚的顾客企业也无法留住忠诚的员工;而一旦顾客和员工这个忠诚的基础不存在了,企业的投资者就不会保持对企业的支持。相反,假如投资者目光短浅、不可靠,则很难争取到员工和顾客对企业的忠诚。  相似文献   

19.
企业要对客户忠诚,及时倾听他们的需求,尊重客户的评价,积极做出改进。顾客忠诚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信赖和认可、长期购买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所表现出的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一种高度信任和忠诚的程度,是顾客对企业在长期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优势的综合评价。培育顾客忠诚是一个企业保持旺盛  相似文献   

20.
化干戈为玉帛——客户抱怨的处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企业市场竞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是拥有多少忠诚的顾客。顾客忠诚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获得新顾客需要付出成本,特别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下,这种成本将会越来越昂贵。但新顾客对于企业的贡献却是非常微薄的,在有些行业,新顾客在短期内甚至是无法向企业提供利润的。相比之下,老顾客(忠诚顾客)对于企业的贡献却是十分惊人的。营销专家赖克尔德和萨塞曾经对许多服务行业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分析。他们发现顾客忠诚度在决定利润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