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振  范云峰 《大陆桥视野》2016,(14):108-109
金渠金矿区位于老鸦岔复式背斜东部北翼及西阴-雷家坡向斜东部的两翼,矿区东西各有两大花岗岩体,分别为娘娘山岩体与文峪岩体,区内含矿剪切带发育,成矿成因复杂。矿区在老鸦岔复式背斜内产出的盲矿体位于受韧-脆性剪切带中,通过剪切带的正向剪切和逆向挤压,石英脉在剪切带的有利部位形成矿体。通过对S16矿脉群研究,得出S16大型剪切带呈鞍状特点,并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金渠矿区位于老鸦岔复式背斜东部北翼及西阴-雷家坡向斜东部的两翼,矿区东西各有两大花岗岩体,分别为娘娘山岩体与文峪岩体,区内含矿剪切带发育,成矿成因复杂。通过对剪切带的研究,发现矿体一般均赋存在剪切带内,且具雁行排列的剪切带平面图上呈现等间距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管材剪切下料的工艺过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带芯棒管材剪切下料试验装置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下料效率,动刀的上、下死点定位,卸料行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案开发设计的剪切设备实用、运行可靠、效率高。可以连续地送料和剪切下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钢结构异型节点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规律,分析了钢结构异型节点域的剪切破坏机理,提出了钢结构异型节点的破坏模式,建立了钢结构异型节点域的变形机制。研究结果可为钢结构异型节点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剪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岩浆事件、变质事件和变形事件的仔细研究,大别山腹地地质特征演化可分为三大阶段、五个构造旋回。大别山构造旋回是原始大别山陆壳形成时期;武陵构造旋回主要表现为基性岩的侵入;燕山早期岩圈发生折沉,大别造山带逐步隆起,燕山晚期发生大规同构造剪切深熔花岗岩作用,并形成NE向剪切带网络;喜马拉雅旋回主要是地壳不断隆升,中基性岩脉侵入。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高速铁路的建设中,带辅助悬挂的无交分接触网线岔布置方式已经普遍应用在各客运专线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但在道岔区侧线通过速度要求较高时需采用42号高速道岔,该道岔的直向通行速度为v≤350km/h,侧向通过速度为v≤160km/h。本文主要对宁杭客专42号高速道岔区带辅助悬挂的无交分接触网布置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板式橡胶支座在公路桥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施工实践,通过对支座脱空、剪切变形、压缩变形等质量缺陷的成因分析,探讨了板式橡胶支座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钢结构异型节点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规律,分析了钢结构异型节点域的剪切破坏机理,提出了钢结构异型节点的破坏模式,建立了钢结构异型节点域的变形机制.研究结果可为钢结构异型节点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剪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于海军 《城市建设》2011,(2):314-314
软弱围岩段大变形是隧道工程的难点,需要重点分析和处理。文章介绍隧道工程软弱围岩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而针对这些情况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为软弱围岩段大变形条件下的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后浇带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克服温度变化、差异沉降、收缩变形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施工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减小混凝土温度应力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后浇设计及施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变形加固理论分析岩土边坡的稳定与加固是目前该领域较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实践分析过程中推广应用,本文从分析变形加固理论的基本概况和岩土边坡稳定加固常规分析方法入手,具体探讨了应用变形加固理论探讨岩土边坡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加固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福平包金矿位于广西龙胜县中部偏东,马海山短轴背斜之北倾伏端,为一中型挤压剪切带型金矿,它的发现对于桂北地区金矿研究及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应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成都来福士广场周边环境和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从周边基准点引测变形点变化情况困难,提出一种在变形区内设站法进行变形监测求变形点的相对变形量的方法,结合项目实际实施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类似的工程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大型轧机机架变形的情况,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房建工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设计中沉降差异或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后浇带施工已成为保证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后浇带,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钢质储罐是石油行业原油储存的主要容器,属于薄壁焊接类容器。而在其制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厚度小、焊缝多的底板变形质量问题,作为保证储罐焊接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底板焊接防变形处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钢质储罐底板在焊接中常见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两种大小规格的储罐实例研究储罐底板焊接防变形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超长钻孔灌注桩在输电线路大跨越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分析超长桩受力及沉降特点的基础上,以基础沉降为控制条件,按照剪切变形传递法进行了超长桩的有效桩长的研究,达到了对超长桩桩长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鲁坝隧道属于高地应力软岩,在施工中发生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结合软岩的岩性分析情况,采用科研引导、稳扎稳打的方针,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探索、研究出了控制软岩大变形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能够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解决了沉降差异、钢筋砼的收缩变形、砼的温度应力等问题。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和施工工艺,并从结构设计、模板支设、砼浇筑、后浇带砼质量控制,成品维护等方面探讨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