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陕汽德御重卡成功上市。陕汽德御重卡隶属中国第三代重卡,是陕汽、潍柴动力、法士特、汉德等黄金供应链成员协同创新的又一力作,是陕汽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高起点、高品质、低油耗的重卡典范,集中节油重卡、安全重卡、可靠重卡、高效重卡、舒适重卡等众多优势为一身,  相似文献   

2.
近日,陕汽重卡在北京长城隆重举行陕汽重卡“挑战极限之旅”启动仪式,陕汽重卡分别在西藏珠峰、新疆吐鲁番及黑龙江漠河地区开展挑战最高、最热、最冷的“挑战极限之旅”活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7年7月公布统计数据,陕汽重卡市场销量已连续17个月同比增长平均超过100%,被业内称为"陕汽速度"。陕汽已经成为中国民族自主重卡品牌迅速崛起的代表,为我国重型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悉心探求陕汽发展的秘诀,不难发现,陕汽特色的"德文化"、"双优品牌"、"大S服务"工程等等,造就了其不可替代的品质,从对车辆的服务上升到对卡车司机的人文关爱,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认可并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储运》2011,(1):79-79
2010年12月2目,以“激情共舞赢领未来”为主题的陕汽重卡2011商务年会在山东举行,向外界公布了陕汽“十二五”战略,陕汽2011款“驰久版”重卡上市,天然气重卡战略联盟成立,发布“配件高铁快线”服务工程等。来自全国的经销商、服务商、改装厂商以及新闻媒体等1700多人参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路运输》2008,(4):56-56
“如果你没有出过国.没有机会看看欧美的一些知名重卡工厂。那么请你到陕汽去看一看,陕汽商用车产业园就代表了当今重卡制造技术的世界水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参观陕汽新基地后曾讲过这样一段话。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这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小企业,  相似文献   

6.
车友     
《中国道路运输》2006,(2):58-58
苏州金龙研制出新一代高档城市公交车,玉柴品牌获得2005年“中国品牌年度大奖”,陕汽集团资产重组效益跃上新台阶,重汽集团重卡整车产销4万辆,国内重卡厂家纷纷抢占物流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路运输》2007,(6):56-56
贴心服务是陕汽多年来的服务品牌,早在2000年,陕西重汽就在整个销售网络中全面启动了“顾客满意度工程”,即在每辆销售的汽车中随车附带一份《用户跟踪卡》,用户凭借此卡接受企业的跟踪服务。这就是最早的陕汽贴心服务。2005年,陕西重汽对原有的“顾客满意度工程”作了重大改进。  相似文献   

8.
阿惠 《中国储运》2007,(7):93-94
2007年以来,陕西重汽的诸多新举措再次使其成为行业和广大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重型汽车生产企业之一。在国内重卡市场上,这个老牌的重卡企业创造了市场反应速度最快、发展速度最快的纪录。作为国内唯一的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作为中国商用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近几年纵横中国重卡市场,取得了骄人业绩,被业内誉为“陕汽速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日前,加注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7604航班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1号生物航煤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航班,此举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并成功商业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储运》2013,(2):91-91
走过回归理性的2012,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制造业进入新的征程。山推叉车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充分调研,结合自身产品技术优势,经过研发团队的潜心攻关,完成了山推“V系列”叉车产品的研发、试制工作,并顺利通过严格的产品检验,2013年隆重上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储运》2012,(1):80-80
2011年10月28日,林德(中国)在厦门工厂内的研发中心进一步扩大规模并正式搬迁。近年来,林德(中国)研发中心以其强劲的研发实力获得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称号。为了强化本土自主研发实力,林德(中国)研发中心已发展到现今的一百三十余人,研发团队人数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翻了三倍多。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日产汽车公司近日透露,将从北京着手,在中国普及其研发的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的车载系统。该系统具有提示最短路径等功能。从去年起,日产汽车公司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联合进行约一年的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3.
《空运商务》2011,(10):22-23
本刊讯 近日,携程旅游研发推出“品游中国”系列旅游团,表示将打造高端国内旅游品牌。“品游中国”系列的首个产品——“携程号”新东方快车·品游丝绸之路的推出,是以旅行社冠名的豪华旅游列车产品。  相似文献   

14.
《空运商务》2010,(11):28-29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5月20日与清华大学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研制和发展大型客机项目,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9,雾里看花 南京音飞作为我国最早的专业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历经十年风雨的历练,一路披荆斩棘,生产规模和研发实力已居于全国同行业的前列,研发的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当音飞正着力打造能够提供全系列物流装备、物流管理软件及多种自动化物流产品的集团企业之路时,和众多转型期的企业一样,遭受了金融危机波及之下最现实的考量。  相似文献   

16.
龙贝科技企业董事长顾承伟主持研发了龙贝码并将其推向市场。顾承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因痴迷于科技创新,毅然舍弃舒适的生活,致力于条码的研发和推广。2005年,《中国储运》第四、五期分别对龙贝码进行了报道,热情的读者通过不同渠道向编辑部反馈信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18日.博科资讯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了“赢在物流”计划启动仪式暨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全线新品上市新闻发布会。会上博科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透露,“博科资讯致力于将信息化成为企业的第四利润源,为此,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集团版)MySCM由多位博士耗时五年、投资上亿元研发成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管理软件企业研发投资最大、历时最长的产品之一.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实现精细化、量化、智能化、优选化功能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它是一款世界级的企业管理软件,是中国高端管理软件领域划时代的标志。”会后本刊记者对博科的沈国康董事长和王颐中总经理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徐工集团首次以1200平方米,全室内场馆的形式亮相本届BICES,其展品均为近几年根据市场需求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比肩国际前沿科技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9.
侯静 《中国储运》2008,(1):72-74
为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做信息系统的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管理信息化为经营核心,以软件研发、咨询服务、教育培训为主要业务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是中国自主软件版权最多的管理软件厂商,也是中国首款平台化管理软件和中国首款企业管理集成套件的拥有者,公司的管理软件实施成功率、物流软件市场占有率都居同行业首位。  相似文献   

20.
孙昊 《中国储运》2021,(2):76-77
作为知名民族品牌物流设备提供商,德马在中国物流设备市场可谓是如雷贯耳。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德马十年如一日在创新与研发领域进行投入是分不开的。我们请到了德马集团技术研发领域的领路人之一,德马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孙袁先生来谈一谈德马在新产品研发及了解客户需求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