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舒浪 《企业导报》2011,(4):246-247
信任和人际信任,作为人们社会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能够降低交往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损耗,提高交往互动的效率,对整个社会发展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梳理人际信任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社会关系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并在此之上提出了笔者关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孙巍 《东方企业文化》2012,(17):215-216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组织人际信任的研究。首先探讨了对于信任研究的发展以及几种基本的信任定义;然后介绍对于信任产生机制的几种不同理解;介绍了对于人际信任的几种影响因素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利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个案访谈对贵州省Z公司国企职工是否存在人际信任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具体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国企职工存在一定的人际信任危机,国企职工对于不同被信任者群体有不同的人际信任程度,其中与家人之间的信任程度最高,而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程度最低。在对国企职工人际信任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缓解国企职工人际信任危机,构建和谐的国企职工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创业团队人际信任划分为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然后,基于社会认知视角从成员主体特征、成员关系特征、创业团队文化和创业团队特征四个方面考察创业团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法分别分析了各要素对创业团队中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成员能力、成员正直、成员沟通、成员合作、成员竞争、团队行为规范、任务依赖性、角色期待性、目标明确性和成员异质性10个因素对创业团队认知型信任产生显著影响;成员善意、成员信任倾向、成员沟通、成员合作、成员竞争、团队价值观念、团队行为规范和目标明确性8个因素对创业团队情感型信任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城市居民的社会信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重庆市城市居民社会信任存在以下特征:多数城市居民呈现出既有善心又有戒心的信任冲突心理;城市居民人际信任呈现出"以亲属信任为核心、熟人信任为中层、陌生人信任为外层的信任水平由内向外递减的洋葱结构";不同代际人群的社会信任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熟人信任比制度信任更能预测陌生人信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际信任是信息共享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做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本文则从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四个领域出发,分别对人际信任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又对人际信任的不同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20,(1):288-291
目的:研究人际信任与新生适应的关系以及孤独感与新生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孤独感与新生适应的关系量表,随机抽取了350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新生的孤独感在性别、城乡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女性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得分高于男性大学生,且差异极其显著(p<0.01);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的适应总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适应总分,且差异显著(p<0.05)。②大学生人际信任总分与新生适应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2,p<0.01),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与新生适应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0,p<0.01),大学生人际信任总分与孤独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46,p<0.01)。结论:人际信任程度越高,新生越容易适应大学生活;孤独感越低,新生越容易适应大学生活;孤独感对人际信任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可以解释人际信任总变异的19.7%。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关系.采用国内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卷,随机选取99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学科方面均无显著差异;(2)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在性别和学科上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人际信任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利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个案访谈对贵州省Z公司国企职工是否存在人际信任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具体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国企职工存在一定的人际信任危机,国企职工对于不同被信任者群体有不同的人际信任程度,其中与家人之间的信任程度最高,而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程度最低。在对国企职工人际信任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缓解国企职工人际信任危机,构建和谐的国企职工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企业间边界管理人员之间的私人关系以及企业间的法律契约关系会对企业间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家电分销渠道中的分销商为样本来源,通过构建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私人关系和法律契约关系对企业间信任和企业间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私人关系能够促进企业间人际信任而不能影响企业间信任,而法律契约关系与企业间两个层次的信任都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1.
捕风捉影     
《人力资源》2013,(2):80
社会信任跌破及格线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从总体上分析了当前社会心态的特点、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其中调查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 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蓝皮书认为,中国目前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人际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二到三成信任陌生人。群体间的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从而导致社会冲突增加。越来越多相同利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信任是影响共享住宿平台运营的关键因素.基于吉登斯的信任理论,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共享住宿平台数据进行编码和建模,研究共享住宿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共享住宿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遵循"住前准备→实际体验→住后评价"这一基本路径.消费者对共享平台的信任主要包括系统信任与人际信任两类,且系统信任会促进人际信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文章疲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影响组织内部人际信任水平的因素,构建组织内部人际信任的模型,采用Vsnsim PLE软件作为构建模型的工具.结论表明:接触频率对人际信任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双方的针对性行为能够影响双方接触过程中的噪声,从而对人际信任水平产生间接的影响;信任水平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属性.  相似文献   

14.
信任是产业集群内企业沟通和互动的基础,我国产业集群可分为传统产业集群、组装集群、复杂产品集群和高科技集群,这四类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信任机制随着垂直关系的加强和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需要增加其信任程度。具体而言,随着垂直关系加强和复杂程度提高,四类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在人际信任上应由传统人际信任向身份信任演化,在认知信任上应由信息信任向知识信任演化,在过程信任上应由契约信任向管理信任演化。因此,这四类产业集群需要根据其合适的信任半径,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促进共同学习、引进关键机构等措施提升人际信任、认知信任和过程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信任是指个体对于置信对象的行为符合自身期待的主观判断。判断乐观则信任,判断悲观则不信任。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至今皆认可的是:若得益于个体信任的普遍积累,人类社会将持续迈向繁荣与稳定;若受困于个体信任的普遍流失,人类社会将逐渐堕入衰败与混乱。现如今,在技术、社会、信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下,社会信任的基本模式已悄然发生了由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向技术信任的转变。及时关注且正确认识该现象,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国内组织间信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间信任与人际间信任有着很大不同。随着组织间信任问题在管理理论与实务中重要性日益显著,对组织间信任的研究已经成为信任领域和组织间关系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对企业集群、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和外包企业四种不同类型的组织间关系中的信任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对近几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院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国内277 名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了CPM 领导行为模式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C 因素通过领导信任的完全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P 因素通过领导信任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M 因素通过领导信任的完全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8.
探究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在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差异。采用两个实验范式来研究合作行为中不同性别角色的个体差异。在公共物品实验范式中,得到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在合作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独裁者实验范式中,事后检验得到男性化和双性化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化和女性化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假设人际信任影响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的合作水平,结果得到双性化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最高,双性化个体在两难困境中更合作。  相似文献   

19.
第三本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公布了去年中国八大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调查报告。蓝皮书由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发布。此次调查共获取了北京、哈尔滨、上海、郑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8个城市的2216份样本。结果显示,去年的社会总体信任水平得分为60.9分,回归到“尚可信任”的水平,投票给“不太信任”和“非常不信任”的人数较2011年相比均减少了1.2%。这些城市中,广州被调查者的社会信任水平最高,武汉最差;北京与2011年调查相比,增幅在被调查城市中排名第一。在被调查的商业行业中,最不受信任的是旅游业和广告业。旅游业在各行各业社会信任普遍提升的大背景下,还继续减分,是商业机构中社会信任水平唯一不增反降的行业。  相似文献   

20.
管理控制中的信任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有关控制与信任到底是互补、替代还是复合关系的争论仍在继续。在这个背景之下,应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控制与信任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控制对不同类型信任的影响。通过对163份知识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控制和能力控制对认知信任产生正向影响,对情感信任产生负向影响。行动控制对人际信任基本上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