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温小玲 《魅力中国》2009,(24):154-154
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能力差。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所有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语言积累,而小学生均不具备。因此确实很难写出好的作文。生活积累教师很难左右,而语言积累教师是有条件帮助学生达到的。在这里我主要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陈春玉 《魅力中国》2013,(34):113-11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老师皱眉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很多学生即使确定了新颖的题目,有了深刻的主题,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旧瓶装新酒”,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根本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课外阅读面窄,不注重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源活水”,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从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入手,在作文上下功夫,让学生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来。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常感到头脑空空,即使搜肠刮肚,也无从下手。作文为什么会这么难写?学生没有材料.当然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作文教学中如何积累材料,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难开颜。”这句曾流传在众多学生中的顺口溜,引起了众多语文教师的苦苦思索。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写作慢,写得差。为了解决这个作文课业负担困扰学生的难题,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从培养学生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思维入手,力求作文课生动、活泼、新颖,让作文再现生机。  相似文献   

5.
李会然 《魅力中国》2010,(30):132-132
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难点,也是最令老师头痛的事,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生命力,激扬人生,必须从积累语言、作文创新评价等方面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谭贵海 《魅力中国》2014,(12):133-133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注重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积累材料,丰富文库;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注重引导,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注重作文的评价,贯彻激励性原则,唤起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7.
作文不仅是很多学生语文学习的软肋,也是不少一线语文教师教学中叫苦不迭的“拦路虎”.而作为老师有责任教会学生习作的方法与技巧.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启发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体验生活;以多种形式的修改方式帮助学生作文的提高;与学生一起习作,并展示自已的“下水作文”,与学生共成长.以求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实用的点子,以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与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贾继凤 《魅力中国》2010,(36):106-10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积累写作素材,悉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参与作文评改,体验成功的欢乐,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有个性、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石维明 《魅力中国》2010,(29):169-169
“作文作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仍难成文。”害怕作文,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理。小学作文可以说是作文的入门,孩子们刚刚接触作文,正是无从下手之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谈作文色变,这是承担语文教学的老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全聚 《魅力中国》2010,(22):253-253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和积累,并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除了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练笔的习惯外,教师的批改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师往往是“小作家”的第一个读者,甚至是唯一的读者。同时学生本身也非常在意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所以做好作文批改对提高作文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温旭峰 《魅力中国》2009,(9):102-103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中之重,是高考语文复习的重要一环。多数教师把高考作文看作难治之症,认为作文是长期写作积累的结果,要搞复习,头绪多,牵扯大,既费时,又费力,无处下手,只好“移情别恋”,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专项上,基本放弃作文,懒于动笔,只看上几篇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就准备应试。这种放弃作文复习和训练的做法,只能导致在60分的“重赏”之下,得到“不多”的回报,给高考带来不利。  相似文献   

13.
自主、真实、创新是个性化作文的重要特征。教师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与创新意识,命题考虑学生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积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4.
黄玉梅 《黑河学刊》2011,(7):112-112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观察、积累、创新。  相似文献   

15.
曾续杰 《魅力中国》2013,(28):256-256
如今。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忧虑,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一些误区。如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淡化生活的积累;只专一练“写”而忽视“听”“说”“读”的训练;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弱化语言训练……所以,一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  相似文献   

16.
姚桂琴 《魅力中国》2014,(25):199-199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怕作文,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积累素材是基础,仿写训练是手段,学会修改是关键,现从此三个方面进行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17.
张艳珂 《魅力中国》2010,(13):98-98
对少年儿童而言,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再创新再创造的过程。要完成这一创新的过程,一定离不开平时语文知识、作文素材、写作能力及写作方法等的积累。积累是基础、创新是升华,两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写出满意的作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搞好语文教学,让自己的学生在作文方面有所突破,就要处理好积累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诚 《魅力中国》2010,(19):248-248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忧虑。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一些误区。如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淡化生活的积累;只专一练“写”而忽视“听”“说”“读”的训练;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弱化语言训练……所以,  相似文献   

19.
丁小妹 《魅力中国》2011,(3):180-180
要教小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去学习、探索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进而达到以作文为乐的境地。实践证明,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可以通过作文命题、开展各项活动、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等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王文来 《魅力中国》2011,(6):238-238
在写作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甚至部分教师经常把侧重点放在如何“写对”一篇作文上。事实上,英语书面表达虽然篇幅短小,又容易流于机械的翻译,但方寸之地乾坤大。本文力求从大处着眼,通过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元素的分析,深究“写好”作文的一些基本规律,即写出有文采的作文;引导学生树立“不仅要写‘对’的作文”,而且要写“好的作文”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