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柳忠京 《魅力中国》2014,(20):227-227
“无为而治”思想是道家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它与“道法自然”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时期。“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是顺应自然,以静制动,为之于未有。“无为而治”思想即指统治者应当能做到,有管理而不干涉。有统治而不压迫;“有为而治”则指管理者人为地对被管理者进行教育和管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该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同时,“无为而治”思想对当代社会人与社会关系及现代行政管理等方面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平彦鸽 《魅力中国》2010,(23):312-312
《道德经》是老子重要的哲学理论著作,书中“无为”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从“无为”思想的含义出发,辨证地分析老子的哲学思想,它对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以及治国安邦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于老子无为思想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很丰富的.讲境界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虽然老子不曾使用境界一词,但从生命境界的角度来理解他的这一思想,应该是可以的.本文就顺着这一思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玮  蒋蓉 《改革与开放》2012,(22):149-150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本文通过对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无为"的阐释,指出当今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借鉴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顺应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道"是老子管理思想哲学基础;"无为而无不为"是其总体原则;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是其主要内容;人尽其用的人才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管理思想的消极部分应予批评.  相似文献   

6.
本文解析了老子《道德观》中众生整体主义和平等主义的生态价值观,秉承朴素、顺应自然,众生平等的思想。阐述了老子的生态伦理学以及意义:“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自然无为”的生态运行观;“知止不殆恬淡为上”的生态消费观;“大爱无疆、万物平等”的价值观。老子提出了许多具有独特智慧思想,对生态伦理界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一部公认的哲学著作 ,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讲了不少有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话。如 ,《老子》第二章说 :“为无为 ,则无不治。”治者 ,管理、治理也。如我们能把《老子》中的辩证思想和企业管理的一些思想挖掘出来 ,为实践服务 ,指导企业发展 ,必定是十分有益的。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探讨。一、“道”与企业文化“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五千言 ,通篇讲“道”。明了“道”的含义和基本思想 ,是运用“老子”智慧、搞好企业管理最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老子》全书共讲了七十三次“道”。《老子》第一章第一句第一…  相似文献   

8.
李倩文 《理论观察》2013,(12):36-38
价值观整合时代,核心价值是品牌的无形竞争力,品牌通过核心价值彰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态度和选择方式,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本文从中国古典哲学的角度,体会品牌传播的至高境域;透过老子哲学,把握品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观整合传播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9.
刘静 《魅力中国》2014,(24):211-212
一、是与非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句出自《道德经》的名言据说被悬挂于海德格尔的书房。海德格尔的思想是否真的受到老子思想的很大影响?海德格尔为什么会对中国哲学尤其是老子思想感兴趣呢?海内外学者对此的看法并不一致。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海德格尔对老子思想曾经进行过研究,并在自己的思想中给予了一定的阐发。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莱因哈德.梅依和亨利希.威耶冈德.皮泽特。  相似文献   

10.
“无为”在道家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老子     
《安徽省情省力》2006,(4):45-45
老子,生卒年不详。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安徽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 几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为无为》的“超短文”。写这一篇时,在我心中就有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问题。现在我想,何不就把这篇超短文拿出来与读者见面,并对这篇超短文的思想略作一些发挥呢? 这篇超短文不长,我把全文引在这里: “《老子》有一个‘为无为’的提法。对《老子》有一个误解,把他说的‘无为’与‘消极’联系在一起,认为《老子》主张‘消极无为’。其实整本《老子》的精神是积极的。它积极地宣传‘无为’,而积极地宣传‘无为’本身就是:‘为’这一种。用一句现在的话说,就是‘积极地不干预’,或‘积极的无为’。实行‘市场经济’有一条,就是政府要懂得,对许多事应采取‘积极无为’的方法。在这里,‘积极’是根本精神,即要有一个把市场经济搞好的目的,而  相似文献   

13.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收集于《道德经》一书。《道德经》未被道教利用之前,原名为《老子》。老子哲学是中国哲学的精华,他创立的道家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鼎足而立。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把《道德经》也能当成企业管理者必备的“怀中宝典”。  相似文献   

14.
徐逸 《理论观察》2014,(5):35-37
老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道德经》在中国的文化史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国学之一。本文对老子理论中所蕴含的经济思想作了一番浅析。鉴于与老子思想对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还有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与老子的无为思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此文着重将老子的思想与儒家和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进行对比,进而对老子的理论中所蕴含的经济思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李进 《黑河学刊》2012,(11):17-19
《老》、《庄》哲学以"自然"为最高价值理念,故一向有"自然"哲学之称。郭象"独化"论即在准确把握"自然"之自成、自主即自由义之前提下,对《老》《庄》"自然"哲学予以创造性发展,将《老子》政治哲学与《庄子》人生哲学糅为一体,在《老子》"无为"之政治功业中融入《庄子》"逍遥"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道"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子主张清心寡欲、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等思想,这些生态思想对我们生态文明的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沈善增 《沪港经济》2008,(10):79-79
《老子》还真本第一篇德章,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就如开天辟地,此语一出,决定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走向。 《老子》是中国第一本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王侯说的政治哲学书,这句话里的“上德”、“下德”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君主,一级政权的所有人。  相似文献   

18.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最著名的经典,其思想体系中也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本文从老子"无为"的管理原则、"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弱者道之用"的管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挖掘老子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亚红 《新西部(上)》2009,(6):183-183,174
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有为".  相似文献   

20.
宗蓉 《魅力中国》2011,(8):243-243
庄子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无为”是庄子的主要思想之一,也是其精髓,“无为”思想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着重讨论下“无为”思想在教育中意蕴以及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