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谢卫利 《魅力中国》2011,(21):338-338
焦虑(anxiet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属情绪范畴。对课堂环境下的学习而言,常见的焦虑原因有三个方面:交际畏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付评价焦虑(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和考试焦虑(test anxiety)。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制定适合学生的课题学习内容及活动,合理的使用各种策略,使学生焦虑水平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
万宇 《魅力中国》2012,(35):106-106
在当今社会.考试焦虑问题日益引起家长、学枝和社会的强烈关注。首先。本文介绍了考试焦虑分为考前焦虑和考中焦虑两大类,它产生时常伴随着一些生理和·心理反应,然后举例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指出焦虑的产生是由学生的不合理认知引起的。提出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有考前准备不足、认知偏差等七个方面。最后.分析得出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在考试时发挥最好。要克服考试焦虑,学生要做到考前充分准备、调节情绪、注意休息、适当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大一与大三同学社会缺陷感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和社会缺陷感量表(FIS)对郑州大学大一与大三学生中的1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社会回避量表得分一、三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P=0.808〉0.05),社交苦恼量表得分大一大三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P=0.255〉0.05),社会缺陷感量表得分两个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三学生的缺陷感明显高于大一学生。男女生社交苦恼量表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98〉0.05),社交回避量表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797〉0.05),社会缺陷感没有显著性差异(P=0.818〉0.05),社会缺陷感得分与社会苦恼得分呈正相关(r=0.431,p〈0.05),社会缺陷感得分与社会回避得分呈正相关(r=-0.352,P〈0.05)。结论:大一大三学生在社交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困难,社会缺陷感得分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社交苦恼与焦虑,更容易出现社交回避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自尊量表(SES)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某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恋爱中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非恋爱中大学生,而社交焦虑得分则显著低于非恋爱中大学生;心理自尊与社交焦虑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是自尊心理与社交焦虑相互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霞  张定华  胡晓霞 《科学决策》2008,(11):210-211
探讨心理拓展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SCL-90和16PF)和访谈选取90名高心理危机被试,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心理拓展训练,训练后再次用SCL-90和16PF进行评估。结果心理拓展训练后,被试的敌对和偏执因子得分显著降低(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等四个因子分有了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被试的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和敢为性等4种人格因素得分有了显著增加(P〈0.05),而比虑性和紧张性得分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拓展训练提高了被试应对心理危机的素质,降低了心理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调研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焦虑发生率高于男生;二、三年级学生的焦虑发生率较高于其他年级;各种外界因素不同程度不同比例地刺激学生发生焦虑,焦虑情绪与性别、年级、生活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多给予子女鼓励.注重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创新行为的产生不仅受组织氛围的影响,也与个体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14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构建了情绪智力、创新氛围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大学生创新行为与情绪智力、创新氛围存在以下关系: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其中情绪智力中自我情绪的认知、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与评价和情绪控制对创新构想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他人情绪的识别与评价和情绪利用对创新构想的执行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创新氛围对创新构想的产生和执行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创新氛围调节了情绪智力变量中情绪控制对创新构想的产生以及情绪利用对创新构想的执行作用。上述结论说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行为,要关注对策的针对性;将创新氛围塑造和个体情绪智力培养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邵建平  谭新辉  范雯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57-160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研究了中国情境下人口统计学因素对管理人员情绪劳动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学历对情绪劳动的影响有整体性差异,表现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情绪劳动显著高于高中(中专)学历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情绪劳动整体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其三个维度上有所差异。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龚素芳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0):120-127
情绪智力作为独立于智商、人格之外的重要个人特质,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发挥影响;不当督导与情绪智力及工作压力的紧密联系值得关注。文章着重探讨领导及下属双方的情绪智力对不当督导可能具有的影响,以及下属情绪智力在不当督导进一步引发工作压力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通过对215对领导-下属配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领导情绪智力对下属感知的不当督导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下属感知不当督导程度越高,工作压力越大;不当督导在领导情绪智力与下属工作压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下属情绪智力越低,领导情绪智力与不当督导之间的关系越强。下属情绪智力越低,工作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以30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行测试,考查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焦虑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之间两两呈极其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及总分均呈显著负性相关,并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抑郁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心理弹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之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情绪稳定性、自我和谐度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攻击行为问卷、情绪稳定性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随机选取的1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情绪稳定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通过情绪稳定性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攻击行为的发生。结论情绪稳定性良好、自我较和谐的大学生的攻击行为较少。情绪稳定性、自我和谐度对攻击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勇  李玲 《黑河学刊》2012,(4):88-89
目的,了解农林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农林类大学生实施测试,使用心海测评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农林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差异不显著;任一因子≥2.5分的学生人数占实测总人数的14.1%;任一因子得分≥3分的因子分别为强迫因子(2.8%)、人际关系敏感因子(2.2%)、敌对因子(1.1%)。结论,农林类大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较高.与全国常模比无差异:典型症状以强迫、人际敏威和敌对为差:心理困扰多源干内在性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320名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究信息过载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引入工作焦虑来揭开二者之间的黑箱,并探讨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信息过载与工作倦怠三维度(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工作焦虑在信息过载对工作倦怠三维度的影响中均发挥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不仅负向调节信息过载通过工作焦虑影响工作倦怠的间接作用,也负向调节信息过载对去个性化维度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雪莹 《魅力中国》2011,(2):221-221
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UCLA孤独感问卷对243名大学生进行成人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关系的探讨。结果(1)无恶发经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有恋爱经历大学生;(2)孤独感和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3)将孤独感分为高低分组,高孤独感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组。结论:孤独感和恋爱经历会对大学生依恋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体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出:大学生总体焦虑症状远超出正常成人常模范围,焦虑症状检出率近20%,重症率约4%,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女生、理工生、毕业生、农村籍学生焦虑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是焦虑病症的高危人群,值得特别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民族高中学生的焦虑状况,为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97名高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焦虑症状检出率为88.22%,其中轻度焦虑为74.75%,中度焦虑为11.45%,重度焦虑为2.02%;学生的焦虑状况在年级、性别水平上没有差异,而在民族水平上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学生焦虑状况普遍存在,不容忽视;本文试从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出减缓、消除或避免高中学生的焦虑情绪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体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出:大学生总体焦虑症状远超出正常成人常模范围,焦虑症状检出卒近20%,重症率约4%,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女生、理工生、毕业生、农村籍学生焦虑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是焦虑病症的高危人群,值得特别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500名高校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了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大学生压力知觉为中等水平;(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压力知觉存在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紧张;(3)不同专业满意度的学生在压力知觉总分和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生源地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压力知觉存在显著影响,农村大学生更易知觉到紧张感,而贫困大学生更容易感到失控感;(5)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景娟娟 《重庆与世界》2014,31(10):73-76
目的: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讨社会距离是否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为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研究范式,随机抽取63名宁夏大学本科生进行实验。结果:被试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在不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t=-4.192,df=59,P〈0.001);女生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男生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F(1,58)=10.27,P〈0.05),男女生的IAT效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2.286,df=58,P〈0.05)。结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受到社会距离的影响。大学生倾向于将积极道德词与熟人联结,而将消极道德词与陌生人联结。此外,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地区610名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使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仪测试受试者跟骨骨质状态的T值、Z值、骨强度指数、骨折风险等指标。结果显示:男、女性同性别40~50岁年龄组的骨密度状态指标中的T值、骨强度指数和骨折风险,与30—40岁年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男性50一60岁年龄组的z值的绝对值明显小于其他年龄组(P〈0.01);同年龄组男、女性在各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各项骨密度指标值均优于同龄组女性。研究男、女性公务员骨密度的衰减明显期,可为其提高骨密度或防止骨密度衰减提供适宜的干预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