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可以促进景区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传承和保护洞庭湖湿地传统文化。洞庭湖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湖泊湿地,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但其文化内涵仍有待深入挖掘。立足于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深入其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促进洞庭湖湿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实现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湿地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滞洪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重要功能区和全球重要的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但由于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正在减退,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为了持续有效地利用洞庭湖湿地资源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必须构建洞庭湖湿地旅游循环旅游经济模式和洞庭湖湿地产业系统循环旅游经济模式,才能实现洞庭湖湿地旅游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3.
吴素云  李亚 《北方经贸》2015,(3):200-201
湿地生态旅游的兴起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要求.它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旅游理论的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下,着眼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旅游新模式的综合协调.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在调查钻研丘北普者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下,对普者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分析,对普者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闫文  陈静 《北方经贸》2014,(3):74-75
通过对白洋淀湿地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对于白洋淀湿地资源经济价值的现存评估方法进行深入对比和分析,进而更加科学地认识其经济价值。白洋淀湿地资源的保护具体途径:淀内水质改善措施、治污措施、淀区内生产生活管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范管理等,特别是提出了构建白洋淀淀区及周边土地开发补偿制度,为地方政府建立分工明确、措施具体、全面协调的白洋淀湿地资源保护制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并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热点。分析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对江西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江西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社区增权成为提高湿地旅游社区参与有效性、促进湿地旅游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盐城海滨湿地旅游开发中社区在心理、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处于失权状态。主要原因是社区缺少资金的保障、社区参与旅游的制度不完善、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有限等。盐城海滨湿地旅游开发不仅要为社区居民的心理、经济、社会和政治进行赋权,还要尊重湿地社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权利,实现社区居民与旅游开发和管理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利益的均衡,以促进湿地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湿地生态旅游是新兴的旅游项目,在近几年发展中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湿地保护法律不健全、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对湿地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做好保护措施,应采取虚拟旅游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法律法规和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使其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体系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湿地以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湿地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探讨了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结构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讨论了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齐齐哈尔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湿地旅游资源,为开展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生物资源条件。在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当前存在着的粗放式开发、湿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缺乏社区参与保护等问题。为了使齐齐哈尔湿地旅游资源开发更具规范性和长远性,要加强立法与宣传,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恢复重建退化湿地,完善社区参与制度,规划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1.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功能,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完善湿地保护立法势在必行。就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阐述,并对完善湿地保护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对湿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湿地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实施前景。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主要利益相关群体积极发挥作用并产生良性互动,特别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实现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因自身功能的限制,其开发旅游有着先天的不足。本文以无锡长广溪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游客满意度,认为应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文化内涵、提供人性化服务等措施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从而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双赢的旅游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多样性城市河流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湿地类型较多,生物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湿地开发的基础和前景。但是由于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湿地的利用与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如水污染严重、开发过度、旅游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只有保证湿地水源,以保护为前提开发,控制污染,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才能实现湿地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SWOT法分析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设想,设计了6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3类产品。根据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和次序,整合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湿地文化、历史文化、生态产业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化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日益发展。它作为外资企业谋求经济利益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与贸易并行的国际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以中国、巴基斯坦及日本为例,利用宏观经济数据,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比较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人力资本等因素促进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但是促进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黄新飞  张娜 《财贸研究》2008,19(2):55-62
由于数据结构、计量方法和变量选择的不同,有关ELG(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系统分析FDI、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将FDI纳入VAR模型中检验ELG假说,结果发现: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每增长1%的出口贸易开放度引发长期经济增长0.83%,出口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因素,它对经济增长具有递增的促进作用;FDI具有持续提高中国出口贸易度的效应,从而促进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FDI是引发中国出口贸易度提高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