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集体经济》2011,(2):25-28
集合松下幸之助、韦尔奇、老子、孔子和孙子五个人的智慧,博古通今,形成了张瑞敏“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的基本经营哲学,这是张瑞敏带领海尔无往而不胜的制胜之源。张瑞敏的经营哲学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张瑞敏的经营哲学是我们的企业家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海尔经验。  相似文献   

2.
杨亮 《北方经济》2002,(1):23-27
海尔与微软的合作可以看作张瑞敏触网的标志,其内在含义在于海尔将借助微软强大的技术支持实现张瑞敏对电子商务领域最终的胜出。  相似文献   

3.
这两年海尔沉寂了很多,没有了前几年那种风风火火的霸气和锐气。海尔当前正处于一种调整期和转型期,这从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段言论中可窥一斑。“海尔正处于一个‘高原反应期’,面临外部对手和内部机制的压力,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利润。利润在高原上就好比是空气,空气稀薄了,再发展下去就会窒息。”  相似文献   

4.
李东生成功的秘密在哪里?张瑞敏成功的秘密在哪里?中国企业成功的秘密又在哪里呢?听说日本企业看了《首席执行官》之看.纷纷学习海尔,这是为什么呢?企业与企业家的成功,说到底是文化的胜利?本民族文化的胜利.我们不妨称之为根文化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几年以前,海尔与日本某厂家洽谈了一项合作项目。谈判过程中,日方要求新项目全部采用日方管理模式,而张瑞敏则坚持推行海尔管理模式。双方僵持不下,谈判陷入停顿状态,张瑞敏只好宣布暂时休会,但同时他又邀请日方代表观赏青岛一景,并说只要看了这个景观之后,日方一定会同意海尔的意见。小日本代表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6.
1982年,张瑞敏担任青岛海尔电冰箱厂厂长时,海尔的名字一点不起眼。事实上,当时的海尔处境十分艰难:产品质量差,销售量低,竞争力弱,员工士气低下,经济效益滑坡。但是,张瑞敏上任后,果断地调整管理团队、“砸冰箱”保质量、建立星级服务标准、提高海尔的信誉度、内联外合占领国内外市场。在张瑞敏的领导下,海尔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的海尔已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海尔的案例成为哈佛大学MBA的热门案例,张瑞敏也成为中国企业界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在中国,从事家电生产的企业成百上千,为何海尔会脱颖而出呢?当然有许多原因,张…  相似文献   

7.
微软作为世界IT业的霸主,说它破产似乎耸人听闻,但它的创业领袖却给了准确的回答:“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盖茨的警世之言,既为微软员工敲响了警钟,使他们时时紧绷破产危机这根弦,同时也是企业如同惊涛骇浪中舰船般真实的写照。正是悟道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盛极必衰”,企业家们才有了破产危机感。海尔张瑞敏才在海尔飞黄腾达时把“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当作了座右铭。  相似文献   

8.
新近在中国大陆走红的影片不是美国大片,而是以青岛海尔集团及企业家张瑞敏为创作原型的《首席执行官》,一个真实的海尔自立自强,独创民族品牌的故事。它通过银幕告诉观众:中国的民  相似文献   

9.
周丽娇 《浙江经济》2007,(14):58-58
当今企业竞争已经渗透到文化层面,企业文化成为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的确,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企业充满活力,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 张瑞敏1985年调到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面对的是负债147万元人民币的烂摊子。他从筹资引进德国电冰箱生产线开始,经过15年的努力,独特的文化和管理使公司发展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张瑞敏作为集团领航人,不断创新提出独特的管理思想,实施名牌战略,使海尔在国内站稳脚跟后又成功地将海尔产品推向海外,创立了自己的世界名牌。张瑞敏利用海尔的无形资产,低成本兼  相似文献   

11.
刘胜 《中国MBA》2004,(3):105-105
在中国的企业界也有精神领袖在活跃着,其中最显著的人物当属海尔的CEO张瑞敏。张瑞敏从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如今享誉业界的巨人,从管理的实践者到小球斜坡理论的出炉,张  相似文献   

12.
窦然 《沪港经济》2004,(3):8-11
海尔产品全是有“主”的 《沪港经济》记者:中国家电市场的价格战越打越厉害。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不少家电制造商闻降价色变,海尔怕不怕? 张瑞敏:家电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到现在为止,很多企业难以继续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前几年是彩电行业:2002年是洗衣机行业,很多曾经很响亮的品牌被收购掉了:2003  相似文献   

13.
智龙 《民营视界》2004,(10):39-40
在海尔,很流行的一句话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海尔为什么会有这种紧迫感呢?这要归功于张瑞敏的“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管理办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张瑞敏为海尔确立的管理战略是: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生产战略是:唯一和第一;质量管理是: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销售战略是:售后服务是我们的天职;市场战略;生产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这一系列文化战略目标,组成了严密的海尔文化网络,体现了海尔整体的文化战略格局。张瑞敏不等式和“休克鱼”。张瑞敏不等式是:1 (-13)〉14。其中“1”就是海尔集团,“-13”是13个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5.5亿元。海尔兼  相似文献   

15.
张瑞敏的谋势经营哲学来源于《孙子兵法》的势胜思想,本文分析了张瑞敏的谋势经营哲学及其在海尔经营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张瑞敏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究张瑞敏的经营哲学,对我们的企业家们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2003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估中,“海尔”品牌以530亿的评估价价值名列榜首。张瑞敏坦陈,海尔目前全球营业收入距世界500强只一步之遥,但进入500强并不能确保下一步成功,因为500强不是护身符。  相似文献   

17.
22年前,张瑞敏抡起大锤亲手砸了76台冰箱,这是低调的张瑞敏一生中最为张扬的一次举动,而砸冰箱事件不仅使海尔成为质量保证,也让  相似文献   

18.
创新——海尔文化de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企业的发展和腾飞,靠的是先进的文化。海尔集团领导人以身作则,锲而不舍,使“创新”成了企业无人不知、无人不为、无人不奔的目标。而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又不断转化成了新的前进的动力。奇迹出现了。连续十四年,海尔以平均年增长82.8%的高速度前进。海尔的成就得益于什么呢?海尔总裁张瑞敏的体会是——14年前,一个亏空147万元,资不抵债,工人发不上工资的集体企业,而今销售收入达162亿元,利润10个多亿,产品出口8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7665万美元,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82.8%。这就是被企业界…  相似文献   

19.
张瑞敏最担心的,是其一手打造的白色家电王国失去竞争力对于65岁的张瑞敏来说,在其过往数十年的企业生涯里所取得的最具符号意义的业绩,是将海尔打造成为白色家电领域里的顶尖高手。尽管其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获益程度一直不高,但海尔依靠对产品创新的勉励投入,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做到引领消费趋势。不过,张瑞敏和其统领下的海尔如今处在极为敏感的十字路口。他最担心的,是其一手打造的白色家电王国失去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在海尔17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终于亮出了他进入金融业的底牌,并为此还举行了一个研讨会:2001年度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暨构筑产融结合跨国集团研讨会.在近一年时间里,海尔先后控股青岛商业银行、鞍山信托、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成立人寿保险合资公司等,加上海尔财务公司,实际上海尔在金融领域已经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业务,张瑞敏自称在新领域,海尔一年要投入13个亿.我国的产融结合的历程才不过10年,但是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就探讨海尔进军金融我国产融结合产生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