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资本市场》2014,(5):53-57
<正>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负债、净利润冲击有多大?在极端情况下,这将使银行体系负债成本率只提高25%,只降低银行体系净利润3.5%,对银行业整体的净利润负面影响有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无风险利率有抬高趋势,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占比存在下行趋势;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比如余额宝、活期宝等理财产品的出现,以及各类货币市场基金的方兴未艾,银行活期存款存在转向高收益产品的趋势,每个个体活期存款都有趋于零的可能。在这种资金成本存在  相似文献   

2.
2013年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将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一旦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必将导致存贷利差收窄。存款利率市场化会提高银行风险水平吗?本文运用2001-2012年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和Driscoll-Kraay稳健标准差,首次从存贷利差收窄的视角,实证分析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除有可能降低银行资本化水平之外,并不会提高银行风险水平,相反有利于缓解银行收入波动性,降低银行破产概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在着一些银行以发放“储蓄手续费”、“利息回扣”等形式来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的现象,这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一、“储蓄手续费”的危害1变相提高存款利率,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扭曲。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再贴现是央行以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从而实现调节货币供应的。吸储和再贴现相比,吸储因为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相当于融资成本上升,所以银行有实施再贴现的积极性,这严重影响央行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对公开市场业务来说,银行变相存款利率上升,使其持有像国债等这样有较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前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阶段,中小银行即将面临的风险尤其需要高度关注。本文以4类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各类机构经营情况变化的基础上,对各类机构开展了利率敏感缺口分析以及利率市场化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利率敏感缺口风险最突出,在利率市场化多变量压力下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最大,农商银行和村镇银行的抗利率风险能力较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影子银行的发展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为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广泛、便捷的融资渠道,因此不能"一刀式"地消除影子银行。利率市场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影子银行业务,但也加大了影子银行的风险,探索影子银行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监管体系能够缓解影子银行的风险。一、建立完善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利率是资产的价格,利率波动也是影子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前我国国债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余额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同业间拆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银行存/贷比、股票指数和汇率都是余额宝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其中,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对余额宝收益率的变动影响程度最大;股市行情对余额宝收益率的影响呈现出先显著下降后上升的波动性特征;银行存/贷比和汇率变动均对余额宝收益率的变动呈现负影响效应,且较为不显著;而广义货币供给对余额宝收益率变动影响则更为不明显。最后对余额宝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进入利率市场化时期,我国监管当局应当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行监管和指导,包括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的指引、为商业银行创新丰富管理利率风险的手段提供制度激励、密切关注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等.商业银行也应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法律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银行危机处理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更好地处理可能出现的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于2014年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一直以来,各界对其一直持有积极的态度,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10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银行危机爆发、利率市场化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大数据表明了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对银行危机发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即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一定能有效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而利率市场化本身,及利率市场化与存款保险制度共同作用,对银行危机发生概率所产生的正效应,是相对更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启时期正是银行经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银行经营结构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中国105家银行数据,本文验证了银行经营结构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类非利息收入影响存款利率的方向不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低了存款利率,而其他经营收入提高了存款利率。(2)存款负债占比越高,存款利率越高,且这一作用在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更明显。(3)非利息收入和存款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存款负债减弱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其他经营收入、存款负债增强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4)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存款利率越高,但这一作用随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扩大而减弱。随着利率“双轨制”的逐步取消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银行需尽快完善存款定价机制,防范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利率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监管机构信贷政策趋紧、消费价格指数(CPI)快速攀升、股市财富示范效应巨大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保存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场"存款保卫战"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只有从宏观和微观多个方面优化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充分发挥中间业务的成本小、收益高、见效快等多种优势特点,才能从容"应战",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1.
《经济》2014,(4):76-79
正拉存款、抢客户、造声势……各大媒体去年给余额宝们做了半年的免费广告。余额宝们撬动银行神经的任务业已完成,这批新玩家赚足了公众的目光。特别是在今年"两会"期间,余额宝们吹响了对银行发起总攻的号角。与此同时,银行业也不愿坐以待毙。本期,《经济》记者进行多方采访,带领广大读者一探余额宝们的究竟,在牵动了传统银行业的神经之后,余额宝们又能否蚕食前者的利益空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不断扩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与大额存单的推出,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本文基于2008-2013年38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最高,外资银行的存贷利差最低;存款利率市场化会降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破产概率,同时也会加剧城市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而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水平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吕佳  ;周静涛 《经济师》2014,(9):106-107
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理财及储蓄方式及观念。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银行的传统业务,进而推动了传统银行的改革,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取消了贷款利率的所有管制,尽管存款利率继续接受指引,但银行可以向储户兜售表外理财产品轻易地规避监管。资金资源成本增加导致资金使用成本增加,即企业信用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5.
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进行金融改革、顺应时代大势的必然举措;而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必然会导致一个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首先对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建立与其相适合的银行监管体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银行监管原则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对银行进行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持续深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金融同业因其内部体制机制和政府扶持等原因,在争夺财政社保等政府类客户存款中具有价格或政策上的优势,对大型银行机构客户一般性存款业务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机构存款营销拓展面临的同业竞争态势,在经营策略、定价策略、产品策略上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1996年开始至今选择了渐进式道路推行利率市场化,且渐趋成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缩窄存贷利差,这会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赖利息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我国2015年5月份正式出台了《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的推行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国内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都较为单一,即依赖利息收入作为利润主要来源.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进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着转变.本文综合考虑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分析两者的推行是否会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本文首先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和归纳总结;再简单梳理我国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接着定量分析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本文选取了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第一季度-2016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选取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衡量指标,同时选取存贷利差、存款保险制度、存贷比、资产规模作为自变量,利用Stata 12.0软件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三个时间段都适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利率市场化推行前,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此时抑制盈利模式转型;在利率市场化推行后,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占比正相关,说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行有利于促进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在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两大政策同时推行后,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存款保险制度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对盈利模式的转型起到了抑制作用.第二,两大政策同时推行后,银行扩充自身资产规模、提高存贷比有利于盈利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崔博 《经济月刊》2014,(4):76-79
拉存款、抢客户、造声势……各大媒体去年给余额宝们做了半年的免费广告。余额宝们撬动银行神经的任务业已完成,这批新玩家赚足了公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实证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净利差缩小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融资水平,其所引致的银行业竞争加剧也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比率;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存款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存贷净利差的逐步收窄有利于提高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相应地降低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贷款利率市场化引致的银行价格竞争也会对其贷款比率产生负面影响,其会降低同业拆借运用占比而提高中间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的比重,促使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20.
钮文新 《资本市场》2014,(9):124-124
<正>除非有人存心要废掉政府所有的经济武功,搞死中国经济。有鉴于此,我可以明确告诉股票市场投资者,钱荒一去不复返了。为了维系资金正常运转,必须大规模拆入短期资金,从而进一步推高货币市场利率;而余额宝类货币市场基金则趁火打劫,把手中的资金以同业存款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高利贷",以此获得极高的投资收益;在天天实现高额收益的刺激下,"余额宝类"的投资者急速扩容,导致更多的活期存款甚至定期存款流入货币基金,进一步推高银行系统流动性的成本。资金如此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