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MBO)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挖掘企业的资源潜力.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当前,我国企业应对国内经济管理体制与产权形式的急剧变革,MBO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形式与手段对我国目前管理层收购的现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秋海 《商场现代化》2007,(21):151-152
<正>一、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意义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形式,指企业内部管理者通过自由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股权由大股东转移到高层管理者手中的行为。在现实中,管理层收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由内部管理层融资独立进行的收购;二是管理层与企业员工一起完成对企业的收购,管理层获得多数股权和控股权;三是外部投资者联合收购,收购完成后原企业管理层失去管理控制权,外部投资者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向管理者或者其他投资者转让股权退出企业。  相似文献   

3.
一、管理层收购的特点 管理层收购在国外被称为MBO(Management Buy Out),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主要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来收购自己所服务的企业的股份,以实现对公司的控股或参股,改变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这是欧美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企业兼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并购方式,其具有以下的特点(1)收购主体即投资者由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构成;(2)投资者所需要的收购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3)管理层收购会改变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相应的控制权格局以及资产结构.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MBO)在减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着眼于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阐释,简要分析了MBO对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MBO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柳 《商场现代化》2012,(18):46-48
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渗透和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股权运作模式也来到了中国。2002年湖北宜化集团的管理层收购经历了长达8年时间终于完成,通过对这个案例研究,了解到我国发展MBO必须在政治上、法律上、市场上等完善和发展我国制度和市场环境,确保管理层收购走上效率提升路径,建立完善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加速提高并购市场的有效程度,促使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企业家起到了配置企业资源、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他们对于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行为实施过程中,这种价值却可能得不到完全的释放与实现。作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制度,管理层收购也在逐渐转化自己的位置与作用,希望最大限度地展现中国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从而改善国内企业经济环境。本文就基于管理层收购这一企业课题,在我国面临的现实困境下进行深层次分析,以寻求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企业家价值取向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韩扬  邵冬阳 《北方经贸》2004,(4):109-110
在“国退民进”的政策引导下 ,管理层收购 (ManagementBuy-outs,MBO)这种国外常见的收购手段被引入我国并且越来越流行开来。在我国 ,实施管理层收购必须要有配套的市场、法律、金融环境给予支持。文章从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资金来源问题和收购后企业的经营发展问题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以便促使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伍坚 《商业研究》2002,(23):108-109
资产并购与重组是证券市场上的永恒主题,新世纪以来,一种新的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开始在我国浮出水面。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对我国的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我国目前的制度框架下,管理层收购还面临着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尚难以成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该企业的股份,从而改变企业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不仅能改善企业的经营,而且为我国的国企改革和公有制企业的产权明晰指出了一条新路。然而,MBO在我国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本文试对  相似文献   

10.
<正>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融资收购本企业。MBO是80年代美国兼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企业管理层通过融资向原企业所有者购买,使其放弃所有权从而完成收购的新方式。MBO的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给管理者,主要是企业经理层,企业经理层再通过财务杠杆向股东收购股票,从而成为企业真正的控股人。MBO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解决管理层在收购企业时的财力困难,帮助管理层对企业进行收购,同时也给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1.
以1997至2009年管理层收购进行私有化的66家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短期存在负向作用的倾向,而在长期内影响并不显著。考虑到管理层持股变化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持股变化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若持股变化率处于+31%~+50%,-31%~-50%,公司业绩指标将呈现正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反映出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意是一种认知,它内隐于企业家头脑中。创意是一种愿景,是在政策、技术、行业和社会条件变化所产生的市场机会的基础上诞生的。企业家的创意也是认知模式的一种,企业家创意和企业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企业家不是万能的,需要企业来实现其创意。  相似文献   

13.
风险企业作为一种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开始上升为主导地位。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在风险企业中主要表现为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专有性及专用性三大特征。基于此,风险企业设计的激励机制应不同于一般企业,如赋予风险企业家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采用具有期权性质的分期投资方式以及追求良好的声誉效应等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是以经营企业为己任,凭借其所具有的经营才能、组织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决策判断力、承担风险和识别风险的能力,以及强烈的事业心等素质能力和精神,并通过扮演冒险者、协调者、决策者、套利者等各种角色,把企业打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大企业、大公司的成功者。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是企业家最基本的特征。而经理人是以专门的管理技能为职业,并通过提供这种管理技能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需要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大批打造企业成功的企业家.更需要一大批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尤其是现代公司企业更需要一大批具有敬业和创新精神的职业经理人。为此.需要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的经理人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激励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也是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运转环境,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家激励机制不应仅限于对现职企业家的激励,更应注重对未来企业家的激励,从而应加强对现职企业家型员工的培养,使其自身潜在企业家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主要指企业家基于先赋性的私人关系指向所获得的关系网络资源,包括企业家的血缘、亲缘、学缘等,具有非常高的私人性;中观层次涉及企业家所在的行业或地区网络整体的结构性特征及网络间的互动;作为一种制度环境来考虑,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主要指企业家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资本信任。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is exploratory research focuses on an unconventional practice in a Russi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ME). While studying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the entrepreneur and executives of this firm, we noted some differences with extant theories. This article aims to shed light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ME entrepreneur’s repres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his decisions in a foreign context.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representation plays a role in guiding strategic decisions and mobilizing subordinates to support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defined by the leader. In particular, we will see that a very favorable repres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can lead to unexpected success abroad.  相似文献   

18.
把企业当成产品来生产和销售,是创业方案里必需的退出和收获方案。鉴于此,我们在国内媒体中第一次推出职业创业家专题,从理论、操作,到丰富的案例,都做了大量报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对企业家的概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e时代的到来,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快速构建学习型企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型企业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改变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来体现激励效用,激励模式有其特殊性。研究e时代学习型企业激励模式是摆在理论界、企业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