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首席财务官》2008,(5):38-45
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在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加大的同时,中资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2007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外资银行法人化改制进展顺利,证券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也取得新进展。在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加大的同时,中资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更多的中资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机构,中资证券机构的境外并购和投资也迈出重大步伐,中资保险机构投资国际金融市场的范围和规模显著扩大。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继续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推出的新一轮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不仅回应了外资金融机构的关切,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和金融自身发展的需要。不久前,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近期拟推出12条银行业保险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措施。连日来,各界对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关注持续升温。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推出的新一轮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不仅回应了外资金融机构的关切,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和金融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自保险业加快对外开放进程后,外资险企对我国保险市场表现出很大兴趣,且随着利好政策不断释放、制度环境持续完善,外资险企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脚步明显加快。保险行业扩大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外资险企推进增资的重要动机,但是外资险企能否克服"水土不服",在中国市场获得长足发展还需外资险企自身的努力。虽然对外开放进程加快,但外资要想"抄近  相似文献   

4.
从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以来,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从6家增加到目前的61家,其中,24家是中资,37家是外资,外资保险公司已占半数以上。外资在华保险公司总资产从1999年的44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197.8亿元。目前,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已经增加到15个。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外资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承诺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条举措。保险方面的相关举措包括放宽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等,保险业对外开放也进一步深化。为此,本刊特策划“保险业对外开放”专题,拟分别从保险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引进来”等视角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试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保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大批外资保险公司必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我国脆弱的保险业必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作为保险业经营两大支柱的承保和投资方面都将承受来自海外金融巨头的冲击,因而保险公司有必要充分开发中小企业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也恰好需要保险的支持,以缓解困扰其顺利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12年,保险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繁荣,外资保险公司已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8.
王莉  应小燕 《中国保险》2010,(11):24-27
正确测度、判断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度是确保我国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发展、稳定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度可分为"承诺开放度"和"实际开放度"。我国保险业"承诺开放度"仅处在中上水平,还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实际开放度"显示外资在国内保险市场扩张迅速,但对国内保险市场影响仍较小,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正确测度、判断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度是确保我国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发展、稳定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度可分为"承诺开放度"和"实际开放度"。我国保险业"承诺开放度"仅处在中上水平,还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实际开放度"显示外资在国内保险市场扩张迅速,但对国内保险市场影响仍较小,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20,(1):4-5
中国金融业加大开放力度5月.中国银保监会推出12项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新措施,包括取消外资单一股东对中资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上限.取消外国银行来华设立外资法人银行或分行的总资产要求.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入股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或投资设立保险类机构等.7月.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又推出11条资产管理及资本市场工具开放新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开放促进重建常识的改革,是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同时深化保险业对外开放需要更新观念2018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出现新的突破。2019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从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商业存在和扩大业务范围等方面,提出了12条银行业、保险业新开放政策措施。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再次推出包括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在内的11条新开放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1991年美国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1996年11月首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2005年,团体保险业务对外资开放,标志着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至此,保险业作为金融业先行对外开放的窗口,从1996年到2006年,刚好走过了10年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上的保险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与国内大型企业联手组建合资公司。《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保险业发展的紧迫性成为行业的共识。显而易见,本土公司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了解并借鉴跨国公司在企业战略、管理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姚飞 《中国金融》2003,(3):48-50
当前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几个主要特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基本特征,就是建国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国保险业是在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内市场中恢复和发展的。直到1992年,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营业机构在上海设立,揭开了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祁祥认为,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不仅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为保险业自身未来的发展及其他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开放过程的可控性避免了外资对国内市场带来过多的负面冲击。WTO协议承诺的保险业开放力度较大,但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我国还是守住了一些重要的关口,例如拒绝了外方提出的每年必须开放若干家外资保险公司的要求,而只承诺按审慎原则审批准入。  相似文献   

15.
徐英 《上海保险》2008,(1):28-29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保险改革步伐和对外开放速度加快。发达国家则鼓励本国保险业向世界各地保险业渗透。在我国.保险业是金融业中外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随着外资公司的纷纷进入.寿险市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寿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新产品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6.
陈洁 《上海保险》2010,(6):28-31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外资金融保险机构加大对华投资,我国保险市场与国际金融保险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我国保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而与中国保险业资产规模及资金运用规模的快速增长相比,保险资金运用依然受到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限制,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资产配置效率不高,投资收益率偏低。  相似文献   

17.
1992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批准了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进入上海市场,经营外商投资企业的财产保险和个人缴费的人身保险,从而打破了中资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国内保险业务的局面,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保险行业引进外资的进程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18.
赵冰 《金融博览》2004,(8):32-32
6月22日,在“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保险业”论坛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要积极探索中国保险业与国际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的新思路,在实践中处理好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目前,中国保险业已经进入全面开放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的财险业已经在去年年底向外资全面开放,到今  相似文献   

19.
在保险业对外开放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外资人身险公司业绩表现有望继续提速,并带动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挺进。  相似文献   

20.
郭红 《上海保险》2004,(6):24-2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加入WTO,中国保险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日益加快,而2006年国内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必然会加剧中外保险业的竞争程度。从当今国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无不是向着大型化,全能化的方向发展,国际保险业有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面对全球的资本市场,能娴熟的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广泛的投资;而纵观我国保险业的资金投资渠道却十分狭窄,收益率也十分令人担忧,已严重地制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