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房价为何快速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房价增势广受瞩目。一方面,以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的一些人肯定房价上涨。另一方面,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经济学家和广大消费者认为应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趋势,如央行提醒高度关注房价上涨;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接近爆炸边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警告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现实危险,经济学家易宪容呼吁不能让房价的泡沫任意吹大;大多数消费者表示房价增长远超过居民收入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余凯 《北方经济》2012,(21):53-55
1998年"房改"以来,我国房价飞速上涨,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空置率等反映房地产泡沫的指标远超过国际警戒水平,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我国房价飞涨不仅影响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也影响到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甚至危及经济安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对飞涨房价加以遏制,通过宏观调控促使房价理性回归挤出房地产泡沫。2003年以来,我国一直加强对房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及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及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的评价指标,本文选用"房价收入比、房价与CPI的同步率、房价与租金的同步率、房屋销售额增长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同步率、房地产投资强度、土地价格增长率"六项指标;安徽省及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的程度,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用"边际收益法"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一度低迷到迅速膨胀,使房价的泡沫、居民的住房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文章首先定义了房地产泡沫,然后基于房地产投机理论,探究了济南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并通过投机泡沫模型以及房地产泡沫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济南市房地产市场存在过热现象,甚至有些年份出现泡沫的结论,并在现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当今房价中是否存在泡沫,或则泡沫是大还是小,业内众说纷纭,甚至针锋相对。即便同一系统,也如此。比如,北京社科院认为房价泡沫较大,还有较大下跌空间;而中国社科院则认为,中国房价泡沫不大,下半年即将回升。不仅对泡沫的认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6月23日]“泡沫只有破了才能证明是泡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虽然目前十个中国人中有九个会认为房价有泡沫,可是每次他们的话音刚落,房价仍照涨不误。房地产目前已是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无论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内陆,自2002年以来咆哮而上的房价,已经牵动了各方的利益博弈。政府与民争利?房地产商的囤积居奇?投机客的炒作?还是国际资本的套利?只要是引起房地产上涨的任何因素,都成为公众和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以前对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的研究,文章提出房地产泡沫实际上就是投资需求中缺乏消费需求支持的那一部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是由于非理性预期的存在.当房地产投资需求发生萎缩时泡沫随之破灭。房地产泡沫的分析指标有房价收入比、商品房空置率、房地产贷款增长率/贷款总额增长率。最后提出了房地产泡沫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周廷芳 《北方经济》2014,(10):33-34
正加拿大财政部长宾利弗(Joe Oliver)2014年6月16日与加拿大私营企业的经济学家会面,并召开记者会。宾利弗表示,对2015年重新实现预算平衡颇有信心。他还表示,并不认同加拿大楼市出现"泡沫"的说法。加拿大一些经济学家也对现在价格持续上涨的加拿大房市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这可能造成经济危机,原因之一是现在许多都市的房价已超出了加拿大工薪阶级的承受范围。  相似文献   

9.
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大多数城市房价止涨回稳,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调。由于房地产相关产业众多,与银行信贷、地方融资平台也有密切的关系.房价下跌开始引发社会和媒体关注。甚至认为房价即将崩盘并引发一系列系统风险,同时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的言论也不时出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0.
亦叶 《沪港经济》2011,(11):54-55
日前,坚持说真话的经济学家许小年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表评论说,房价确实太高,但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行政性手段,不能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根本性问题。如果不进行改革,房价也许会下跌10%,甚至30%,但随后一定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以下,便是许小年的口述实录。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房价持续上升,房地产价格虚高容易造成房地产市场泡沫,甚至可能成为阻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北京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泡沫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这些调控政策能否有效降低房价并抑制房地产泡沫呢?以往房地产泡沫的研究表明,投资者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极为重要。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也指出,噪声交易者预期是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噪声交易者预期对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并剖析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噪声预期和房价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构建了相应的调节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35个大中城市2002-2011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调节作用模型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抑制房地产价格异常波动和房地产泡沫问题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房价的过快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我国房地产泡沫的表现和现状出发,分析近几年房价持续增长的原因,及房地产泡沫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房地产泡沫进一步扩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人们对开征物业税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充满了期待。该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物业税实施情况及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发现房地产泡沫形成及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因素,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需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才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要抑制房地产价格及泡沫膨胀,需要从物业税、住房保障、信贷政策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及科学分析,对城市房地产泡沫的预警和防范以及经济的健康、平稳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将基础值测度法和泡沫膨胀速度法相结合,进而测算出泡沫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2012-2017年广州市房地产价格脱离基本面,泡沫逐渐膨胀,且随着消费、投机需求的增加,泡沫也持续增大;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越大,房地产泡沫也越大。因此,降低房价、治理广州房地产泡沫应从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发展经济适用房及银行信贷管理入手,进而从源头上割断推动地价、房价上涨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6.
香港房地产"泡沫"回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丹 《新财经》2002,(9):54-55
香港房地产"泡沫"破裂最明显的表现是房价大幅下降.近4年多来,香港的房价大概下跌了近一半.伴随房价的下降,直接导致了"负资产阶级"的产生--大批在当年房地产"巅峰"时期按揭购房的投资者,至今没有偿还完银行的贷款,可所购物业现在的市价却跌得低于其已付房款了,从而被深度套牢,欠下了沉重的债务.  相似文献   

17.
车玲芳  李强 《中国经贸》2011,(12):32-33
自1998年住宅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价不断上涨,投资性购房大量增加,近两年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实施使得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依然是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这一问题为出发点,以北京和上海房地产市场为例,运用动态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自回归系数明显大于临界值,据此判断房价存在泡沫。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过热存在一定程度的"房地产泡沫",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十二五"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文章主要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谢萌 《科技和产业》2006,6(9):67-69
近期房价过高已引起各个方面的关心和重视,由此引发了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过热和泡沫的问题的讨论,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初步的讨论。文章从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泡沫问题的概念出发,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国房景气指数”、开发投资指标、商品房空置率指标和房价收入指标的基础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我国房地产不存在房地产泡沫,但要警惕泡沫出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泡沫和高房价始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了未来调控房地产的"新国六条"。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新国六条"的调控与原来的"国八条"有什么不同之处?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根本制度是什么?笔者对此作了深入地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