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作者自述:依萍姐,在一个月之前就一直想写信给您,写过几次都一直没有发出去,每次都觉得太多了,但不写那么多又觉得不能让人了解我。我是一个19岁的女孩,不知怎么小小年纪却对自己的生活毫无信心。有时候真想象我的名字一样,变成一只小燕子飞呀飞,飞到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个曾经那么向往城市生活的我,当自己一旦拥有的时候又发现那种地方那种生活不会是我的归巢。光是一个户口又没有工作,身边的又不是我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 如果你有10多万的资金在手,你会怎么做?是买楼还是存银行?我是开了个小店过日子。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为自己打工。年月日工作上做得不顺心。我不想干了,想自己做点什么,结束打工生涯。算算我打工一点一点积累的钱,再加父母给的嫁妆钱共有10万左右,开个小店是勉强够了。开什么样的小店,我不得不多想一些。突然想到每次我为小侄子买衣服,都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先生讲过一句话:“为什么世界上95%的人都不成功,而只有5%的人成功?因为在95%的人脑海里面,只有三个字‘不可能’。”如果你认为自己从事的事业会成功,那么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但人们常常不敢想自己的命运会怎么样。打个比方,如果现在来抽签,抽中一个人,就给他发奖金100万,那么,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如果说抽签抽中一个人,不是奖给100万,而是要拉出去枪毙的话,我相信,所有的朋友都会发抖地想:天啊!说不定就是我了!为什么很多好的事情,我们就不敢相信呢?为什么不敢相信我这辈子会成功呢?你一定要…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12,(24):120-121
<正>帅气男主播异国求学,放弃中式思想,不求拉风准备入货二手车,不受约束,想做就做。他不只是想让自己的身体行走在美国,更想让思想被这个个性而自由的民族好好地浸润和发酵。"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让他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让他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我在看了《北京人在纽约》开场白  相似文献   

5.
风铃 《中外管理》2008,(10):132-132
一、“别人怎样想”的奴隶。这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他们通常会说:“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如果你模仿他人很快乐,那么不妨就去模仿。否则,就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吧。理智地面对别人的另眼相看、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   

6.
关于自信:也许是我的经历,也许是我的环境让我对自己充满信心。一个连自己都信不过的人,怎么能让别人信赖呢?关于定位:人生设计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眼光,再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好高骛远达不到,但是定位太低,会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关于命运: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尽量从不自由到自由,从不能够控制自己到能够控制自己。  相似文献   

7.
那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注重个人声誉的领导者,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想,一旦自己离开这家企业后,将给企业和自己留下什么?我这么费力地支撑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大价值?员工会如何谈论我?企业的明天是否依然会记住我?我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处于什么位置?  相似文献   

8.
语录     
如果困难征服了我们,那么我们的身上就留下一个坑;如果我们征服了困难,那我们的身上就留下一个棱角。——沈奇岚只要是人类社会,人是价值终点。人没有了价值,那么其他所有的一切,不管多么辉煌,都是虚空。——新加坡郑永年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定—样。我想,成功是一种生活方式,成功的定义就是:每天在各方面持续不断地进步一点点。假如你在努力的过程中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那么,在心理上,你可能永远都不会认为自己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10.
跨界徐静蕾     
周岳 《中国企业家》2010,(10):18-18
从《我和爸爸》到《开啦》再到《杜拉拉升职记》,徐静蕾每个脚印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一直称自己为“老徐”的并不老的女人,在人生的舞台上玩得越来越开。拍电影、写博客、出书、办电子杂志,老徐的每一次转身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就像她说的那样:“生活可以有不同的状态,不只一条路是正确的。”在演员、导演、商人之间成功地转换着自己的角色,我想,正是徐静蕾的这种生活态度,成就了今天“徐静蕾”品牌,成就了老徐。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最底谷的时候仍然坚定不移坚持理想的人不多,孙正义就是这样一个在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智慧的人。“我说了6分钟,孙正义要给我3500万美元。”“我没想到钱来的那么轻松,他没想到我不是来向他要钱的。”……后来想起来,这是我一生中最戏剧化的一个场景。那是1999年10月的一  相似文献   

12.
唐骏 《企业文化》2010,(1):47-47
让企业的员工都喜欢企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在国内某网站看到一个调查,被调查的8万多人中有78%的人都说不喜欢自己的企业,更有87%的被调查者说想离开自己的公司。根结所在还是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觉得自己考的还行,可一想十几年积聚那么多人才都参加高考,也就没报太大的希望。”周宗文依旧过着充实的生活,仿佛高考是一场梦  相似文献   

14.
跳槽如跳舞     
罗西 《人力资源》2006,(1):16-17
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医师,我历经五年的思索,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生命的本质不过是“过好生活”四个简单的大字。既然工作占据了生活中的一大部分,那么想“过好生活”,就先要有好品质的工作。你满意目前的工作吗?有意去找新工作吗?该不该冒险改变呢?  相似文献   

15.
依苹姐:您好。我是北方农村的一个女孩,今年初次来广东打工,结识了《创业者》,同时也认识了您。早就想给您写信倾吐我的心声,但因为想到您有那么多的读者,工作那么忙,自己又有一种自卑心理,您会不会给我回信?所以迟迟不敢举笔,今天,我告诉自己,你要是连写封信的勇气都没有,还能干什么  相似文献   

16.
尽管在血雨腥风的IT市场上制造了那么多的波涛,但位于风暴中心的台湾显示器制造商美格科技执行副总裁俞翠薇却仍给人以外表柔弱、感情平和的女性印象。她曾经拒绝了100万年薪并有车有房的职位,还曾经一肩挑起被困于四面楚歌中的美格科技,但这些征战江湖的传奇,似乎还抵不上她那三年的家庭主妇的幸福生活。回顾起自己以往的商海生涯,俞翠薇只平静地说了一句话:“我其实是一个挺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只希望自己能够负责任地去做人。” 尽管也有挫折,也有磨难,但对于俞翠薇来说,如果她自己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这已经足够了。  相似文献   

17.
刘俊文 《经营者》2015,(2):27-28
每每想到中国还有那么多人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我就头疼;每每想到中国那么多人在生病后,倾家荡产也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我就头疼;看到街头,地铁上各式人在乞讨,联想到留守儿童在家门口喊妈妈,还有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自然环境现状,我一次次的心碎。  相似文献   

18.
按我的理解,小资是住在相当于李渔丫鬟那么大的房间里,就可以心满意足地再拿杯红酒在个人博客里写国外生活的人。李渔的房子换作现在是应该被成为一种叫“豪华别墅”的东西,自然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当然,这并不影响对自己房子应有的美好幻想,说起我的购房经历,当初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小区里的一百多棵古树。没有亭阁楼台,有参天古树为伴也不赖……  相似文献   

19.
和我采访过的很多人不同,55岁的安科特纳大中国区人事行政经理武宝麟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格外老成、沉稳,给人强烈的历史沧桑感;对文学及摄影的爱好,又让人感到他的内心是那么的炽热和执着;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比别人多了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便不难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的人似乎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身边总有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乐意和他(她)交往的人;而有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绝少朋友,人们对他们惟恐避之不及,生怕惹上一身腥似的,努力将这些人排挤在自己的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