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深化房改房住宅区物业管理改革工作,大力推动专业化、规范化的物业服务,积极改善居住环境和服务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受制于多种因素,不少地方房改房住宅区物业管理改革,仍然明显滞后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整体发展,有待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以专业化物业服务为主导的物业管理模式。做好和推进房改房住宅区物业管理,需要认真梳理和分析当前房改房住宅区物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房改房住宅区物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15日,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漕河泾物业公司《工业同区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发布会。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工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标准》是目前上海市首部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企业标准,该标准的问世对促进上海市工业园区物业行业标准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武汉老旧住宅区的270万居民将掏钱购买到较周全的物业服务。近日,该市房管局透露,全市范围的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收费标准与物价局沟通后有望在年内出台。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有了明确的量化指标。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日前出台了《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印发该《标准》的通知中说,《标准》将作为物业管理企业与开发建设单位或业主大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确定物业服务等级、约定物业服务项目、内容与标准以及测算物业服务价格的参考依据。《标准》根据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需求的不同情况,由高到低设定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服务等级,级别越高,表示物业服务标准越高。每一服务等级都从基本要求、房屋管理、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协助维护公共秩序、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服务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对服务等级一级的物业管理企业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9月1日,《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五年来,在《物业管理条例》的指引下,物业管理行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业主对物业服务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湖南房地产》2005,(10):42-53
为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维护业主、使用人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机制,促进我省物业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价格法》、《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和《湖南省服务价格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了《湖南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7.
9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漕河泾物业公司《工业园区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发布会,在上海华关达新园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正>有物业服务企业提出"物业管理应从图纸设计开始",无形中表达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2007年10月1日国务院《物权法》的颁布,使物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法律化。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不断深入发展,物业管  相似文献   

9.
原建设部于2003年6月颁布了《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建住房[2003]130号),明确要求业主和业主大会参照该办法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目前,住宅区物业服务的招投标都已经按照该办法实施了,但是随着物业服务企业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办法只是建议写字楼、商业场所、工业区、学校、医院、酒店、车站等领域物业服务的招投标工作参照执行。在总结各种类型物业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应对所管理的物业类型建立一套完善的投标模式,形成差异化经营的局面,进而不断扩大物业服务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关于物业管理的概念,《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指出“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物业管理企业变为物业服务企业意味着什么 《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随后《物业管理条例》修改,把“物业管理企业”更名为“物业服务企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物权法》的法理中寻求依据。《物权法》对物业管理活动强调的是服务,并以“物业服务公司”取代“物业管理公司”,其目的就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维护合理“私权”,  相似文献   

12.
住宅区安全管理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一项主要工作,但社区安全防范又绝不仅仅限于物业服务企业的秩序维护工作,更包含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业主自治能力、业主委员会运作等多项工作内容。就物业管理活动的本质而苦,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合同对业主提供约定的服务,体现为双方约定服务内容与价格的市场行为。而目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引进物业管理30年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成倍增长,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不断提升,但物业管理费用的标准仍然维持在20年前的状态,甚至有一些地方还降低了物业管理费。特别是近年来,物业服务人员工资、员工劳动保险费用等人力成本剧增,同时物价指数不断上涨,并且最低工资标准还要逐年上涨,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那么,物业服务企业该如何在现行法规和市场环境中寻求出路和发展呢? 一、导致目前物业服务企业难以为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交还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业主大会选聘了新的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应当做好交接工作”。“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与业主委员会办理物业验收手续”。从《条  相似文献   

15.
行业动态     
Ⅰ沈阳全面推行"物业管理责任险"为切实维护广大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沈阳市物业管理条例》等规定,沈阳市从今年起推行物业管理责任险统保。据了解,成立业主大会的物业小区,是否购买相关保险由业主大会决定。据了解,沈阳市物业管理协会近期发出《关于做好全市物业管理责任险统保工作的通知》,倡导物业服务企业购买"物业管理责任险"。所谓  相似文献   

16.
<正>为配合《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发改价格[2003]1864号)的贯彻落实,按照“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的要求,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总结我国物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试行)》(中物协[2004]1号,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依据当前普通住宅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和企业的现实服务水平,将物业管理服务设定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服务等级。每一服务等级都从基本要求、房屋管理、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协助维护公共秩序、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管理等六个方面对物业管理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将作为物业管理企业与开发建设单位或业主大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物业服务内容与标准、测算物业服务价格的参考依据。《标准》的制定,对促进物业管理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对引导广大业主全面了解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正确评判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树立等价有偿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各物业管理企业:为了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督促物业管理企业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引导业主正确评判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树立等价有偿的消费观念,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发展,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会同建设部印发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我会制定了《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作为与开发建设单位或业主大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确定物业服务等级、约定物业服务项目、内容与标准以及测算物业服务价格的参考依据。试行中的情况,请及时告我会秘书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2004,(1):4-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建设厅、房地局:为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收费行为,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物业管理条例》,我们制定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物业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收费,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包括笔者在内,许多人都指出过,《物权法》与《物业管理条例》在逻辑上存在冲突之处。虽然从法律位阶上讲,《物权法》是上位法,但是其法律地位在物业管理的实现过程中总是被忽略掉。举例而言,《物权法》所确立的业主自行管理、聘用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三种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的方式,在迄今为止的物业管理地方立法中都只剩下一种——聘用物业服务企业。毫无疑问,这是《物业管理条例》所带来的影响。此外,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文件时,也往往是倚重《物业管理条例》而忽视《物权法》,令物业服务企业的一体化物业管理模式越发的市场独大,自行管理和聘用其他管理人的建筑物管理方式几无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业主需求的不断提高,精细化服务已经逐渐成为物业服务企业开拓市场、应对竞争的利器和法宝。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细化服务理念、服务标准、服务水平、服务品质、服务团队、服务创新和服务效果,也深深的感受到了精细化服务的魅力。事实上,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推行精细化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在本刊2008年第1期卷首语《服务的魅力》一文中,介绍了新加坡航空公司成功秘诀——优质服务,并呼吁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学习和借鉴新航的经验。 为推动物业管理发展,探讨精细化服务的内涵,促进业内在精细化服务方面的经验交流。本刊2008年第3期特组织部分行业内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讨论“精细化物业服务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这一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