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蔡宁  杨旭 《经济管理》2002,(18):49-53
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群内企业的协作和竞争行为是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分别从集群内企业的业务行为共享、资源共享、专业化集群方面探讨群内协作行为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并从技术创新、需求、企业歧异化能力及群内竞争者的“质量”和数量等角度分析群内竞争行为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从而揭示出企业间的协作和竞争行为与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联盟企业技术创新中起到核心作用。一个稳定的技术创新联盟不仅可以提升联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能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控制的主体、客体以及联盟稳定性内涵进行研究,提出适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控制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该机制的提出对于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通过对不同方式下企业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利用博弈论原理证明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趋于结成战略联盟开展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4.
循环产业集群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最佳产业组织模式,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循环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功能特征,指出循环产业集群模式是当前中国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作为一种高级的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实际的运行存在着很多变数,这其中由于联盟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而导致循环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低效率,甚至解体的实际风险尤为突出,利润分配机制是循环产业集群高效率运作和持久存在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多人合作对策博弈论构建循环产业集群联盟利益分配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数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合作对策模型体现了各联盟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竞争与合作),分配结果较传统方法更为合理,可以较好地平衡循环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利益关系,增强循环产业集群共生联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新制度学派观点,以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式创新行为为基础,以合法性机制为视角,从组织域层面解释企业集群式创新趋同行为的发育机理,并以中关村软件园企业创新联盟为例,揭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集群内企业通过强制趋同、模仿趋同以及规范趋同3种机制,在使自己适应创新制度环境的同时,不断具有创新同质性。同时,产业联盟成员企业通过创新与模仿、合作与竞争等行为提高其合法性,实现企业集群不断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联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生态经济建设的主体,单个企业的绿色持续创新并不能真正适应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企业间绿色持续创新项目带动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组成的绿色持续创新联盟,既具有通常意义的技术创新联盟的优势,同时有助于产生生态化产业集群效应、学习效应,促进生态产业链的形成,提升企业乃至产业、产业间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介绍了基于生态经济环境要求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联盟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联盟的应关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新制度学派观点,以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式创新行为为基础,以合法性机制为视角,从组织域层面解释企业集群式创新趋同行为的发育机理,并以中关村软件园企业创新联盟为例,揭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集群内企业通过强制趋同、模仿趋同以及规范趋同3种机制,在使自己适应创新制度环境的同时,不断具有创新同质性。同时,产业联盟成员企业通过创新与模仿、合作与竞争等行为提高其合法性,实现企业集群不断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是我国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如何找到在资源与能力短缺下,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呢?实践表明,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与集群竞争力和企业国际化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即集群社会网络有助于集群竞争力提升,而集群竞争力影响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由此提出了对中小企业社会网络的国际化模型。本文运用AHP方法,利用江苏纺织产业集群数据对社会网络模型进行了检验,社会网络模型的核心观点获取支持。本文结论有助于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成功国际化首先在于提升集群竞争能力,特别是完善产业链内的辅助性服务企业,而集群中基于分工协作的信任、互惠规范等社会网络属性对于国际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企业集群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生存问题说明,我国企业集群的商业模式已经过时。所以,要改变的不是企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而是企业集群的商业模式。根本的做法是通过重构企业集群的商业模式,使集群中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为此,有必要建立多方参与的集群共性技术研发联盟。这是推动我国企业集群产业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产业集群中第三方虚拟供应链联盟的构想,认为它是网络环境下集群企业间联盟合作的新形式,并分别从构建统一的供应链联盟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环境、实施供应链联盟合作项目智能代理和业务流程再造、采用虚拟联合库存模式和实施虚拟生产等方面对其运作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一种社会网络组织。由于社会网络的一系列特性,集群内企业较非集群企业更有条件形成低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而通过科学构建和管理社会网络则是集群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广信 《经济师》2004,(11):126-127
产业集群是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方法。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与其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关系。发展西部地区产业集群要有新观念、新思路 ,要善于运用产业集群、战略联盟、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 ,这样才能使西部地区产业集群走上快车道 ,实现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管理创新的集群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靠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文章主要研究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集群,通过核心企业的管理创新,经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学习传播,最终达到整个集群的管理创新,从而提高集群竞争优势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集群升级机制是产业集群相关研究领域的重点,不容忽视的是,尽管目前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或本地嵌入视角对产业集群的升级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但仍缺乏针对中国转型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系统研究。基于此,以中国产业集群中的焦点企业为研究切入点,以焦点企业三重网络嵌入为视角,针对焦点企业网络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焦点企业的业务网络、知识网络和政治网络的合理嵌入不仅有助于焦点企业自身的升级,对于群内其它企业的升级及产业集群整体升级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芝  张洋 《经济师》2005,27(11):12-13
产业集群内存在大量知识的生成、存储、共享与快速的流动,这些知识具有隐性、分散和地域根植性的特征。产业集群对知识管理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因而文章提出了产业集群内知识管理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集群中企业的知识管理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企业先联盟后并购战略是基于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先联盟后并购战略实际上相当于企业构建和执行实物期权的过程,而如果存在两个以上联盟,这一先联盟后并购战略就存在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期权博弈分析模型,考察在双头垄断情形下两个实行先联盟后并购的企业之问的战略互动,即存在竞争者的情况下,联盟企业的并购时机决策,其中联盟预期收益是决策关键变量.同时,着重考察联盟规模参数对这一关键变量的影响程度,从而揭示先联盟后并购战略的一些关键性质.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剖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的创新机理。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视角,结合知识获取理论研究,阐明了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获取与创新机制。从企业衍生、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和人员流动等方面阐述了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获取渠道;并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实证研究了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的知识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18.
产业群与地区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上,来自于地区的优势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优势不是外生的自然禀赋,而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集群能够带来行业的规模经济,有助于本区域产业获取竞争优势,也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当今世界经济中,区域竞争已逐步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发展战略,向企业联盟以及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竞争优势,不仅日益备受关注,而且产业集群战略已成为地区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泉州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实地问卷调研,考察了产业集群内不同优势因素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的影响情况。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后,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1产业集群内"成本优势"越弱,民营企业总部越可能往外迁移;2产业集群内"营销与管理优势"越弱,民营企业总部越可能往外迁移;3产业集群内"创新优势"和"产品优势"因素没有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产生显著影响。表明民企总部是否迁移与产业集群内的成本、营销和管理等优势因素有显著关系,而与集群内的创新、产品等优势因素没有显著关系,民企总部迁移更为注重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市场信息和商务服务优势,以及对管理要素资源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使集群内产业的竞争优势增强 ,但这种集聚效应还只是浅层次的。在产业集群内形成技术战略联盟 ,共同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 ,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将在更深层上得到提升 ,并会延长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