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当代人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与子孙后代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的和谐,即代际之间的和谐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节约型的 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 一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与构 建和谐社会 的矛盾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供需和谐、政治文明的稳定和谐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和谐,还要实现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素,而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又是经济和谐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把和谐社会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和我们党的性质以及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凸现,对我们分析利益协调的必要性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依赖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作,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却日益凸显,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和谐,这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针对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只有合理探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才能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4.
生态大学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生态大学成为21世纪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本文以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即人与环境和谐、均衡发展的理念提出了生态大学的概念和内涵,以生态学理论论述了构建生态大学的五项系统,并尝试建立生态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一般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绿色经济则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绿色经济是在20世纪后半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句话说,绿色经济不过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快达到环境和资源无法承  相似文献   

6.
杨晨  傅常红 《经济师》2008,(12):9-10
和谐社会强调人、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公民责任意识牵引着个人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情感,维系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个性品质,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培育和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造就具有积极行为能力的现代公民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原理、公民资格理论等分析了公民承担责任的必然性,并从社会制度、公共生活环境和政府责任等方面论述了培育公民责任意识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中培育提高公民责任意识的基本理念与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和谐发展视角下的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而企业绩效评价活动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和谐发展的视角下,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企业绩效评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下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经济绩效,同时还包括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在重视企业各方面增长的同时,更应强调企业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社会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从经济水平、社会结构、社会公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等六个方面来衡量社会和谐程度,拟选择41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无锡、徐州、南京的社会和谐程度做一综合评价,确定地区间的相对进程,并简要分析影响地区和谐社会程度的主要因素,希望对地区的进一步发辰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观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使更多的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此次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同时,我国再次适当提高社会保障对象的待遇和生活补助水平。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自身和谐、社会组织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为必要条件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一定的产业支持。森林旅游业的崛起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以其特有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重功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产业支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可以通过建立与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具有激励、约束和配置三大功能,因此有效的产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有效的产权制度在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产权制度的重点是要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农村土地产权和知识产权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实现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现实社会的不和谐主要源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扩张和资源总量的有限供应之间的矛盾,这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由于明晰的产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因此体现资源产权关系的资源所有制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13.
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 《经济经纬》2006,(6):18-21
和谐社会即际关系的和谐,亦即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彼此结成的劳动关系的和谐。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谋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条件下的和谐社会,这包括:(1)构建市场就业体制及其劳动关系和谐基础上的和谐社会;(2)构建劳动力所有权、劳动者利益主体地位明晰及其劳动关系和谐基础上的和谐社会;(3)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劳动关系和谐基础上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关系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黎 《生产力研究》2004,(8):44-45,94
本文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 ,系统地分析了制约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贫困、生态农业的外部性以及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信息不全面性等 ,提出了从调整利益关系入手 ,建立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政策框架以推动该地区农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选取4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组成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引入模糊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社会和谐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社会总和谐度处于一般和较高之间,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基于演化博弈的和谐社会构建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正统经济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而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行为经济学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依据。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基于互惠性偏好的个体行为博弈可以改善博弈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演化博弈环境下群体经济行为从自利型向互惠型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视角下和谐社会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以人为本”的人的全面发展观,这二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这两个概念已经被提升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但现实生活中,不和谐、不以人为本的情况仍大量存在,究其原因,既有制度上的问题,又有中国社会各阶层差异性不断扩大所导致的各种矛盾等问题。如何实现二者的现代化结合,对于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不断体现马克恩主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的公共财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担当其重要职责:致力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公共财政本身运行应当和谐。公共财政要运用一系列财税政策及其组合促进市场机制和经济有效和谐运行,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财政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制度和谐和运行和谐,要以公共服务为目标深化财税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税的财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并按照民主、法治、公平、公开的原则促进公共财政的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学所关注的生命系统中,维持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生态学追求的终极目标。用生态学理论分析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种种失衡现象,并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能使我们理性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保持均衡发展的态势,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