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盖秋艳 《魅力中国》2010,(15):14-14
人际功能是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本文中采用的“人际意义”这个术语出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指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功能。本文主要研究中、英文广告的人际意义。作者从因特网上选择了文本形式的中英文对照广告的广告语,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中英文化妆品广告分别是如何通过语气和评价来实现人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价理论为人际意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词汇语法框架。该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在学术界经常被用作话语分析工具。本文从评价理论出发,对美国总统访华演讲进行分析解读,进而揭示评价理论对该类语篇进行话语分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态作为人际功能的语义载体,它反映了说话人对阐述内容的评价或态度,体现了说话人话语的主观性。情态是体现人际意义的语气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表现语言人际功能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际意义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意义就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来与他人交往,用语言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人际意义在刻画和凸显小说中人物性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探索语气的人际意义在小说《爱玛》的主要女性人物刻画中所起的作用,可以丰富人际意义在解读文学作品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理论中的人际功能理论框架,以日常工作、生活的会话作为语料,从称谓、语域、语气三个方面浅析人际功能的具体体现,可证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价值。同时又能帮助英语习得者进一步了解语言人际功能,以便更好地掌握它,使其语言交际更加顺畅、和谐。  相似文献   

6.
张瑨 《魅力中国》2011,(2):237-237,235
Halliday于1985年提出语法隐喻(grammaticalmetaphor)的概念,他认为名物化隐喻(nominalization)是产生语法隐喻的一项重要来源。名物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参与者和环境成份的变化、小句层次和词组结构的变化,重新组合,使之表达的概念意义浓缩为一个词。在正式的语体中,因为名物化具有囊括和浓缩的功能,可以使得意思在语篇组织严密,达到语言表达简练、客观、信息量大等行文要求。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言学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个重要的功能。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韩礼德明确提出,构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对《波利安娜》文本中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进行语篇功能分析,,从而来揭示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及相互关系,进而挖掘小说主题及更深层次的东西。同时,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域重合理论探讨古典诗词中虚拟语气系统词可以发现,古汉语中大部分虚词都经历语义隐喻的过程.虚拟词按其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可粗略分为高阶词、中阶词和低阶词.其语域与义值都是根据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虚词的语义与语法的隐喻性.  相似文献   

9.
王颖 《重庆与世界》2013,30(2):65-67
情态体现着人的情感和态度,是文本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途径。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频率、概率、义务和意愿四种情态类型入手,分析得出四级作文中的情态在主题认同、责任承担、力量对比和真诚承诺等方面的人际意义。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引导学生对情态建立认识和了解,加强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的与读者之间的人际交流技巧,增加应试作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外企职场中的语码转换非常普遍,而外企白领们还将这种现象带入到自己的网络日志中,成为又一特色。而在之前的研究中却少有涉及此类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主要关注外企白领网络日志中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研究。在Halliday的理论框架中,他认为人类语言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又由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语义系统来实现。白领们在写网络日志的时候,所选择的语言不仅反映出一定的概念功能,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程菁 《改革与开放》2011,(22):191-192
被动语态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由于受到汉语的干扰和影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被动语态时经常出错。本文从结构、用途两方面对英汉被动语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希望将汉语的干扰变成促进英语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人类语言博大精深,看似普通平凡的表达之下可能蕴藏着意想不到的深意。同样的遣词造句,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政治背景下,在不同行业的人的使用下,可能表达出完全不同的含义。批判性语篇分析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从语境、语法等多个层面和角度去分析文章,准确而透彻。本文以BBC的一则英语新闻为例,探究批判性语篇分析视阂下的英语新闻语篇研究。  相似文献   

13.
系统功能语法的代表人物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文体学的分析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以韩礼德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对散文《若水人生》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人文类语篇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张子龙  朱磊 《西部大开发》2009,(11):166-167
批评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自上世纪70年代末被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本文引入Hallidav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纯理功能,从该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的角度对新华网和CNN关于同一事件、同一时间的政治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最后指出批评性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俄汉语语法的比较,分析俄汉语语言中的被动语态与表达规律、"把"字句、俄语中的前置词和汉语中的介词的使用等,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以便让外国留学生尽可能快地掌握汉语.  相似文献   

16.
评价理论是一个语义资源系统,主要关注使用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将该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引导学生从人际意义的角度对篇章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提升其语篇理解层面,培养独立的语篇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分别是中美两国的主流英语报纸,然而两报的言论版却有一个显著差别:《中国日报》的新闻评论以述评(commentary)为主,而《纽约时报》则以社论(editorial)为主。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对两报评论语篇中的情态手段的类别、频率、分布及主客观取向等进行量化分析,旨在从情态视角研究两者人际功能的异同,同时也可加深对英语新闻评论语体本身的研究与认识。  相似文献   

18.
李琳 《黑河学刊》2009,(3):97-98
熟语的主要功能是在日常口语中表达说话者对所说内容的各种评价及态度,这是熟语意义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具体实践中要从口语熟语、语体通用熟语、文语熟语等方面剖析俄语熟语的主要功能,突出强调俄语熟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象生动的修辞特点。熟语在语言中要作为重要的修辞手段采使用。  相似文献   

19.
韩礼德在指出语法隐喻研究实质的基础上,强调了其在反映和重塑人类经验时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韩礼德的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可以分为过程之间的转移、同一过程内的转移和名词化;人际隐喻是从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两个方面来加以介绍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教学与大学综合英语教学檀巧霞随着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广泛运用,人们已摆脱了传统语法模式的约束,在教学中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单是注重篇章结构的语法能力的培养。要进行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必须熟悉和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即在了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