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07,(4):53-56
2007年我国GDP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0%左右,钢材消费需求增长1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按此预测,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4.6亿吨左右,2007年钢铁行业仍将是平稳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钢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来,我国钢铁业发展迅速,产能提高,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不但满足了国内经济的发展需求,还推动了钢材的出口。随着我国钢材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要重视钢材出口问题,研究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选取中国钢铁行业三大主要产品粗钢、生铁、钢材,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利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证明并研究了钢铁行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以一稳定增速缓慢发展,产量变化接近线性增长;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我国钢铁行业国内外钢材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钢铁原材料价格与钢材销售价格不相符、出口环境恶化的条件下,如何快速、健康和高效地发展我国钢铁销售物流产业是我国钢铁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春梅 《中国市场》2012,(20):65-71
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我国城市化的四个阶段,即1949-1958年有限干预的城市化启动阶段、1958-1978年过度干预的城市化剧烈波动阶段、1978-1992年适度干预的城市化较快发展阶段以及1992年以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齐头并进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考察了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指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呈现出政府主导的显著特点,并进一步总结提出,政府对城市化的主导是必要的,政府行为是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2005年钢铁行业发展态势分析(一)钢材表观消费量预测2004年国内市场钢材消费由前几年高速增长转为平稳较快增长。钢材表观消费增长率已由 2003 年的28.12%降至 15.29%, 回落 12.8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强度由2003年的4900吨/亿元降至2004年的4500吨/亿元。消费强度减少 400吨/亿元,下降 8.2%。钢材消费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使得钢材高消费行业增长速度放缓。(二)主要产品产量预测根据 2005年生产经营预期目标座谈会企业及各省市区填报数据汇总, 2005年生铁、粗钢、钢材产量情况如下:(单位:万吨)生…  相似文献   

7.
周鹏 《消费经济》2003,19(4):20-22
西部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西部城市化滞后对西部消费实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认为,加速西部的城市化能促进消费的增长,扩大内需,而消费的发展又会培育西部市场,推动城市化,两者相互推动,会共同拉动西部经济增长。一、西部消费的现状与加速西部城市化的意义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包括川、陕、云、贵、藏、新、宁、青、甘、桂、蒙、渝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面积的71.6%,人口的28.1%。这个区域,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消费水平较低,据最近颁布的《消费白皮书》,西部地区社会商品消费总和占全国的17.6%,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满莉 《市场周刊》2004,(27):24-24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近两年,中国高附加值的板带材消费增长速度均大于钢材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去年中国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中的板带材比例为41.95%,而同年中国生产的板带材在表观消费总量中的比例只有30.14%。在中国进口的3700多万吨钢材中,板带材所占比例高达近90%。热轧薄板、冷轧薄板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不足或品种质量不高,是今后中国钢铁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2007,(4)
2007年我国GDP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0%左右,钢材消费需求增长1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按此预测,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4.6亿吨左右,2007年钢铁行业仍将是平稳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赵雪 《市场周刊》2005,(8):25-25
中厚钢板:2004年,我国累计消费中厚板5527万吨,同比增加1046万吨,占钢材消费总增加量的255%,同比增长23.37%。高出钢材总消费增长幅度825个百分点。其中,国产中厚板同比增长33.23%;进口564万吨,同比下降845%。中厚板的国内钢材市场占有率为89.76%。同比上升3.86个百分点。中厚板消费的快速增长主要受制造业与建筑业需求的拉动。进口中厚钢板主要用于造船、输油气管线等行业,大多为高附加值产品,目前国内产品在质量及产能方面尚不能全部满足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11.
唐冰 《市场周刊》2005,(39):22-22
2004年中国钢铁行业进出口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钢材、钢坯出口大幅增加,进口显减少。2004年进口钢材、钢坯相当于钢3503万吨,出口钢材、钢坯相当于钢2120万吨,2004年粗钢产量增加5046万吨。其中2272万吨(占45%)用于减少进口增加出口,2774万吨(占55%),填补国内市场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2.
钟剑 《市场周刊》2005,(46):23-23
一、中国钢材消费强度将下降,市场需求增长将明显减缓。 从目前的整体形势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近年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国内消费的发展相对落后。其结果,国内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供给条件的制约,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威胁。据统计,目前中国的GDP总值仅占世界GDP总值的4%,而能源消费已经达到世界总能耗的12%,钢材消耗则达到28%。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30.4%,这标志着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因为按国际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将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从“十五”计划看,城市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全国将掀起新一轮城市化高潮,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衰退已蔓延到钢铁行业。钢材销量急剧下滑、钢价持续下跌、铁矿石现货库存不断增加、钢材产量放缓,种种迹象表明,全球钢铁行业直接由红火“夏季”落入了寒冷的“冬季”。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隔绝制度将有所改变,城市化同工业化、城市化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将渐趋协调,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的城市化潜能将得到释放。换言之,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以加速工业化为特征的新的成长阶段,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根据国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超过30%以上时,将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我国由于承受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冲动强烈,这一阶段还有可能提前到来。这就是说,从现在起,我国城市化速度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率与消费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艺容 《消费经济》2007,23(6):54-56,60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1978-2005年城市化率与消费率的变动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化加速期,我国的城市化率迅速上升,而消费率则呈平缓下降。这种情况符合世界城市化与消费增长的耦合规律。尽管我国消费一直具有稳定的较高的增长率,但城市化加速期消费率将持续走低,并由此会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因此,需要提高对消费率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用电子商务来发展中国钢铁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以汽车、房地产业、机械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投资高增长拉动了钢材强劲消费,为钢铁流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源;中国钢铁行业的规模为钢铁流通领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供应平台。目前中国钢铁流通业  相似文献   

18.
刘丽平 《江苏商论》2008,(5):144-146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注意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瓶颈问题,并针对我国钢铁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建议: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实现循环经济和降低能耗以及减少钢材出口。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受世界复苏缓慢、欧美债务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诸多行业都陷入了发展低迷期。钢铁行业效益下滑,竞争十分激烈,而主要用钢大户,如船舶行业,也面临着船价下滑、成本上升、接单困难的困境。如何应对这种上下游同时不景气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船舶和钢铁行业如果能通过合作改变传统的钢材供销方式,不仅能满足造船行业转型升级对钢材质量和配送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能通过做强造船业带动钢铁行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半年以来,国家对钢铁行业可谓重拳不断.4月1日起,对钢锭、钢坯等钢铁初级产品取消出口退税,5月1日起,20项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到11%,7月1日起,取消了现行的"加工出口专用钢材"增值税减免政策,而7月20日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更是指明了我国钢铁产业以后若干年的发展方向.此外,人民币汇率方面,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本文首先回顾一下这些政策的内容,然后阐述其对钢铁行业,尤其是对船用钢材供给需求的影响,最后提出几点大型造船集团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