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月辉 《经济师》2012,7(2):49-50
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政策性目标与银行商业化经营矛盾日益凸显,分析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阐述以生源地贷款为主,突出借款人与监护人共同承担还款义务,配以政策性奖励机制,辅以国家助学贷款、消费贷款等,构建新的国家助学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评述我国现行助学贷款政策的基础上,用经济学的视角与方法分析了助学贷款的供求矛盾,信用环境以及贷款的成本和收益。运用心理分析和博弈论知识分析了助学贷款违约的原因、代价以及风险规避。进而对助学贷款的制度安排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索,提出引进家庭成员担保和就业单位担保、设立教育发展银行、保险创新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额担保贷款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担保贷款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从借款人、经办银行、担保机构、财政部门各方面看,都存在很多困境。其中,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制度设计不完善、经办银行与借款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小额担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破解小额贷款发展的难题,需要政府与金融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共同构建促进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尹太环 《经济师》2008,(2):205-205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因难的普遍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由学生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以借款人使用作担保的助学贷款。该助学贷款在解决贫因生及时入学上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在开办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以来帮助了很多贫困学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国家助学贷款与“五金”结构失衡;其政策性目标与商业化经营相冲突;财政的有限分担机制使商业银行无法出清风险;贷款制度主要要素的规定不够科学;贷款驱动机制不合理;贷款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在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结构;建立将一般助学贷款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的体系以及建立政策性银行并使其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供给主体。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住房贷款担保的主要模式  1.住房置业公司担保。住房置业公司担保是指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找置业担保公司为自己提供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如借款人在还款期内不能如约偿还贷款时,由置业担保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贷款本息的责任。住房置业公司的主要功能有:首先,有助于解决房屋购买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可以将开发商从阶段性担保的烦恼中解脱出来;第三,大大减化了个人住房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借款人,并可有效降低借款人的借款成本;第四,解决银行的风险分担问题,便于银行资产迅速介入房地产市场,推动住房金融的发展。住房…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为高校贫困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我国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过程中,由于有的学生偿还能力较低、偿还意愿较差,贷款制度设计欠缺,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等原因,发生学生助学贷款违约行为,贷款违约率较高,加大了政府、高校和银行管理成本,制约着助学贷款的持续良性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贷款制度设计、健全高校资助制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个人消费信贷的非对称信息与业务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坤 《经济师》2004,(5):291-291
一、个人消费信贷款业务拓展情况目前我国在发展消费信贷中出现了严重的银行“惧贷”现象。特别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只有部分银行开办了住房贷款,而助学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项目根本没有银行办理。从银行看留着存款不放贷丢失了潜在利润。从借款人看,有许多困难学生欲使用助学贷款却迈不进银行的门槛,有想用贷款购车的却找不到放贷银行。为何既有卖家又有买家而交易的成功率很低亦或为零。其表面原因是社会信用环境不高、借款人信誉欠佳,借款人逃废债务率偏高。这一原因的存在是由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  相似文献   

9.
银行、高校、学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所采取的主要资助政策,但是近年来贷款学生的高违约率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施行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行为的博弈分析,建立了博弈模型.高校必须主动与银行合作才能更好地防范自身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提出了高校在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中的角色定位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的正确实施,关系到目前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的正常学习、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大局。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推出已经十年,历经调整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机制缺陷,本文认为要实现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高校资助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十分必要。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多元化的资助贷款体系,实现资助贷款主体多元化、资助手段多样化、还贷方式的多样化,使资助贷款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二是建立资助贷款风险的顸警机制,建立“双重”环节的顸警机制,加强各参与方的良性互动;三是建立政策性资助贷款担保体系,通过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建立银行、担保机构与政府共担风险机制;四是完善资助贷款的激励一约束机制,强化风险主体的责任意识;五是完善资助贷款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1.努力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加大政府财政资助的力度。(1)增加财政预算中教育支出的比重;(2)通过开征教育税和发行教育彩票等形式筹集国家助学资金;(3)筹建教育银行,专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业务;(4)建立农村和少数民族贫困生专项基金,对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适当倾斜,对此,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积极拓宽助贫基金的筹措渠道,以加大贫困生专项助学基金的资助力度。2.建立健全国家助学的有效运行机制,发挥存量国家助学资金的效益。(1)改革贷学金制度,逐步提高贷学金资助的比例,最终实现贷学金在我国资助政策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徐自华 《经济师》2005,(6):107-108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造福社会和贫困学子的公益事业,其意义的重大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我国旧的助学贷款政策对贷款供求方激励不对等、缺乏有序运行的相应制度保障,导致经办银行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助学贷款业务一度陷入困境。2 0 0 4年新出台的助学贷款政策从现实矛盾出发,力图通过增加学生的违约成本、降低银行风险、提升学校在助学贷款中的责任等途径,来解决助学贷款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蔡玉平 《时代经贸》2010,(12):268-268,F0003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制度设计,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高等教育公平理论,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的“外溢性”特点,以在校大学生为借款主体,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策性银行和高等院校三方紧密合作,高效率地开展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十分复杂十分专业的业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国家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在运行中还面临许多挑战、存在一些问题。其制度设计包括借款条件、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制度设计,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高等教育公平理论,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的"外溢性"特点,以在校大学生为借款主体,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策性银行和高等院校三方紧密合作,高效率地开展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十分复杂十分专业的业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国家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在运行中还面临许多挑战、存在一些问题.其制度设计包括借款条件、还款期限和还教方式等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消费信贷的主要形式,在我国1999年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国家助学贷款只是高等教育消费信贷的一种形式,这种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离预期目标和现实需要相距甚远。本文密切联系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就如何拓展高等教育消费信贷之问题,提出了创建中国教育发展银行,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消费信贷模式,建立高等教育消费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虽然目前财政和高校对中标的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支付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贷款利息和15%的风险补偿金,基本规避了银行因学生信用而产生的外部风险,但是由于单笔贷款金额较小而操作成本与大额贷款基本相同,进而限制了贷款的按约发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创建对银行具体经办人员的结构性外部激励制度以提高其积极性,达到完善贷款制度、实现按约发放的目的。一、目前的政策与政策绩效1、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规定2004年6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为我国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规范性文件。该通知规定,对高校实行借款总…  相似文献   

17.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是指银行对在特约经销商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当前国家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增大,各家银行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何实现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稳步发展,以促进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助学贷款还有三道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出台《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暂行规定(试行)》,决定自今年9月1日起,在全国部分城市的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试点。此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开办了助学贷款业务。但是,助学贷款问津者虽多,真正申请的却很少,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9.
张晓婷 《经济师》2000,(1):49-49,68
抵押贷款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是担保贷款的一种方式。在实践中,根据《贷款通则》及《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可发放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但信用贷款一方面借款人较难取得,要经过贷款人审查、评估,确认借款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才可获得;另一方面,贷款人承担的风险较大,一旦借款人在贷款到期不能还本付息,银行的贷款将面临收不回来的风险,严重影响贷款的安全性。因此,贷款人在发放贷款时,是以发放担保贷款为原则的。抵押素有“担保之…  相似文献   

20.
从2001年国家推行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已经整整7年时间,这项无须担保的政策性贷款一开始就受到高校贫困大学生和高校的普遍欢迎,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然而,由于信用机制和人们信用意识等诸方面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问题成为贷款银行担心的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增强人们信用意识、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与信用机制,以及改革银行内部管理等多方面努力,需要从教育和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