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7年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存货发出成本核算后进先出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存货政策的选择不会对投资报酬率产生影响,除非其涉及税收现金流的变化;企业存货政策的选择更多地与债务契约、资产投资特征等的影响相关。本文将债务契约、资产投资特征、行业等作为控制变量,实证考察存货政策变更与市场异常收益的关系,结论与现有解释并不一致。准则中存货政策的设定是否要依赖于机械性假说下减少企业利润调节手段的设想?或许还有更多符合我国体制特征的因素能够解释存货政策选择的动机。  相似文献   

2.
存货投资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关系密切。存货投资在GDP中所占份额非常小,但其波动对GDP波动的贡献非常大。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关于存货投资波动的典型事实,即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与销售正相关性、以及在垂直生产链的下游到上游波动逐渐增大等。宏观经济学家根据这些典型事实构建理论模型,最为著名的是生产平滑模型(存货缓冲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流动资产投资的特点,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固定资产投资等固定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在2006年1月到2009年2月的区间内,针时绍兴市中支工业监测企业,对存货投资、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存货与物价及经济增长间有着稳定的均衡关系,存货变动略领先于物价及经济增长;短期内,物价及经济增长对存货变动反映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厂商存货调整会对一国经济波动,特别是短期经济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对象,通过H-P滤波将存货等变量进一步分解成趋势项和周期项,研究存货等变量周期项的波动性、相关性和周期性等特征,发现以绝对量衡量的存货投资与营业收入在当期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而以相对值衡量的存货占比与营业收入环比增速则在短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对存货等变量周期项进行分析表明,存货投资、营业收入和存货占比都存在一个长度约9个季度的主周期。最后对2008年以来各季度厂商存货调整和营业收入变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存货与经济波动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里 ,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存货波动。本文利用动态建模法对我国的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进行了计量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 :二者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微观机制滞后。  相似文献   

7.
存货成本管理是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工程质量、盈利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体现.自从5.12地震后,国家对民生工程的投资大大增加,公路边坡治理、公路灾后重建扩建、泥石流治理、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等工程越来越多,工程施工中存货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本文从存货管理对施工企业的意义出发,针对存货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以降低存货成本,提高企业运管效益.  相似文献   

8.
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基于存货调整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磊  王兆旭 《生产力研究》2011,(3):133-135,189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工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存货都具有顺周期调整的特征。在本轮经济从上行周期到下行周期的转换中,房地产企业也面临消化空置商品房的压力,且其存货调整容易陷入供需对峙的僵局。但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发了通胀预期和资产价格上扬,刺激了房地产投资需求,使房地产企业加速完成了存货调整。但投资需求只是把存货调整的压力从房地产企业分散到全社会,实际上房地产部门并未能得到有效调整,而且投资需求引发的房地产价格走高和房地产投资加速还会进一步拉大未来调整的落差,不利于宏观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和银行资产的安全。文章针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进行了情景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原娟 《现代经济信息》2011,(23):144+146
本文从存货的基本理论、存货增加核算、存货的发出、存货的期末计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学习存货准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宏观经济存货数据和其他GDP(国内生产总值)特征之问的一些联系。迄今为止,人们对该问题的兴趣仍然较低,但我们认为,该问题在理解宏观经济现象时却可能是很重要的。本文在简要概述了早期的研究之后,提出了有关存货投资对GDP比率的趋势以及它与存货投资的发展水平、GDP的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的6个假设。本文使用的基本统计方法是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数据库为依据的,其中包含了世界上14个最发达国家的数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些假设,然而——由于受到所利用的数据库的质量和所使用的方法的局限——这种支持并不是非常可靠的。这使人们注意到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风险明显增大。判断与衡量东道国宏观风险状况,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与政策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和行业风险等宏观风险基础上,选取对外直接投资限制性指数、不变价格GDP的变化率、利率以及破产企业数四个指标,运用模糊一致矩阵方法,对我国较为重要的投资东道国--十五个OECD成员的宏观投资风险进行了衡量和排序,提供了判断与衡量东道国宏观风险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EPU) on asymmetric inventory investment (i.e., inventory stickiness or sticky inventory management). Using a sample of 74,912 US firm-year observations over the 1984–2021 period, we observe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U and asymmetric inventory investment. Our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reveal that managers' pessimistic expectations regarding future demand and higher cost of funding and maintaining capacity are the channels through which EPU affects asymmetric inventory behavior. Moreover, this negative impact is more pronounced for firms that face longer-duration uncertainty, rely heavily on government purchases, and have higher firm-specific political risk. Lastly, we find that reducing inventory stickiness leads to improved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periods of increasing policy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13.
Irreversibility does not only raise the user cost of capital and discourage new investment but also hinders disinvestment because of the hangover effect. This paper derives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separates the impact of conventional convex adjustment costs from the impact of irreversibility, based on which we test the hangover effect of irreversibility by using a panel of Dutch listed firms during 1985–2000. We find that the sample firms cut both the capital stock and the inventory stock facing shocks to sales and cash flow, but they cut the inventory stock by a larger magnitude than they cut the capital stock. Given that fixed investment is more irreversible than inventory investment,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diminished impact of irreversibility provides the firm with more flexibility in responding to uncertainty, which lends support for the hangover effect of irreversibility on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作为环渤海区域带和经济带的重要成员,其产业竞争力的持续做强既能为京津发达地区提供保障,又能体现出在经济梯度结构上的价值.基于主导产业的宏微观发展政策分析,河北省应通过政策支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等举措来强化优势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Chuantao Cui 《Applied economics》2019,51(25):2715-2730
Using a balanced panel of manufacturing firms from China between 2007 and 2013, we estimate that being connected to a high-speed rail (HSR) system leads to 9.5% reduction in local firms’ input inventory spending. The effect is stronger for downstream industri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A back-of-envelope calculation suggests that each dollar of HSR investment reduces input inventory stock by 12 cents, which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effects found in 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highway or road investment. Declines i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st, as well as agglomeration effect, are identified as plausible mechanisms. Our findings reveal a micro channel through which improve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brings about economic gains,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st-benefit assessment of HSR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增长中仍然存在一些缺憾,即社会经济资源并未达到最充分的利用状态,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周期波动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和不均衡发展下的经济结构效率损失。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适宜的经济增长目标区间,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提升宏观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投资和消费关系,降低储蓄率,提高投资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提升经济结构效率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 年下半年以后, 中央把宏观调控的重点, 放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即运用适当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向商业银行增发国债,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作为启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 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和货币政策的配套, 就不可能把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 这种投资增长和经济回升, 是不会持久的。这就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着眼点, 要放在鼓励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上, 使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 才能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宏观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宏观效率,实证分析了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效率、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并对宏观效率缺失情况和增减变化做出初步评价。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贡献,但产出弹性小于非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现阶段我国最优的绿色公共投资规模应该占GDP的8.41%;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资源配置效率比较,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结构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花俊  顾朝林  庄林德 《经济地理》2001,21(6):696-699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形势和区域分异,并利用Granger因果性检验法检验了我国各区域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西部地区较之东部沿海地区,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据此,笔者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外资的经济影响的角度给予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在各类数据超预期回落中步入新常态的艰难期。从短期来看,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外贸回升、房地产投资触底以及消费小幅回暖的作用下于第3季度触底,第4季度小幅回升。但从周期角度来看,2015年不是本轮“不对称的W型”周期调整的第二个底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以及政治经济周期决定了2016年中期才能出现坚实的触底反弹。针对2015年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的10大新特征和4大风险,本报告认为,鉴于新常态步入到攻坚期,很多宏观指标发生变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无论从基本哲学、理论基础、框架体系、总体定位以及工具选择都需要全面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