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于顺游 《人力资源》2006,(6S):59-59
为了激励员工,在支付薪酬时。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保障。也要有精神激励.有时,也需要一些“负”激励——一些适度的惩罚。不管是哪种方式。管理者若想立竿见影,就需要把握几个“度”。  相似文献   

2.
信息激励是研究单纯的、不伴随具体的物质刺激、但却给人的观念造成影响的“消息”对人进行激励的一种激励模式。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拟从理论高度予以概括总结。 一、危机激励──“破釜沉舟” 危机激励是一种很好的信息激励方法,它的实质内涵是刺激人的“安全需要”,让人“居安思危”,不要“盲目自信”,让人们在安全需要上常怀有“饥饿感”,人们才会更加团结、更加努力,警惕环境变化,迎接未来挑战。 危机激励的用法十分丰富,而且各有巧妙。历史上西楚霸王的“破釜沉舟”是运用此法的成功典范。昔项羽率2万士兵…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应不断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岳 《企业文化》2005,(6):29-29
文化,是一种氛围,是适者生存的“土壤”、激励的“阳光”和恰到好处的“雨水”。城市的发展、企业的进步,都离不开这种氛围,而这种氛围是需要通过每一个人的改变来改造的。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也正是因为长期的行为才形成如此强大的惯性,让想改变它的人望而却步。所以,对企业来说,塑造企业文化不是组织一帮文墨骚客,聚在一起海阔天空,高谈阔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说到激励,很多人就会想到“薪水”和“奖金”,这些固然重要,但是作为管理者,还必须掌握其他的激励方法,尤其是那些无“薪”的激励,则更能体现出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发“红包”是一些企业老板常用的激励手段,但是“红包”的利弊究竟如何?怎么发好?  相似文献   

6.
张学义  刘鑫 《活力》2006,(6):128-128
管理的实质是通过激发他人的动机提高工作绩效,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作为一名管理者,激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的工作的好坏甚至成败。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人的激励问题。激励不是操纵,不是控制,而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通过满足需要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对人的积极性的调动。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认识人的特点,是激励有效性的保证。“激励”是一种可以普遍适应的通用法则,但是我们要用好激励,就必须首先要明白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人是千差万别又不断变化的,我们必须设计个性化的激励方案,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个员工,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不能以一种激励手段来激励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7.
以调整精神传递的量和质作为激励手段,属于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一种“不花钱”的有效激励手段。在特定情况下,精神激励不仅可以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而且可以成为长期起作用的决定性力量,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因此在激励员工时,要在正确运用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精神激励,并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不同的人需要的报酬是不同的,有些人“一切向钱看”,  相似文献   

8.
陈暂 《社会科学动态》2013,(3):176-177,106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是关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拥有掌握核心知识和技术的人,是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指出激励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权力激励、目标激励、晋升激励和情感激励四种主要激励方法入手,将其作用及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最后提出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应坚持“按需激励”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超市型激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激励措施多采用静态、固定的方式,“以一应百”.用一种激励方式未应对所有员工。它忽视了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无视员工需求多元化的存在,因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激励效果。这一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组织顺利发展的“瓶颈”。超市型激励方式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最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许多学和实际管理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许多相关的理论。其中。以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赫茨伯格于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开展职工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四有”职工队伍,是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公司工会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职工,以“三个立足”发展战略激励职工,开展职工宣传思想教育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理性”假设是经济学最核心的假设,也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然而近代西方实验经济学家通过一系列博弈试验,证实了人们完全“自利”、“理性”的假设并不成立。本文将行为经济学中的“时间偏好不一致”,这一非理性因素加入到对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中去。通过问卷调查和模型推导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时间偏好不一致”假说对经理人激励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经理人的时间偏好不一致,经理人会在禁售解除时选择“及时行乐”,使得公司股权激励的作用无法实现。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丁际波  赵迎春 《现代企业》2003,(9):15-15,13
股权激励制度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运用已有近30年的历史。实践表明,股权激励制度相对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可能地使经理人的长期报酬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从而避免了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与“道德风险”。目前,我国许多公司都希望能借鉴股权激励制度,以解决我国目前公司在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对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14.
程显刚 《活力》2008,(11):36-36
一、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15.
<正>激励即激发、鼓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外部刺激转化为被管理者的自觉行动,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人人都需要激励,激励对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激励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目前在管理中常用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  相似文献   

16.
在深化凝聚力工程中,存在着不断地提新口号的现象.当今最流行的就是“以发展愿景凝聚人”、“以激励机制凝聚人”、“以事业有成凝聚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凝聚人”等等。这些口号都是正确的.需要我们队真地实践。而笔者思考的问题是:千口号,万口号.实实在在地关心人最重要,做几件关心人的事儿,讲几句贴心人的话儿.可能比什么部更能得人心、聚人心  相似文献   

17.
销售绩效的“棘轮效应”及其调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销售绩效考核是企业实现销售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其目的在于激励销售人员发挥积极性,尤其是提升高能力销售人员的努力程度,促使其创造更好的销售业绩。但是当业绩提升时,常常导致绩效考核标准的不断提升,产生“棘轮效应”问题。文章分析了“棘轮效应”问题的本质后,探讨了如何更好发挥销售绩效考核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激励机制,叫做“胡萝卜管理”,即为有效的赏识和激励机制。它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激励方法,有多种方式,一句感谢的话、一封表扬信、一张生日贺卡、一顿午餐等等,关键的是它的象征意义和精神作用。这种激励方式,不需要花很多的钱,甚至不需要花钱,但却是人人需要、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它还有一个非常中国式的名字:“精神红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国为了激励企业创新,纷纷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在研发成果转化阶段,各国的优惠政策为“专利盒(Patent Box)”制度,即规定企业转让知识产权等取得的收入适用较低的税率或者是免税。我国虽未命名为“专利盒”制度,但也有该项优惠。文章对比了中国与欧洲各国的“专利盒”制度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理念可以用“战略性激励”五个字来概括。其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获取和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优势,应对高绩效工作系统、满足利益相关群体需要以及全球性三大挑战。在人力资源战略性激励中,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是一体两面,二者在实践中是辨证地整合在一起的。对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企业来说,整合人力资源战略性激励理论管理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