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孙钰 《中国市场》2008,(27):28-29
操作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新巴塞尔协议给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与管理标准。我国商业银行产生操作风险的原因在于管理理念失当、组织结构缺陷以及管理方法落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应建立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缓释和风险报告在内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2.
柏雪怡 《中国市场》2010,(22):59-61
相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这使得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燃眉之急。本文首先论述了操作风险的内涵、评估方法和风险资本计量方法,然后对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现存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重点从内控制度、操作风险管理计量、风险转嫁、外部金融环境几方面来加以提高才能有效地避免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操作风险重视程度、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提升操作风险计量水平、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新巴塞尔协议(2004)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就是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战略和管理政策的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量化、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风险监控和风险报告.各步骤的关系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5.
适应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轨的需要,以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中心,以提升全行风险管理水平为目标,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推广风险管理先进技术,落实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全面防控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保障业务经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华家润 《现代商业》2011,(33):31+30
操作风险与商业银行是相伴而生的风险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商业银行发生了许多重大操作风险大事件,给我过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和社会效益损失。因此,学术界开始重视对银行业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本文从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内涵、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揭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控制的形成原因,探讨完善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8)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风险作为银行"三大风险"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我国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首先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当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更好的解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为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操作风险引发的银行重大损失案件时有发生,引起巴塞尔委员会的关注。操作风险的定义、度量标准和管理体系等在新巴塞尔协议中得到体现。相对于新加坡,香港地区来说,我国大陆操作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银行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也使得操作风险管理呈现特殊性。从成因上看,操作风险主要由于内部欺诈,尤其是管理层欺诈引起:从制度制定上看,常常因业务先行于制度而不能有效约束风险。面对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结合银行业现实,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树立正确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正确把握操作风险资本计量。将操作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从而提高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增大加剧了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操作风险的发生易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经济损失,引发声誉风波,商业银行应重视对操作风险的防范管理。本文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从操作风险的定义、分类及风险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操作风险管理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丽娟 《中国电子商务》2012,(6):196-197,199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银行管理层的关注,然而我国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普遍还没有建立起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本文依据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利用SOA与数据仓库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套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并基于操作风险中系统风险为例,进行了应用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操作风险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操作风险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内部稽核效力不足等方面.应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发挥内控机制的规范约束作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识别控制能力;加大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力度;完善和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以此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基层商业银行缺乏管理操作风险的有效组织架构和流程安排,导致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由此而引发的损失和金融腐败现象呈上升趋势。为了防范基层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应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和持续性经营管理机制。强化基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文化建设,从根本上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理论依据,通过笔者对外资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管理框架和管理内容两方面出发,分析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根据国际金融银行业的现行状况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依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完善外资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陈有志 《商业研究》2006,(3):147-150
操作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风险管理技能较成熟的银行已经开始通过保险产品等操作风险转移工具实施操作风险管理。虽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转移有各种动因,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特别是能否解决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影响到操作风险转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操作风险与我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建国  于立勇 《商业研究》2005,(21):161-164
作为创新之一,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计量与监管的范围,并对其概念与计量标准作了界定。在深入分析操作风险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操作风险主要计量方法的内容及其适用性,并针对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从构建责权明晰的风险管理架构,推进高级风险计量模型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新协议将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列为商业银行的三大风险,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要选取或者制定符合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量化模型。通过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以及常用的度量方法进行分析,运用收入模型对我国两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了量化,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越来越多,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一些风险问题。烟台银行做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2008年到2012年屡次出现管理层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操作风险大案。主要原因在于烟台银行没有将操作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岗位设置缺乏制约;没有严格的管理和执行制度,缺乏对交易的审核和披露等。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应加快提高银行对操作风险防控的意识,完善银行的内控管理;加强公司治理,审批负责人互相牵制;加大操作风险的科技投入,加快落实重要岗位轮岗制度,增强社会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团化已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显现出了重要力量,是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的重要实施者。从加强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控制的视角分析,目前,黑龙江省的各企业集团,应结合实际情况强化内部会计控制能力。实行控股公司制度组织结构的集团公司应当更多采用目标控制、组织结构控制、风险控制等方式对子公司的经营和投资决策进行控制;实行事业部制度组织结构的集团公司应采用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的集中控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邢治国  丁日佳 《商业研究》2011,(12):147-151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而收入模型是适应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的度量模型。本文建立了一个面板数据收入模型,利用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2002年1季度到2011年1季度的季度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家银行净利润16.67%的波动是由操作风险引起的,深圳发展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高于另外两家银行。  相似文献   

20.
Budgetary slack directly impairs a firm’s budgetary management. Budgetary slack at a firm’s business unit level makes the firm level budget like a building on sand.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detect the existence and to evaluate the extent of budgetary slack at a firm’s business unit level. Starting with the five-year historical data of a service delivery center in a U.S. Fortune 500 firm,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for probing and assessing the budgetary slack in a firm’s business units. The approach leverages operational efficiencies and transfer values of business units of a firm’s internal transfer system. It also contributes to evaluating the rationale of the budget of a firm’s business unit in the budgetary approval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