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程琛 《时代金融》2013,(15):153-154
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保险公司处于信息劣势角度,然而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减轻信息劣势程度,因而本文从普通投保人处于信息劣势的角度出发,分析这种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产生的影响,认为保险管制应更多的基于此种信息不对称,解决投保人的信息劣势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保险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充竟是为了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有助于降低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现状.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不仅要选择价格合适的保险产品,而且必然要选择那些财务状况优良、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投保,甚至将后者的选择看得更为重要.但作为一名普通的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进而对其偿付能力的强弱作出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投保过程中这种保险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客观上需要有专门的保险评级机构,运用专业技术和信息渠道,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偿付能力进行评级,使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为投保人事先的风险控制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期待透明关于建立保险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保险信息披露、提高保险透明度,实质上就是充分保障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知情权、有效解决保险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保险信息不对称的长期存在,导致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违法违规经营现象较为普遍,出现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局面.其中,以目前少数保险营销员误导、欺诈宣传而引致的保险纠纷事件尤为突出,致使我国保险业直面诚信危机.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保险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逐步提高保险经营和监管的透明度,促使保险公司在社会监督机制约束下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高售后服务水准,切实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其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形式之一,也是保险市场的典型特征。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保险公司无法正确评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大幅上升,影响保险公司的利润水平,也影响低风险群体通过购买保险来分散风险的效果。在经济学理论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核心方法是建立信号对接交易双方的信息和设计合适的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分投保人为两种及两种以上风险类型建立了带甄别期的保险契约模型,指出可以利用投保人在甄别期的风险发生情况来推断投保人的风险类型.带甄别期的保险契约是指: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的一段时间内(甄别期),如果投保人发生风险,保险公司将给予一定的赔偿,甄别期过后,如果投保人再次发生风险,保险公司将不再给予任何赔偿;如果投保人在甄别期未发生风险,而在甄别期之后的剩余保险期发生风险,保险公司仍然给予与上述情况相同的赔偿.证明指出效用最优时带甄别期的保险契约不比R-S传统部分保险契约差,并给出了前者是后者严格帕累托改进的充分条件.此外,对于两种以上风险类型情形,证明了满足对次低风险投保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是满足对其余高风险投保人激励相容约束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的充分条件,进一步指出该充分条件的集合恰是带甄别期的保险契约能够产生分离均衡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以一个算例说明确实存在效用最优时带甄别期的保险契约是R-S传统部分保险契约的严格帕累托改进情形.  相似文献   

6.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给予各家保险公司保单持有人同一程度的保障,这可能会激励投保人放松对保险公司的审查以及保险公司间不顾风险的价格竞争。本文通过的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博弈模型,展示这种补偿方式如何会带来道德风险,并提出我国保险保障基金补偿方式的设计应当基于保险公司的风险,同时要加快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保险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给予各家保险公司保单持有人同一程度的保障,这可能会激励投保人放松对保险公司的审查以及保险公司间不顾风险的价格竞争。本文通过的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博弈模型,展示这种补偿方式如何会带来道德风险,并提出我国保险保障基金补偿方式的设计应当基于保险公司的风险,同时要加快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保险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冰 《中国金融》2006,(12):64-64
披露保险统计信息是保险公司向投保人负责,向公众展示其承保能力的表现,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主要披露三大会计报表,以及偿付能力、责任准备金、资本充足情况等;二是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主要披露公司业务经营状况、保险产品信息、承保和核保情况、未来发展潜力预测等;三是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状况,主要披露公司面临的现实和潜在的较大风险,及其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发展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涛 《中国金融》2000,(6):40-41,43
一、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特点随着世界寿险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和投保人需求的变化,欧美一些国家在寿险展业的长期实践中,开发出了新的保险品种———投资连结保险。这是一种融保险保障和投资理财为一体的新型保险产品,它既有传统人寿保险的保障功能,又可以用保费进行投资。这种保险产品有助于保险公司防范和化解利差损失,实现良性经营运作,其保险保障风险和费用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投资风险则完全由投保人承担。传统的寿险产品通常包括非分红产品和分红产品。非分红产品的特点是:对投保人的保险利益保证不变,并由保险公司承担全部风险,但保…  相似文献   

10.
所谓标准供给理论,是指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保险供给理论,描述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行为。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讨论保险公司是如何产生的;第二、三部分讨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与资本需求;第四部分讨论资本如何约束保险供给以及保险供给曲线;第五部分讨论保险公司的目标;第六、七:部分讨论保险公司的产品线选择和分销行为;第八部分是结论。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re will be the possibility of adverse selection in insurance markets, if policyholders are inadequate informed about the solvency of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We analyse potential methods of resolution of the insurance market itself to overcome the informational disadvantages of the policyholders. While screening and signalling by the original market participants do not seem to be successful, transparency of solvency may be obtained by a regulating authority. However the actual instruments of the German regulating authority BAFin do not turn out to be satisfactory in this point. Hence the paper gives chapter for a statement for the third pillar of the Solvency II project. Finally we point out additional demand of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detailed design of the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不少保险公司把企业的短期边际利润作为唯一经营目标,保险人与投保人的利益冲突问题不容忽视。由博弈结果分析可知,投保人作为保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的保护和保险企业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投保人利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投保人会选择退出保险市场,这将影响到保险业的市场占有率、信誉和形象等等,给保险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outcomes when each party of an insurance contract simultaneously has superior information. I assume that policyholders have superior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risks while insurers have superior information about general risks. I find that low-general-risk policyholders purchase insurance, while high-general-risk policyholders are self-insured. Among the low-general-risk policyholders, high-specific-risk policyholders purchase full insurance, while low-specific-risk policyholders purchase partial insurance. When insurers can strategically publicize their inform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because high-general-risk policyholders purchase actuarially fair insurance.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is also found based on the general-risk type and the publicizing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一些边远地区的农业保险市场呈现有效供需不足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保险较高的风险与成本、边远地区财力支持不足以及农保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导致农业保险供给减少;而农保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较高的保费,保险公司过低的赔付额与部分不合理条款以及农户较低的参保能力与意愿抑制了农户对保险业务的有效需求。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边远地区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是保险监管部门基于监管的需要要求保险公司定期报送的报告,保险监管部门希望根据这套报告来判断保险公司现在偿付能力是否充足,并预测保险公司未来偿付能力的变化。我国的偿付能力报告制度正在逐渐建立,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偿付能力报告的内容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从分析偿付能力报告目标出发,对现有的偿付能力报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包括: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形成多指标评价标准;增加现金流量信息;改善风险管理制度披露的内容;完善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规模粮农能否通过保险市场转嫁风险进而提高生产稳定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据此,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厘清农业保险市场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规模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2)规模化经营将导致粮农面临更大的风险,进而刺激粮农的保险需求;(3)中国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供给不足和需求有限的市场失灵问题;(4)市场失灵导致"保险供给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结论不明确。综述可证:第一,中国情境下的"保险与规模粮农生产稳定性"研究须考虑市场失灵问题;第二,保险市场失灵不利于规模粮农的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产险公司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从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经营稳健性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产险公司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掣肘其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中小产险公司要真正壮大,在发展模式上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专业化、建立战略联盟、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并购等战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的健康险市场为例,考察不对称信息的影响。通过考察投保人投保金额以及附加险选择和索赔情况的相关关系,论文发现事后出现索赔的投保人,事前往往会选择购买附加险,但是投保金额却相对较低。结合理论模型分析,论文认为投保人在财富、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异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同时出现逆向选择和正向选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消费者保险需求理论,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自我保护与商业健康保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医疗保险抑制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显著减少了自我保护支出;自我保护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鉴于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封顶线及报销比例以提供适度的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商业保险公司应提供差异化的健康保险以补充社会医疗保险,政府及保险公司应鼓励自我保护投资以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we derive conditions in an imperfect market setting, under which the introduction of a self‐supporting insurance guaranty fund improves the position of the policyholders. When a guaranty fund is advantageous given homogeneous firms in the market, all policyholders benefit from it to the same extent, if they have the same underlying risk preferences and are charged identical premiums. In a more realistic heterogeneous sett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n insurance guaranty fund is in general no longer beneficial for all policyholders in the same manner. Hence, systematic wealth transfers take place between the policyholders of different insurance companies. As a possible solution, and in order to counteract this effect, we introduce a framework for utility‐based fund char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