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直达货物列车运输组织优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直达货物列车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直达列车开行的规模经济效益特征,设计了直达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并用实际算例对优化方法做了检验。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市场需求,2000年铁路列车运行图继续进行了改革和大面积提速,对西部地区作了能力倾斜,调整了旅客列车等级和列车车次,增开了特快列车、夕发朝至列车、旅游专列、行包专列、五定班列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列车重量也有提高,突出了品牌效应,扩大了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3.
"快运精品班列开行得很顺畅,2012年我们还要和铁路联手,继续开行。"近日,成都铁路局与相关单位就继续签订2012年快运班列协议进行沟通时,四川德钢公司负责人如此表示。2011年,成都铁路局加大对企业原材料和产品流向特点的分析力度,多次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沟通,研究制订了铁矿石、钢材等大宗货物快速直达班列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铁道部近日公布了2005年跨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开行方案。该方案于2005年5月1日起实施。2005年度跨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开行方案,是按照“确保重点运输,稳定企业生产,加快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原则研究制定的。直达列车的组织开行,实行领导负责制。要求主管运输的各级领导亲自  相似文献   

5.
结合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提出深化运输组织改革,大力开发货运新产品,组织开行好始发直达货物列车、地区间直达货物列车和技术站间远程、超远程技术直达列车,最大限度挖掘运输潜力,优化车流结构调整,推进铁路货运组织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铁路成件包装货物的社会运输份额,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应这类货物运输的客观规律为导向,改变运输方式.大量开行物流班列,并按客车化开行,是适应社会大众物流的最佳运输组织方式.分析客车化开行货运物流班列的特点,探讨如何根据班列开行要求,做好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选择对于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高速铁路长距离列车的运输效益,充分考虑直达或中转客流需求、动车组运用与检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对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的影响,建立高速铁路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模型,并研究其求解。以2020年新增高速铁路长距离起讫点为对象,进行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的实例论证,提出兰州—青岛、北京—兰州、北京—银川等12个起迄点之间新增开行高速铁路长距离直达列车的规划设想。结果表明,应用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模型能够解决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海洋山港集疏运系统,过分依赖东海大桥,几乎形成以公路运输方式作为惟一通道,使港区综合集疏运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减弱.为此,分析了洋山港开行铁路五定班列的可行性,并从班列的开行路线、运输组织、营销对策等方面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18日,一列满载"成都造"货物的9593次直达班列缓缓驶离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路直奔成都集装箱中心站。这是泸州港至成都集装箱中心站铁水联运首趟直达班列的正式开行,意味着成都集装箱中心站从此"牵手"被誉为"四川第一港"的泸州港,标志着四川铁水联运大通道正式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开行的一站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字列车)的特点,分析了列车开行的经济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Z”字列车服务水平、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加强服务质量管理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客货共线运行图中有效利用旅客列车运行线两侧的空档,尽可能多地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以提高区段通过能力,在扣除系数表格计算法的基础上,按照附加扣除时间最少的原则,分析了在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单列旅客列车和2列旅客列车两侧货物列车运行线的合理铺画方案。并通过应用实例给出了最大量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讨论在单线非自动闭塞区间条件下,铁路检修天窗对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以天窗前后开行组合列车为前提,研究了在开天窗时,为使运行图规定的列车都能通过,在满足通过能力、车站站线长度等约束时,得出组合列车开行对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与既有铁路的不同之处,探讨了客运专线客流区段长度与通过能力之间的关系;重新选定了扣除标准列车,分析计算了中速列车和高速停站列车相对于高速直达列车平均扣除系数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高速停站列车比例变化时,客流区段高速列车通过能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极大代数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极大代数方法建立了一线型开环城市轨道交通模型,通过引入周期输入控制,讨论了列车发车间隔与运行时间矩阵及系统无阻塞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当列车发车间隔不小于列车运行时间矩阵中的最大值时,系统将是无阻塞的,并且对于时间参数的摄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超过该范围时,需要对列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随着路网的发展,双向系统编组站逐渐增多,这种编组站改编能力最大,最适合流水作业.但薄弱环节是如何处理好折角车流。分析无改编折角列车作业与枢纽总图布置及双向系统编组站的关系,探讨解决双向编组站无改编折角列车径路的方式,以利做出更好的设计,为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路动车组运用的影响因素和给定的列车运行图,建立较完善的系统框架,并在算法上给出可行性方案。按照系统设计目标,进行约束条件分析,确定系统功能结构,进而建立系统模型,并利用回溯算法求解。对系统运行提出软、硬件环境要求,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和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SERVQUAL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以铁路旅客列车服务质量为例,提出列车服务质量决定因素的选取原则,确定列车服务质量的评价准则和子准则,以及这些准则和子准则的权重,通过计算得到确定列车服务质量的最终得分。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评价模型的应用,根据结果制定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的自然、经济条件和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提供的车流量预测资料,结合实际运营经验,编制出区段重空车流斜表,再根据列车牵引重量和各区间的车流量,确定管内列车的行车量,从而编制格拉段的货物列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提速双线的大区间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客货列车速差和站间距增大的情况下,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客货列车运行时分差大于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大区间将会较多地出现。大区间引起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增加,其增加的幅度与大区间的数量和分布有关。为此提出繁忙干线宜采用旅客列车成组连发的行车组织方法以充分利用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计算双线铁路通过能力,提出一种双线铁路线路通过能力图解计算的新思路,借鉴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建模方法,构建列车运行图优化编制的析取图模型,设计遗传算法求解,实现以时间跨度最小为目标的双线铁路运行图优化编制,以支撑双线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的图解计算。通过算例测试验证了运行图优化编制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单类列车的开行数量,对多类列车混合开行情况下的扣除系数进行分析,运用帕累托最优原理描述多种类列车开行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