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往的税收征管研究鲜有基于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视角考察税收征管规范化的影响,而各地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践为探究税收征管规范化与企业避税的关系提供了准自然实验环境.因此,文章基于各地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践,深入探究了税收征管规范化与企业避税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各地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施后,税收征管规范化显著降低了企业避税程度,而且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差、内部控制薄弱和征纳合谋程度高的公司中.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实施,税收征管规范化特别是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避税.可见,税收征管规范化能够优化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对法治政府建设在税收领域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推行大企业税务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问题与矛盾并存,进一步研究具有充分必要性和实践可行性,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是顺应税收管理国际化发展趋势,推进中国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税务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大企业税务管理制度与政策,以保障税收收入质量和提升大企业税收征管水平和大企业税收服务水平,实现既促进提高大企业经济效益,又能降低大企业税务风险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企业而言,税务工作是不可避免的,事关企业的运营和未来发展,因此很多企业都会在税务风险上面多下功夫,为的是降低税务风险,减少税收成本,实现更高利益.本文介绍了当前企业中存在的税务风险问题,也介绍了内部审计在控制企业税务风险上面发挥的作用,最后笔者出了一些强化内部审计以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7,(2)
税务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求各企业能够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重视,加强税务管理。在税务管理过程中,税务内部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从税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着手,切实推动企业更好发展。文章先就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然后分析了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最后就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难点和对策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市场经济越发达,国家税收越重要。随着国家税收征管日益完善,尤其是随着税务稽查力度逐年加大,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会涉及到国家税收,如何降低和控制企业税务风险,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挑战。应对税务稽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项棘手的大事。企业如何在决策层和经营层看待税务风险,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关系着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造成企业税务风险的因素,寻求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措施,引导企业建立税务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浅谈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税收政策体系、越来越复杂的市场交易行为和越来越严格的税收征管措施,企业的纳税问题也越来越多变,稍有不慎企业的纳税风险将吞噬企业的利润,甚至让企业无法实现商业目标。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难以回避的重要风险之一。而施工企业因经营地域广阔,纳税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的税务风险也就更加大,对税务风险加强控制就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企业违规行为是阻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防范治理企业违规行为,对于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大数据税收征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能否以及如何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是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借助“金税三期”税务稽查系统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夯实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基础,提高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整合能力;完善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提升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精准治理作用;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企业违规行为成本。  相似文献   

8.
税务审计作为强化税收征管的措施,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税务审计的定义及特点的介绍,结合对税务审计预警指标的选择,提出根据纳税企业具体涉税事项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税务审计选案模型,以期达到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和完善我国税务审计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顾敏 《现代经济信息》2012,(17):102-1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WTO后,关税逐步下调,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在相同经济环境里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在税收筹划方面跨国企业比国内企业有着更多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国内不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要尽快掌握税收筹划方面的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新一轮税务制度改革的深入,税收征管越来越严格,缺乏有效税收管理的企业正逐步感受到面临税务风险的巨大压力,各类企业迫切需要聘请懂税务政策、会税收筹划、熟练实际操作的税务管理人才,以协助企业顺应国家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控制税务风险。本文通过对企业税收筹划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的办法,希望对我国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税务管理是税收筹划和风险控制的有机结合,是对税收筹划过程中有关风险的有效控制.相比较传统税收筹划,税务管理更加注重对纳税乃至经营全过程的风险控制,更加强调事前管理.通过事前管理,为企业实施有效税收筹划提供了更大的实施空间和主动性.企业如何实现税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业绩评价的对接,从而更好地发挥税务管理的价值创造优势,并且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内需不足时期应该实行减税政策,以刺激民间需求的增长,但由于政府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客观上造成财政赤字日益增加且难以弥补,这又为减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征收铸币税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矛盾,可以同时实现弥补财政赤字和增加公共投资的双重目的,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征收铸币税后我国可实行的各项减税的措施和方案,并就我国的税制改革提出了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A strictly risk-averse manager makes joint decisions on a firm's tax payments and book profit declarations according to accounting standards. It is analyzed how the incentives to overpay or evade taxes and to inflate book profits are influenced by (1)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nager's remuneration, (2)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manager's actions, (3) the costs of making untruthful profit declarations, and (4) the tax rate. If the firm's owner or the government take into account these effects when pursuing their own objectives, the changes in tax payments and book profit declarations become theoretically more ambiguous.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ddresses tax loopholes that allow firms to exploit borderline cases between legal tax avoidance and illegal tax evasion. In general, tax loopholes are detrimental to a revenue‐maximizing government. This may change in the presence of corruption in the tax administration. Tax loopholes may serve as a separating mechanism that helps governments maximize revenues and curb corruption, which may explain why developing countries only gradually close loopholes in their tax cod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一个同时包含了政府间横向和纵向竞争的框架内分析了中国税收增长路径的内生决定机制。在名义税率不变,但存在较大征管空间的情况下,横向竞争倾向于压低实际均衡税率,纵向竞争则恰恰相反。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税权向上集中趋势,以及中央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规范化进程等因素,使得纵向竞争效应趋强,横向竞争效应相对趋弱,最终体现为十几年的税收持续超经济增长。当前,减税以及相关的分权、分税体制改革可作为增进社会福利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考察了经济基本面和征税努力水平对于税收收入的影响。我们利用成对样本(paired sampling)的数据结构,使用工具变量处理了税收努力度量误差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估计了国税和地税机构的征税努力对于税收增长的不同影响。这种模型设定的好处是既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国税和地税面对着同样的经济基本面,同时又可以识别两个机构征税努力的增收效应所存在的差异。我们发现,GDP增长对于税收的增长有接近45%的解释力,征管努力对税收收入也有重要的贡献,地税局税收努力水平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国税局的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税收征管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此前一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越大,辖区内企业当年面临税务检查的概率越高、次数越多,税收征管活动显著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在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税收征管活动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更强。通过工具变量估计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活动主要加剧了民营企业税收负担,对国有企业影响并不显著。税收征管活动增加了企业非正规活动支出,税务人员在税务检查过程中主动要求非正式支付的行为显著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文章为理解不规范的税收征管活动加剧企业税收负担提供了实证支撑,也为现阶段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税收征管活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03—2007年中国26个省区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3维误差成分结构的空间计量模型,以及工具变量两步sys-GMM估计、双重固定效应法和多重空间权重矩阵设置,本文发现政府层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纵向税收外部性。这种互补性质的策略互动影响不同于西方理论考虑的具有充分和稳定税收管辖权的各级政府会由于共享税基产生交互影响,而是上级政府基于政治和行政权威,面向辖内下级政府实施的具有利维坦特征的税收驱赶和"挤压"影响,是一种纵向政府层级间的"税收竞争"。  相似文献   

18.
曹越  王琼琼 《财经研究》2021,47(6):47-60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跨国企业在境外关联关系影响下创新活动的变化规律,文章将跨国企业境外关联特征纳入跨国企业创新行为的分析框架,以我国上市公司500强当中的355家A股上市公司2012-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避税视角重点考察了东道国税率对我国跨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当东道国平均税率下降时,跨国企业很有可能通过转移研发活动地点的方式将研发投入向境外转移,且这种避税行为所导致的创新数量减少大于研发可用资金增加所带来的创新数量增加,从而使跨国企业国内创新产出下降,并最终导致其整体创新产出水平的降低.此外,东道国税率对我国跨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还受到知识产权所得税优惠制度的强化以及反避税制度的制约,且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权性质以及避税程度不同的企业当中具有差异性.因此,我国在设计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时需要避免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形成过大落差,减少跨国企业避税动机;同时要加强我国反避税措施的针对性以及与最新税收优惠制度的适配性;最后,考虑出台我国的"专利盒"制度,增强我国知识产权税收制度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Income Tax, Property Tax, and Tariff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y do some countries enjoy high economic growth rates while some suffer in “low-growth traps”? Why are tax polic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so different? Some suggest that it is exactly these differences in government policie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ce in economic growth rates. This paper considers a small open economy which sustains its economic growth by adopting new technologies. When the value of initial wealth is “relatively small,” policies which promote growth most result in the highest welfare. In other cases, policies that discourage growth most may be welfare-maximizing.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velops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featuring tax havens, and uses it to examine how the existence of tax havens affects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social welfare in high‐tax countries. We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tax havens generates two conflicting channels in determining the growth effect. First, the public investment effect states that tax havens may erode tax revenues and in turn decrease the government's infrastructure expenditure, thereby reducing growth. Second, the tax planning effect of tax havens reduces marginal cost of capital and hence encourages capital accumulation so as to spur economic growth. The overall growth effect is ambiguous and is determined by the extent of these two effects. The welfare analysis shows that tax havens are more likely to be welfare‐enhancing if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share in production is low, or the initial income tax rate is high. Moreover, the welfare‐maximizing income tax rate is lower than the growth‐maximizing income tax rate if tax havens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