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并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正规金融存在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过高的问题,使得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成为大多数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在我国农户借款中,民间金融的规模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民间借款比重占到了农户所有借款的60%以上。民间金融虽然一直是以半公开、半地下的方式运行着,但却在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对其经济福利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佘传奇  赵鑫 《特区经济》2011,(9):176-177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供给型金融压抑,农村经济主体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只能转而求助于民间非正规金融。本文在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了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本文认为考虑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现状,民间金融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研究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质上是研究民间金融对现代农村经济变化的适应力,以及它们不断发动自身改革的能力。本文的分析对象是长期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金融组织创造增长机会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农户、乡镇中小企业和经济要素在一定空间内集聚成块的发展格局,农村形成参与社会分工的渗透力和竞争力。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运作机制、结构特征、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内生性机制及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莉 《特区经济》2011,(8):64-65
由于正规金融供给不足,而非正规金融以信息优势、成本优势、效率优势深受中小企业和农户偏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缺口,促进了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非正规金融也存在规模和范围狭小、道德风险、法制欠缺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适度监管,规范非正规金融行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西部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提升程度不同而形成的金融需求(其核心是农户融资需求)差异,客观上要求金融改革正视这种差异,并以金融需求为导向做出因地制宜的创新.文章以广西罗城、田阳、靖西三县调研为基础.通过对农户融资需求状况及其金融抑制效应的具体分析,试图探寻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潜在要求,并据此提出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间金融是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机制。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改革需要放开民间金融,形成细分市场;农村金融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效用论供给视角论证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共同作用下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对于欠发达农村地区来说,现阶段政府应适当支持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这有助于整个地区金融效用的提高;而对于较发达农村地区来说,政府应鼓励正规金融的发展,创造商业性金融竞争格局,逐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选取1988年—2012年新疆伊犁地区、阿克苏地区的数据来验证该理论路径的可行性。最后就农村金融发展提出扩大面向现代农业的贷款规模、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避免农村资金的"负投资"效应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非正规金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石晶 《乡镇经济》2008,24(1):107-110
在正规金融高度发达的人类现代经济社会,非正规金融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特别是在中国的农村经济当中,非正规金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非正规金融活跃发展的现实原因和本质因素,从而提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优化农村信贷资源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淮安市为例,阐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现状,结果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恶化的趋势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廖霄梅 《特区经济》2010,(5):190-192
本文基于对广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户融资的资金来源、用途、成本、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局部地区独特而有效的运行机制,证实了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定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范川琪 《中国经贸》2010,(20):145-146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农民融资难等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在政府金融制度安排不完善的情况下,主要建立在亲情、乡情等血缘、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得以生存并迅速发展。客观地来说,非正规金融组织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发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运行极不规范,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非正规金融的特点出发,主张因势利导,为非正规金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制度和社会环境,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扩大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涂艳芳 《魅力中国》2012,(35):36-36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农村民间金融及合作基金会为代表的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崛起,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将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状态及成因,并为此提出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国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欠发达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省份,其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深入省内农村,对2042户农户进行了农村金融供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并收集大量问卷信息,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了甘肃省农村金融供需不均衡的发展状态和基本特点。在认真反思目前甘肃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之上,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基于农户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德斌  王琼 《科学决策》2010,(12):19-24
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系数、农民收入结构、农户家庭收入、农户家庭生活以及对农村的社会关系影响五个方面评价农村民间金融的效果,结果表明,农村民间金融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等方式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户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积极引导和有效监管,从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农村民间金融更好地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史进学 《特区经济》2011,(4):191-19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甘肃省农村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虽然在逐年提升,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支农贷款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仍很严重,其关键原因在于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三农存在信贷体系的关键性机制缺失和农村发展落后等制约因素。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农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支农效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文化影响下的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的地域、民族及文化特征。文章从资金的可获得性、借贷频率、借贷利率等方面分析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民间融资是以民间信用为基础的一种非正规金融活动.我国应完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规制体系、构建准入与退出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及监管制度等,以规范科技型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发挥民间融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涉农融资是农民取得借款的两大主要来源。文章从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的角度预测农村融资的走向,深入分析农村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涉农融资两者的关系,认为在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务必培育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扩展正规金融支农融资渠道,双管齐下,才是最终实现金融支农的正确选择,一味追求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任海军  王转 《特区经济》2009,(8):187-188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西部农村金融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和其相配套的农村金融制度在许多方面制约和束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农村金融制度中现存的西部农村地区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模式、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金融机构监管不力等现象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大力发展西部农村非正规金融、加强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农村信贷投入保护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解决西部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提高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工作效率的问题,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才能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