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7,(12)
我国从1999年开始正式启动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到2000年底,原国家的各部委所属的376个科研院所进行企业化转制。原来是事业单位,现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科技型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多数改制科研院所表现出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不适应,存在内部控制缺失或内部控制不完善,税务风险意识尤为淡薄。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九五”期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为突破口,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重要进展。1999年,国务院决定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转为企业、进入企业或转为中介机构等方式,向企业化转制。一年来,工作进展顺利,大部分院所已办理企业登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多数院所正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有些院所已经上市,发展势头良好。参照242个研究院所的成功经验,国务院其他部门所属的134个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在2000年底前完成。这样,国务院所属部门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将基本结束。各省、市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工作也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3.
王玉兰 《生产力研究》2002,(3):273-274,287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是国家对科研院所的一次重大改革 ,是发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所起作用的重大举措。由于我国自建国以来对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缺陷 ,导致克己未能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因此 ,对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已是刻不容缓。那么 ,选择何种企业组织形式就成为企业化转制能否成功的关键 ,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优点和转制的科技型企业的自身优势 ,笔者认为其最佳选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将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分级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相结合,对企业化转制后的航天科研院所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有效解决了航天科研院所员工绩效评价的多样性、专业性、复杂性等问题,有助于加快企业化转制后的航天科研院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在中国科技界揭开了科研体制改革的序幕,技术开发类转制科研院所完成了工商注册,从事业型科研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从依赖财政拨款转变到完全自给自足.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体制改革,为转制科研院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转制科研院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生存和发展是当今转制科研院所的第一要务.现在,全国各转制科研院所都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的新路子,认真地研究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大多数的转制院所成立时间早,且人才济济、技术实力强、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辉煌的历史.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院所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结合起来,树立品牌形象,打造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深化改革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九五”期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为突破口,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1999年,国务院决定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 10个国家局所属 242个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转为企业、进入企业或转为中介机构等方式,向企业化转制。一年来,工作进展顺利,大部分院所已办理企业登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多数院所正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有些院所已经上市,发展势头良好。参照 242…  相似文献   

7.
财经大事     
《经济》1999,(7)
■242个科研院所向企业化转制 5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系统所属的242个科研院所改革方案,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这是今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和推进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 ■江泽民主持六省区国企改革座谈会 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河南、湖南等六省区国企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江泽民强调,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强化企业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全面推  相似文献   

8.
试析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影响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市场障碍,知识产权保护障碍,资金障碍和人才障碍。主要目的在于为科研院所转制做好应有的准备,在转制过程中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加入欧盟后发展科技合作的需要,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权,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提高科技国际竞争力,捷克议会于2005年6月29日通过了公共科研机构法,将对交通、信息、劳动和社会福利、教育、外交、卫生、农业和环境部,以及捷克测绘局、核安全委员会和捷克科学院的所属的79个科学研究院所进行转制改革,将现有的研究院所全部转制为公共科研机构。这些研究院所将成为独立法人,拥有自主决策权。根据本法规定,科研院所的主管部门在3个月内将每个研究院所的转制方案公布于众,并在2008年1月1日前完成全部转制工作。捷克政府进行科技体制重大…  相似文献   

10.
浅析转制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转制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的特性 ,分析了转制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以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来提升转制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能力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沈阳市科委于2002年8月-9月在中国西安、成都、上海、广州等地组织的实地调查,总结出转制科研院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即有较强的市场意识、企业化改制较为彻底、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领域、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技术创新与开发、重视管理机制的创新、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与战略、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尽可能地利用外部资源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研院所的转制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研院所的转制及其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重要意义。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科研院所转制的核心在于主体的市场化,指出市场化转制中的产权关系在经济关系中居主要地位,是连接各经济主体的纽带,提出科研院所转制与发展过程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育以及建立国家研究开发战略中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已发生重大变化。市场需求对研究开发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科研机构面向市场的自我发展活力有所提高;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进行了企业化转制试点,科技力量布局的调整有了新的突破。但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科研机构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着条块分割、分散重复、人员过多、效率不高、面向市场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的要求,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为此,对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研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农业科研机构是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是公益性科研机构体制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阐述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进展情况,分析当前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困境所在,提出促进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转制科研院所不同转制路径进行分析,剖析转制科研院所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探讨了新时期转制科研院所的技术发展功能定位,并根据该定位提出了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发展策略,从而借助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引领我国产品出口模式的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推动转制科研院所自身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科研院所相继转制为高科技企业,作为一个独立 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机制中拼搏,寻求生存之 道。然而转制科研院所几十年固化的经营、控制、监督、管理、分配等模式, 己不能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对企业的要求。而当前,国家明确了企业改革的方向, 给予了实施改革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笔者认为转制科研院所应该抓住机遇,加速现 代企业制度建设,引入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当前转制科研院所虽然凭借原来的信誉,加上技术力量相对雄厚,目前经济运 作相对较好、经济效益不错,但细细分析,在经济管理,激励机制上还存在很多 问题,因管理落后造成的物料及动力的浪费、流失,以及激励机制不力造成的人 才流失等威胁着转制科研院所的生存。大多转制科研院所内部非独立核算的二级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开发和包干科研院所相继实行了由事业性质的科研机构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制.转制前的科研单位享受国家拨款,成本负担轻,对成本核算和管理上要求不严格,这种现状已不适应转制后产品成本管理的要求.转制后的科研单位必须实行从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到销售成本全过程的控制,达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科研院所转制企业后薪酬体系现状,在分析其薪酬体系缺陷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科研院所发展和管理要求的薪酬模式,也试图为其他在转制进程中的科研院所建立现代薪酬管理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福建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如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资金;积极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并启动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20.
吴定华 《财富时代》2023,(8):101-103
<正>2020年,四川9家转制科研院所从行政主管单位脱钩划转至省属国有企业,进一步推动转制科研院所深化企业属性。本文结合9家转制科研院所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提出转制科研院所应以本次划转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组建多学科,跨行业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一平台+多业务单元+孵化企业”的三层架构的运营模式,强化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构建产业落地和企业孵化生态,打造“科研、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