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为了让企业员工和组织各尽其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高度重视绩效管理,也只有必须向内部管理要效益,提高组织绩效,通过绩效管理才能提升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学习、创新与核心能力:机制和路径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学习和创新是影响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核心能力又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提升绩效的基础,但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学习、创新、核心能力与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战略的资源基础观,整合学习理论、创新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首先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再以华南地区202家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其学术贡献在于明确了学习并不是企业绩效提升的直接影响因素,学习也不能直接带来企业的核心能力,学习导向必须通过创新才能提高核心能力,并进而提升绩效;创新并非直接提升组织绩效,而是有一个培育核心能力的中间过程;在中国的管理环境下,不同产业的企业其创新对核心能力有不同的影响,即创新并不必然转化为核心能力。实践意义在于为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学习、创新来构建核心能力及提升组织绩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绩效的企业研发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是归根到底又可说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绩效文化,而高绩效的企业研发文化则是企业绩效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因而探究基于绩效的企业研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核心能力虽然可以为企业创造出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但是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已有的核心能力可能会对企业变革和核心能力的更新产生消极的影响,表现出不易改变的刚性特征,并最终导致企业绩效的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5.
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运作的前提,绩效管理可以产生维持和优化企业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战略领导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决策机制是将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转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中介。探讨了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决策机制以及企业绩效的内涵及测量问题,分析了三者的关系。提出了决策机制是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同时将环境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初步构建了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企业绩效理论关系模型,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整合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能力、知识能力两种企业内部因素交互作用对知识创造绩效的影响过程,尤其关注了具有前瞻性与反应性特征的战略柔性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基于我国399家企业调研数据发现,互联网能力、知识能力均对战略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互联网能力与知识能力的交互作用通过战略柔性的中介机制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绩效提升,即存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在理论上,丰富了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观在组织竞争优势构建方面的前因研究,在实践上,为处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有效提升知识创造绩效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顾客价值系统为核心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优势是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提高其经营绩效的核心。过去,一些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降低成本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结果只能暂时缓解企业竞争压力,从根本上讲企业仍缺乏持续竞争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创造和保持自身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致力于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已成为直接关系到现代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经营战略之一。1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叨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雷德在其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环境下如何决策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创业过程模型为基础,结合效果推理理论,从外部创业环境、内部企业能力和决策逻辑3个层面选取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新创企业基于不同情境获得高创业绩效的决策逻辑路径选择机制。研究得出5种高创业绩效构型,归类为2条高创业绩效决策路径并分析了4种情境。其中,大数据能力和效果推理是影响新经济下新创企业实现高创业绩效的关键核心条件。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效果推理理论,也为新创企业决策及成长带来新视角与新的解释路径,更为新创企业决策提供了情境化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严厉的环境规制,企业应如何应对以提高财务绩效?论文基于竞争视角,通过构建环境规制、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理论模型,以161家重污染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除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外,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型环境规制有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研究结论为企业实施竞争战略、获得企业绩效指明了路径,也为优化我国环境规制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互补关系。具体而言,竞争与中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在股权结构中度集中的公司中,市场竞争更能提高企业绩效;而竞争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着替代关系,即在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公司里,竞争能够对这种股权绩效的不利影响形成一种制约作用。这些来自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结论,深化了我们关于竞争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解,表明在加强公司治理的同时,也应当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企混改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从资源效应与制度效应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一方面,国企通过获得互补性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国企通过融合非国有股东制度活力激发创新动机。基于2013—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验证混改程度对国企创新效率的影响关系,并证实不同内部经营风险与外部竞争风险下,国有股比例对创新绩效具有差异化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比例较低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发挥非国有资本的差异化制度优势,国有股权比例较高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发挥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国企经营风险过高或市场竞争风险过低,能够强化国有股权与创新绩效的U型关系。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国有非制造企业股权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而国有制造企业中二者关系不显著。结论可为分类推进国企混改,提升国企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设计驱动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中除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之外的第三种致胜方式,设计创新能力较强企业往往在市场上占据独特优势地位。基于团队学习理论,构建一个“行为-能力-绩效”双调节模型,探讨团队跨边界行为对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①团队跨边界行为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正向影响;②设计创新能力在跨边界行为对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中介作用;③团队知识共享在跨边界行为和设计创新能力间起调节作用,团队知识共享越强,跨边界行为对创新设计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大;④团队监督在设计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到调节作用,团队监督越强,设计创新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Competition for firms by region has a long-standing history, and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has debated whether such competition is efficient. We develop a model that explor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y firms facing regional competition for their investment and examine the endogenous determination of region policy, firm technology, and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We find a new source of inefficiency – regional competition leads firms to inefficiently distort their development and selection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ir standing in the regional competition for their investment. We show that these inefficient firm decisions on technology and location can also weaken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两种方法,对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数字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数字创新基础设施、数字人才和金融服务是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构成,但单个要素并不是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②4种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态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构成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分别是政府引导的智力聚集型、企业开拓的环境支撑型、主体多元的综合发展型和企业主导的资本驱动型;③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区域创新新动能,助推“数字中国”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对中美整体竞争格局影响至关重要。专利是关键技术的代表、产业发展的基石,从专利信息出发,可以把握技术竞争态势,进而管窥中美区块链产业发展差异,为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采取专利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进行深度挖掘,结合“新钻石模型,研究发现,在政府、机会、需求条件、知识吸收层面上,中国区块链技术及产业具有优势地位;而在生产要素、产业支持、企业战略结构与创新能力方面,美国优势更为明显。从政府、行业、企业层面分别提出建议:①政府层面,继续保持在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优势;②行业层面,注重提高区块链专利质量;③企业层面,提高国际合作能力,加强区块链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随着零售业的飞速发展,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购物心理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与顾客建立密切的联系,增强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减少关键客户的流失已经成为零售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作为现代营销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客户关系管理建设对企业有效了解、满足客户的需求,给客户更多的让渡价值,从而使客户满意、提升忠诚度,增加企业的客户价值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Clementine作为数据挖掘软件,对零售企业投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各类商品投诉原因、投诉处理方法、投诉处理后再次满意度等的分析,来实现对其投诉数据内在结构特征的理解和预测,同时提高零售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新是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源,也是其适应全球化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则使企业创新拥有了新型的 "战略武器",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推动创新之机制,以求对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示, 并进一步丰富中国信息经济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谢冬水 《财经研究》2016,(4):102-111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的双重视角,利用中国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理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以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为导向的竞争机制,为地方政府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内在激励,而土地的政府垄断供给则为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实施这种偏重空间城市化的行为提供了手段。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土地供给数量越多,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发展失衡的程度就越严重。这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对城市化发展失衡确实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推进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和土地供给制度改革,是实现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分布广泛的特点,从外部研发合作广度的两个维度(市场广度和研究广度)出发,选取2010—2018年16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外部研发合作广度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研发合作的市场广度和研究广度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其中,研究广度的作用更为显著;网络学习在外部研发合作广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库同质性正向调节外部研发合作广度与网络学习的关系。结论丰富了新产品开发绩效前因变量研究,对企业制定外部研发合作战略,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