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标准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性要求,是环境法制建设的基础。在以“三个转变”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阶段,提高环境标准、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更是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催化剂,是用环境保护的要求来优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教会世人如何开发和生产,也教会世人怎样消费和享受,把人类带向以扩大物质享受为根本导向的物欲横流的社会。膨胀化的物欲与非对称性的科技进步之间的互动,在极大地推动物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社会陷入“经济—环境”怪圈之中:经济增长异化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对立面”—生态环境危机。我国近年来全面承袭西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因而也陷入“经济—环境”怪圈之中,这样的严峻形势警示国人: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贸易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着巨大的动力,但快速的贸易发展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初步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价值量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对此,应充分把握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难得机遇,以制定绿色贸易政策为切入点,以绿色贸易措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以绿色贸易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4.
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难以维继.在此背景下,文章讨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我国历史上未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在当前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维持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落实节约资源的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环境资本运营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产业是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环境保护”,而非“资源节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基于环境资本运营的理论视角,从环境资本运营的主体、技术支持、投资支持等方面展开了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分析,提出了加快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有效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忠立吴艳平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以外延增长为主向以内涵的增长为主的转变;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是以偏重数量扩张的速度型向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经济增长方式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二是要发展循环经济;三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构建包含环境保护部门和实际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应用动态优化理论探讨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多重均衡关系。而后利用我国200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波特假说"在我国得到了经验支持,环境规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财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可发挥积极的作用:科学的税制安排可以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财政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提供智力支持;“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税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线。环境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台湾环境会计制度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建立环境会计制度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环境保护问题也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是通过以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由此也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应在进一步完善现行环境保护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作为环境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税收制度体系,使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经济》2006,(B07):15-31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为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2005年3月12日,中央连续第九次在“两会”期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清醒地认识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项工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温家宝总理要求:着力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环境执法。  相似文献   

14.
环境规制是促进还是抑制经济增长,目前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2003-2015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2012年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由于目前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处于起步阶段,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外商直接投资两条路径作用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预测显示,长期内当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常态化之后,环境规制会促进经济增长,即环境规制在短期内抑制、长期内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根据中国环境规制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为基础,通过比较新旧环境库兹涅茨模型构建了能较好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的计量模型,并对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所涉及的和经济增长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此关系给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构建经济增长水平差异指标、环境规制强度差异指标以及双边贸易水平差异指标,利用1990~2013年中国与东盟六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与双边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东盟以及加强环境规制确实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在中国出口东盟以及自身的环境保护中,仍然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需要加强政治互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以及适度转型商品贸易间的竞争,向互补性转变。同时,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速度脱钩和数量脱钩的双重视角,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中国1987—2017年制造业碳排放和制造业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2016—2017年、2008—2017年均为弱脱钩状态,制造业经济和碳排放呈倒“N”型关系,2017年制造业经济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两拐点之间,未发生数量脱钩。借助“环境高山”理论可知,我国制造业处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境地”,因此,政府需要做好经济和环境政策的长期攻坚准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国家还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从2010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议题,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与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国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粗放增长方式长期没有实质性改进 从1979年到200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4%,这个速度在世界经济史上堪称奇迹。与这奇迹相伴的,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那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果不尽如人意。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算起,至今已有23年;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算起,也有18年的时问了。讨论既久,说明问题重要,也显示着增长方式转变之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