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茜 《走向世界》2008,(2):80-83
19世纪法国皇家院士让·布封在《马的素描》中这样写道:"人类迄今为止所能从事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骏马。"对爱马的人来说,马是一个感性世界。从一个人对马的方式,也大体可以看出他的性情。有人喜欢驯烈马,把狂暴的马驯服;有人喜欢温顺的马,要的是沟通、配合的意境。这本来就是生命之间的交流,是两种生命的舞步,是两种生命的极速。  相似文献   

2.
本期选出的5位人物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最具代表性、标志性的宁波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为中国梦奋斗的人。有人终身与艰苦环境为伴,至今科研不辍;有人挽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有人身体力行地为"一国两制"鼓与呼;有人是外交领域的忠实捍卫者;有人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的缩影。他们的故乡宁波更是滋养他们终身的财富,在他们身上,体现着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感染更多宁波人,一代代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3.
唐晔 《沪港经济》2008,(7):60-61
名利场,一个任何人都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人生命题:人在商海,身为企业之首,名利更是如影随形。有人说,名利是个好东西,能让你上天堂;也有人说,名利是个坏东西,能送你下地狱。其实,私利对于生命的意义在于,当苦苦追求了一辈子的名利浮云散尽之后,生命中是否还能留下最本质的东西,能闪耀出最质朴的人性光芒?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大关注,其发展历程就是历代创作者的生命活动史,特别是审美活动史。以生命为视点来重新审视中国花鸟画艺术的流变,我们发现各个时期对生命的表述有不同的特点,整体上来看是一个内涵日趋丰富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徐杨 《魅力中国》2014,(27):222-222
今日,中国梦成为国内国外争相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中国梦只是一个模糊的标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有真正地把中国精神融入到中国梦里,中国梦才会成为真正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只有真正把中国人的真实需要并入到中国梦里,中国梦才会真正的实现。所以,中国精神才是中国梦的实质,才是支撑中国梦的骨骼。  相似文献   

6.
对于北京主赛场“鸟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象。中国的建筑师认为其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象征着飞翔的奥林匹克精神、栖身于都市的家园感、鸟类织巢的精工巧思和创造性;美国的建筑师认为它是现代技术和环保理念结晶出的“纪念碑”,将和罗马竞技场一样能永世留存;而欧洲的建筑师则认为“鸟巢”是奇迹,  相似文献   

7.
人不仅是作为实体的存在,更是具有生命价值的存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少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生命价值被物化同时受到冷漠.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拓展人的实践领域,从而使个体实现其价值.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人的个体生命价值.因此,个体生命价值的探究对当前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情迷高尔夫     
赵艳 《走向世界》2008,(15):98-99
高尔夫,是英文GOLF的音译.有人说它是最能贴近自然的运动,因为光从名字的结构就显露无疑.G代表绿色(Green),在绿意盎然的大自然环境中打高尔夫球是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O代表氧气(Oxygen),氧气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活力元素;L代表阳光(Light),阳光是一切生命的开始,享受阳光,就是享受生命;F代表步履(Foot),打高尔夫球的主要运动形式是要走完几公里长的球道和用杆击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珍爱生命的同时又要发扬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生和死都是自然的规律,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其价值在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毛泽东的生命观是科学的生命观,它为当今社会人类思考和解决生命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7,(41):9-9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11.
程基 《走向世界》2010,(20):28-29
没看过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也没看过北京电视台的《民以食为天》,更没看过《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本书,不知道北京有个悟本堂,更不知道还有一个“神医”叫张悟本。笔者一向认为,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陈浩荣 《魅力中国》2011,(20):327-327
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印度的形上学中,都曾经一度忽视甚至是否定人的直接生命的倾向,而中国哲学则是从未间断过对生命的思考。本文就从中国哲学对生命境界的理解以及儒、道、佛三家中的生命境界这两个方面对中国哲学中对生命的关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浩荣 《魅力中国》2011,(21):68-68
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印度的形上学中,都曾经一度忽视甚至是否定人的直接生命的倾向,而中国哲学则是从未间断过对生命的思考。本文就从中国哲学对生命境界的理解以及儒、道、佛三家中的生命境界这两个方面对中国哲学中对生命的关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玉是天地之精华 玉与人最亲也最近.金银是钱,钻石是价,而玉,是生命.握玉在手中,轻轻地抚摸再抚摸,就像抚摸自己光滑的肌肤、柔软的心.你会发现玉是活的,有体温有心跳,有温润的水分,正和着你的思绪在共鸣.  相似文献   

15.
柏梦迪 《魅力中国》2013,(10):79-79
戏曲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炉,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多少年来深受观众的喜爱。观看戏曲演出,既为人与人的会合交流提供了一种机遇,又为他们的心理体验提供了一个系统的依据。在这里。每一个观众与其说是被演出所感化,不如说是被群体性的精神洪流所感化。戏曲是描写人生的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所以,真实是戏曲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应做到: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教育;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生活最潇洒?恐怕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有人认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生活最潇洒,有人把"无限风光在险峰",事业上的永无止境视为潇洒…….而我呢,则在生活中慢慢地品味出:简单而平凡的日子最为潇洒.  相似文献   

18.
朱晴方 《今日重庆》2009,(2):108-111
漆光经常说他是长在石头下的棵“笋子”,确切点说,是长在石碓窝下边的“笋子”。他说“民间认为石碓下的笋子生命力最强,也最名贵。画画儿,不是有人想象的愉快事,是苦差事,就像石头下的笋子,其生命的结果有两种,要么破缝而出,长成挺拔之竹:要么夭亡于石下,无人知晓。”很显然,漆光属于前者,他这棵“笋子”不仅从石碓窝底下钻出来,而且长得挺拔健壮、枝繁叶茂,让人景仰。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人说过: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源于太阳,一切美好的东西则来源于人。人的生命是美好的,然而,生命又很脆弱,那些鲜血写成的教训,使我们感悟到生命的宝贵,感悟到安全的重要。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墙,总觉得它马上就要倒塌了,见有人从那里路过,她便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塌了,绕道走吧”。被提醒的人不以为然,都大模大样地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20.
翟月金 《魅力中国》2013,(32):287-288
研究中国的传统美学,首先要对其基本精神及生命意识进行分析,以此来凸显美学的生命价值。人们常常通过审美来将自身置身于世界万物中去体会,为原本单调的人生增添色彩.以期实现对更高人生的追求。因此,在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内,体会人生真谛,追求生命本真,才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本文将从生命意识的几种形态着手。对生命意识进行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