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贸易、投资和地方性的双边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并没有重大突破。根据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组成区域贸易集团的贸易创造效应会带给这一地区明显的福利效应。在外部区域一体化贸易转移的压力和内部区域一体化贸易创造的推动力共同作用之下,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被视为全球贸易走向自由化的有效途径,不过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相继陷入了贸易保护的泥淖,一体化中的贸易保护问题逐渐引起重视。文章从一体化的整体收益、区域发展差距及国内政治三个层次,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根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曾青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163-165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在服务贸易重要性显现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出的。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程度的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谓是大势所趋。这必将对世界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众多深远的影响。服务贸易自由化既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又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作为既是发展中国家也是WTO成员方的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要在这一趋势下认清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抓住机遇,并勇于迎接挑战,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应对策略,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陈亮 《经济论坛》2022,(7):78-92
亚太地区相继签署落地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此基础上,利用WITS-SMART模型模拟计算中国对RCEP和CPTPP成员国实施自由贸易后带来的贸易效应、福利效应和关税效应。结果显示,RCEP和CPTPP带给中国市场的贸易总效应相差不大,CPTPP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相对更高。RCEP和CPTPP的关税减让效应均超过20%,但CPTPP减让的商品种类更多。不同部门间由于比较优势和进口竞争能力的差异,实现的市场剩余高低不均,但政府和生产者的剩余明显下降。绝大多数国家无论参与RCEP或CPTPP均能实现扩大对华出口,而技术差距是推动日本对华出口扩大的重要因素。尽管RCEP和CPTPP会给中国的关税收入带来明显下降,但是贸易和福利效应的大幅度提升会抵销关税收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益处。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贸易、投资和地方性的双边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并没有重大突破。根据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组成区域贸易集团的贸易创造效应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经济的多层次性特征,使得新古典经济学视域下的有关区域市场整合的经典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某些分析范式可以被部分运用于中国这一主权国家内部的不同制度、不同关税区的研究。借助关税同盟理论和Balassa模型,对港澳与大陆区域市场整合背景进行描述,并对这一层次区域市场整合的贸易流动效应展开检验,实证结论揭示:港澳与大陆间的区域市场整合对彼此的影响不尽相同,港澳与大陆间的贸易往来,一方面在存在着总贸易创造效应的同时,会获得净贸易创造效应;另一方面,实证结果表明,大陆与港澳间的贸易往来并不存在总贸易转移、净贸易转移等效应。  相似文献   

7.
董莉 《经济论坛》2014,(8):143-148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SCO)"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框架下积极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这对中国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应。首先,中国对中亚地区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升级;其次,促进了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带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制约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成员方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不完善、大国博弈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低等。  相似文献   

8.
纵观近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世界经济始终是在平衡与不斗衡的交替轮回中发展的。这种轮回交替轮回的实质根源于要素配置和资本运动规律所驱动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具有规律性、长期性和趋势性。这种产业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加之他们经济内部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使得国别、地区经济不平衡问题凸显。这种世界经济的结构性不平衡根源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并在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全球化便利的推动下得到强化,其深层的原因是由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国别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不平衡、贸易规则制定权不平衡、贸易福利分配不平衡、区域经济合作不平衡、资金跨境不平衡、以及货币定价体系不平衡所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式。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服务贸易发展加速的新形势下,我国应顺应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对外贸易战略。注重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重视进口,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从理论分析角度看,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有利于国家整体福利提高;从实证分析角度看,1956—2003年日本金融服务贸易保护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了十分消极的作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加深贸易保护对国家经济恢复的作用甚微,只有大力推行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强对外开放力度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熊灵  魏伟  杨勇 《经济学(季刊)》2012,(3):1037-1058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贸易开放与区域增长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1987—2009年间中国省际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层面的增长均存在空间相关性;控制空间相关性后,贸易开放对省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为正,伴有空间收敛与发散双向效应,并因地区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产业层面的空间效应体现了产业特征,与整体经济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2.
TPP影响下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PP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受阻、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潮流下出现的一个区域协定,其产生有特殊背景,内容也较其他协定不同.TPP的出现直接影响着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也有重大影响.TPP对中国是机遇还是挑战,应结合其他亚太一体化发展模式,从贸易创造效应方面进行客观分析,以开放的态度选择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世界福利,因而应该是各国政府的最优政策选择。但在现实中,贸易保护主义一直盛行。对此,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做出了解释,其核心是“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存在超额垄断利润,而政府单边的贸易支持措施就可以使本国企业获得此项超额利润,只要该利润超过政府付出的成本,就可以增加本国福利。“外部经济理论”认为,如果存在市场的不完全以及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适度的贸易干预政策可以纠正这些市场失灵造成的扭曲,增加本国福利。上述理论似乎为政府的贸易干预和保护措施提供了合理的辩护。但在现实中,这些贸易干预和保护政策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本国的福利却遭到了质疑。“利润转移理论”面临着如何测算政府支持政策的经济效应和成本的困境,即使是非常有效率和决策能力的政府也难以保证政策的成功。而“外部经济理论”中的市场扭曲也很难度量,况且贸易干预和保护政策往往并不是纠正市场扭曲的最佳政策选择,相反却有可能造成其他生产和消费的扭曲,其效应甚至不如一些直接生产或消费补贴措施。因此,将贸易政策仅仅作为提高一国福利的手段来解释存在明显缺陷。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尝试从全新的角度来解释贸易政策的产生和变化。这是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理论产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汪占熬  陈小倩 《经济纵横》2012,(10):110-11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推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爆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的研究成果,重点放在空间经济学作为指导理论之后的最新进展上,并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以期对研究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淳 《经济师》2008,(1):117-117,119
欧盟贸易政策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受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演进两方面的影响。扩大要求欧盟将新成员的贸易利益内在化,并影响新加入成员的贸易模式,对于其他帅成员因此受到的贸易转移损失,欧盟需给予补偿。文章从贸易政策中内化新成员的利益入手,分析了贸易政策重心的转移、处理扩大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并得出欧盟的扩大并没有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欧洲一体化使得欧盟的对外贸易政策更加自由化。  相似文献   

16.
周念利 《财经研究》2012,(5):105-113
文章基于2000-2009年双边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并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区域贸易安排的"服务贸易效应"展开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区域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区域货物贸易安排"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缺乏统计显著性。(2)"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流量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南北型"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服务贸易效应"超过了"南南型"和"北北型",而且非对称性的"南北型"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的影响最显著,将双边服务出口流量提升了73.71%-76.81%。(3)"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大致需2年时间逐渐释放,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渐入期"要小于区域货物贸易安排(约10年)。  相似文献   

17.
李汉丹  耿晶晶 《时代经贸》2008,6(7):123-12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中日作为东亚的两个经济大国,不仅地理上是近邻,语言文化相近,经济上还有很强的互补性,对东亚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和区域安全有着巨大影响力。因此。作为东亚地区的核心大国,中日两国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我主要从中日贸易这点上,探讨中日FTA的效应。而且4月7日我国与新西兰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完成自由贸易区(FTA)谈判,这可能为其它发达国家提供一个潜在的框架,提高与发达国家谈判成功率。本文主要探讨了中日若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两国贸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细分到HS-6位数产品层面的CEPII数据库中机电产品的贸易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与19个国家FTA的建立对双边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为了使计量结果更精确及更好地衡量全球生产网络,本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拓展,并采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消除个体层面的异质性偏差。实证研究发现,FTAs的建立不仅能促进双边机电产品贸易流量的增长,而且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应继续实施自贸区战略并逐步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范围,在全球化生产中重新定位发展自身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合作所带来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9.
尹今格  孔洁  孙彦龙 《经济师》2008,(2):103-10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成立会带来许多静态与动态的经济效应,其中降低贸易壁垒效应指的是经济一体化成立后由于贸易壁垒的降低所带来的成员国福利的增加。文章通过使用标准的全球贸易分析项目及相关的实证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给成员国带来的降低贸易壁垒效应。  相似文献   

20.
罗津 《时代经贸》2006,(4):64-67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以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为主要代表的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成为世界经济一大特色。世界主要国家都以对外建立自贸区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以区域贸易集团为依托,拓展经济贸易空间。2006年2月,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将与韩国启动自贸区谈判;3月,USTR宣布将与马来西亚开展自贸区谈判,欧盟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基本达成自由贸易区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