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了解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我们组织在韩城市3个乡镇的5个自然村,随机对330位农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0份.调查报告反映出了目前农村居民消费主要特征,分析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和文化教育支出量大是制约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和引导农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本文对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消费影响因素以及促进消费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本文对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消费影响因素以及促进消费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阜阳和亳州两个地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皖西北地区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偏低;体育消费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观念等,文章中提出了发展皖西北地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长期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发展。要启动农村市场,首先必须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农民收入。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湖北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并讨论了当前所采取的一些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消费水平是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用于生活消费和服务的规模和水平,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建立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为目的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内消费的最大群体,但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额却远远落后于城镇。基于此,本文对当前国内农村消费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农村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农村消费环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国内经济内需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农村消费支出成为我国消费总支出的重要支撑,而农村消费问题是否解决得当也成了衡量经济发展快慢的标准。消费作为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一面镜子,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专家的关注,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便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水平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近7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收入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每个农民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投入水平,也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是因为,农民收入主要用于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支出,而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支出均为支出法计算的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用于生产和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动,从而影响GDP总量和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内需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预期收入下降或增长不快、预期支出增长。为提高国民消费水平,应调节消费者消费心理高速宏观消费政策,有步骤、分层次地适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开拓农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促进居民住房消费,深度开展服务消费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对商洛市905户农户信贷需求情况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别对农户信贷需求、农户金融机构信贷需求和农户金融机构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既从需求视角估计农户借贷需求和金融机构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又从供给视角估计农户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商洛农户的潜在信贷需求强烈,但由于自身收入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不高、生活消费性借款不愿承受较高的利息支出等因素,农户不愿意向金融机构借款;与此同时,农户选择向金融机构贷款时,由于没有熟人、缺乏抵押物、没有被评定为信用户等因素制约,较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满足。最后,本文从扩展农户金融需求、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两方面提出缓解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对新疆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资金供求的影响因素,估计新疆农村金融抑制程度,采用平均处理效应下的Match模型估计农村金融抑制的福利损失程度,研究表明:新疆农村金融抑制程度为67.82%,农村金融抑制对全部样本农户和遭受农村金融抑制的样本农户的消费支出、纯收入和经营纯收入均有负向影响,且全部样本农户的福利损失与遭受农村金融抑制农户的福利损失没有明显差异;上年生产性固定资产、上年金融资产余额、重大活动支出、是否处于高经济水平村庄等因素对农户资金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有无技能、是否有干部成员、获赠所得、是否处于资金丰裕村庄、非正规途径贷款、是否处于高经济水平村庄等因素对农户资金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消费经济理论在解释我国衣户家庭消费行为方面具有局限性,应借鉴农民经济学和经济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及其成果来分析我国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特征。农户家庭经济具有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统一、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统一以及经济行为具有社会属性等特征,这也是正确理解农户家庭消费行为的出发点。因此,不但要基于消费经济理论、传统消费伦理,还需要从基于村庄共同体的社会性消费和基于血缘关系的人情消费等方面,多角度解析农户家庭消费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定,从农民追求预期净收益现值最大化出发,运用动态宏观经济学的递归方法,推导出均衡条件下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方向和程度。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率的滞后值、城乡实际收入差距、非农产值比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对城乡劳动力流动有正的影响,但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值偏小;城镇失业率、城乡消费支出比和农村工业化对城乡劳动力流动有负的影响;制度变迁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城乡劳动力流动也有一定程度但不显著的正影响。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应加强城乡联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地流转,有助于提高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根据农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logistic方法对农户实际的农地转入转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户的种植经营实力、综合经济实力、农业人力资本、农业固定资产、农忙时农活工价比、地域差异等对农地转入转出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户的种粮补贴金额、满足口粮程度、土地政策理解程度对农地转入转出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从明晰农地产权、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户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根据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将农民分成两组,分别利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比较两组农民耐用品消费情况,并检验消费观念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同时比较新农保首批试点区域与非试点区域农民耐用品消费的差异,研究表明:参加新型社会保障能有效促进农民耐用品消费,新农保制度的促进作用大于新农合制度,新农保制度试点区域农民耐用品消费高于非试点区域;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消费行为,而且可以通过转变消费观念间接影响农民耐用品消费。应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民收入,以促进农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农村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二项式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户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境政策支持力度、乡风民俗有关环保和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等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和受生态示范村影响等因素对参与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为制订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计量分析方法构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将有利于更加清晰地分析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农民的消费支出与工资性收入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相关性较高。因此,通过农民消费支出与其工资性收入的实证关系说明,适度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能够有效启动农村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对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消费强度、消费结构、消费总量和增长速度,累积贡献率达86.91%;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以华北—西南地区为轴线向两边逐渐递减的趋势,属于人口—经济指向型布局;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人口、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其中前两者为正向影响,后者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