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S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从规范范围、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对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披露进行了说明和规定;本文就新存货准则与财政部于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的变化差异做个具体的比较分析,希望对财务人员深入理解新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再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且与财政部于2001年11月1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存货》(以下简称旧会计准则)在从规范范围,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对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披露进行说明和规定。本文以此来进行简要的说明使其更加明了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现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做了较大变动,如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同时予以结转。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于2001年1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该准则对企业存货的确认、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存货成本的结转及相关信息披露作出了明确的规范。现就此作简要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5.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日常业务中收发频繁,确认、计量上容量易错,因此存货会计核算的正确与否,对于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重要影响。鉴于存货在资产中的重要性,财政部于2001年11月9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存货准则),该准则于2002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发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逐步在其他企业中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内容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主要变化体现在不同渠道取得存货的计量等方面。除第1号准则外,涉及存货计量的准则还有第7、12、17和20号等准则。新准则体系中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几点变化。  相似文献   

7.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进行了较系统的规范,而存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的减值则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规范与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相比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二者进行比较,以揭示新旧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此前为《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01)》(以下简称旧准则)研究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以及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正确确认、计量和披露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本文主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谈论了其与原存货准则相比在内容上发生的变化,并进一步揭示了该变化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美莲 《时代经贸》2008,6(19):127-128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固定资产准则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相比,有了较大变化。本文从固定资产的定义、初始计量、折旧、减值准备、披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差异比较与分析,并列举了部分实例。  相似文献   

11.
浅析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在结构上层次更为简洁明了且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在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上进行了相应的改动对于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并且新会计准则对存货的成本计量问题进行了说明新准则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存货计量是存货会计核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与原准则(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在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存货的计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存在于存货准则,还分布于借款费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生资产交换、企业合并等准则。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了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了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而制定。  相似文献   

14.
长期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最新变化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号具体准则,其中第8号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下文简称为新准则)单独对长期资产减值问题作了规定,与以往分散在各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相关条款中的规定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大改进。本文通过解读最新资产减值准则,分析长期资产减值测试时间、减值确认、减值计量、商誉减值及减值披露方面相关规范的  相似文献   

15.
姚菊丹 《经济师》2007,(10):213
新存货准则从规范范围、确认、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规定。新的存货准则是通过对旧的存货准则进行修正和完善的,从而使新存货准则的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动。文章对新存货准则的主要变化进行了归纳,并对这种变化对企业会计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较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在体系结构和内容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会计核算的正确与否,对于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重要影响。1993年国家财政部将“存货”准则立项,并于1994年7月4日发布了征求意见稿,2001年11月9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该准则于2002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自2003年1月1日起在其他企业也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虽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历史演进过程,但资产减值历来是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空间之一。2006年财政部新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了较系统的规范,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规范与按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规范的资产减值会计相比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遏止了利润操纵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固定资产在概念、确认、计量、处置、披露等方面与旧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促使企业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改善相关信息的披露质量,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固定资产的概念、确认、范围、计量、处置、信息披露等方面与旧准则进行比较,从而准确认识和理解新准则的意义和作用,以便在实务中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重新修订了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下称“新准则”),并要求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企业内施行。新准则实施一年来,增加了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难度、部分抑制了关联交易、打击了证券投资市场上的投机活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简称准则)与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在对非货币性交易业务的规定中存在着部分差异,这些差异值得广大财会人员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