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业管理活动涉及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等主体,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以及认知的差异.实践中.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三者中应由哪一个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存有争议。考察各地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业主大会作为合同主体.如上海2005版《物业服务合同(住宅物业示范文本)》:二是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为合同主体,如北京2008版《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笔者认为,上述做法均有可商榷之处。本文对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
尽管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早在2003年就已明确规定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签订的、涉及物业管理服务的合同的名称为“物业服务合同”,即该类合同已具有一法定名称。但我们通过对宁波市各类物业合同的调查却发现,目前实务中有关此类合同的称谓仍未完全统一,这不仅容易引发广大业主与物业服务人员对该类合同认识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3.
《民法典》 合同编将物业服务合同纳入了有名合同的范畴.物业服务合同的规定对业主在物业服务合同关系中的地位问题、物业服务人收费难问题、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生效的问题进行了回应.除了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我们还可以探索建立外部力量介入下的业主自治的制度;提升业主意识,构建三方互相信任的良好循环关系来解决物业服务人与业主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传统的行政福利型房屋管理已逐渐被现代的专业化物业管理所取代,而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合同获得物业管理权,为全体业主提供服务。根据合同,物业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而业主要支付相应的物业服务费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是民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平等的民事主体,物业服务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合同,也适用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以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基础,在法律层面确立了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在由物业管理向物业服务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物业服务企业将业主满意度测评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甚至是企业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业主权利意识的觉醒,业主委员会在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内地业主跟物业企业之间的纠纷不断,所以,在一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成立后,一般跟物业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往往会约定业主满意度指标,以此约束物业企业达到一定服务水平。有的建设单位在签订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时,也会写进业主满意度指标。那么,  相似文献   

7.
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等各类合同时存在着合同无效、效力待定或合同被撤销等法律风险。业主委员会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且当注重相关过程性文件的公示和保存以防范前述风险。  相似文献   

8.
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是法律赋予业主和业委会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职责。监督的内容包括物业管理企业是否遵守物业管理的相关法规,是否履行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监督的时间应从合同起草、洽谈之日起,直至合同终止为止。监督的形式可以采取检查、奖惩、评议、指导等多种方法。监督的目的是确保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得以实现,为建立和谐社区做出贡献。具体讲,业委会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实行监管,  相似文献   

9.
物业服务合同是业主(业主大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订立的确定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协议,业主委员会并不是物业服务合同的当事人。业主委员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本文对此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业主委员会与上海某物业公司2006年1月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签合同。业主委员会换届期间发现物业公司自2006年至2008年期间根据与前业主委员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及补充协议从小区的专项维修资金中支取人民币951694元,用于小区共用部位、设备的日常运行、保养、  相似文献   

11.
从明年元旦起,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都要在房管部门备案。北京市住建委近日发出《关于开展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备案合同中的关键内容都要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12.
<正>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商业合作关系,是合同关系,是业主花钱购买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过去十多年中,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建设了大量的商品房小区。在相当多的商住小区中,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很多小区得不到最基本的服务,业主抱怨物业服务企业服务不好,想换物业服务企业,炒掉物业。一方面是,不断有物业服务企业因收不上物业费,收入不能维持  相似文献   

13.
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管理的基础,业主作为物业的所有权人,通过委托授权物业公司对物业进行管理;物业公司根据所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提供物业服务,合同就是物业公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权力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东南置业》2011,(8):92-93
一般情况下,小区业主依法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则开发商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即终止。但对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到期后,业主末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该如何处理,建设单位能否继续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15.
阴虹 《活力》2011,(11):133-135
小区物业服务合同的性质属于委托服务合同,物业对于业主的财产安全只负有法定的一般注意义务,所以小一定完全由物业机构承担。但如果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存在过错,从而导致业主的车辆丢失.则物业公司需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车辆在需付费的停车场丢失。停车场与车主之间已经形成车辆保管合同,如停车场存在过错。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实践中。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车主加强保护意识等方法。可以行之有效地减少发生车辆丢失案件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一、高度的服务意识 这个观点相信物业人都会认同。就工作本身而言,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在为业主提供服务;从立法来说,《物权法》颁布后,《物业管理条例》的内容修订中已经明确将“物业管理企业”改为“物业服务企业”;从我们与开发商或业主委员会签订的合同来看是“(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从管理内容看,是“物的管理、人的服务”,但对物的管理最终还是为“人”服务的。  相似文献   

17.
二手房交易中与买方可能产生关联的法律关系主要涉及以下五种:一是买方与中介之间的居间法律关系。买家与中介签订居间合同.中介向买家提供居间服务.作为回报.买家向中介支付中介服务费。二是买方与卖方之间的房屋买卖法律关系。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三是买方与银行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双方签订贷款合同。四是买方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行政征收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交还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业主大会选聘了新的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应当做好交接工作”。“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与业主委员会办理物业验收手续”。从《条  相似文献   

19.
<正>新加坡业主评价物业服务质量指标是依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关约定,判断业主的投诉是否有效,将有效投诉率作为考核的指标,这样很好的避免了考核客户满意度时依据的是业主主观感觉而出现的歧义。物业管理发展至今,在和谐社区构建、社区生活质量提升、保民生、促发展、保障业主生活以及物业的保值增值等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积极贡献,行业社会地位和口碑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许多物业服务企业一方面过度的承担着政府的、社会的、开发商的、业主的各种超出物业服务合同本身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又因管理成本连年上涨,而物业管理费难涨,经营利润急剧  相似文献   

20.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物业管理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由于义务人未能全面履行法定和约定的义务,给权利人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害的,即产生了相应的法律风险和赔偿的法律责任。物业管理服务的风险中,由公共设施设备所引起的风险占据非常大的比例;另外,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承接未经查验的物业,因物业共用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