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赵敏  甄颖 《财经论丛》2008,42(1):71-77
本文重点考察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具有扭亏为盈、洗大澡动机的公司进行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金额和幅度高于其他公司;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最后一年(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与2004年和2005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根据现行制度规定,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无疑会导致当期利润增加.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而其计提和转回又会对利润产生影响,因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就成为些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若干新规定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根据现行制度规定,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无疑会导致当期利润增加。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而其计提和转回又会对利润产牛影响,因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就成为一些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实证分析了200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行为。将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发生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它们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减值转回上。平均地说,如果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减值转回公司的净利润将下降40%左右,同时16.89%的公司无法扭亏为盈。整体来说,盈利较低的公司、扭亏公司以及高管层变更的公司有更大的激励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提高当期会计利润。  相似文献   

5.
水莉莉 《商业会计》2002,(12):38-39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将就资产减值准备谈谈笔者的认识与思考。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如果资产在期末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对应记入相关的损益类科目,减少当期损益,但是,与其他当期发生的损失不同的是,若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范围内转回,即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价值恢复当期的损益,而其他资产发生的损失不可能在以后转回。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当尤其注意在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及存货这一流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允许在以后会计期间随着资产价值的恢复转回,而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些非流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一律不允许转回。  相似文献   

7.
资产减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会计准则下,以不同盈利特征的上市公司减值准备计提为研究对象,选用2001-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自身经济因素造成的价值损毁是影响减值准备计提的主要原因,在控制了企业自身经济因素、行业特征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后,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受到盈余管理动机的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不同盈利特征的公司在运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时,会选择不同的减值类型。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及存货这一流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允许在以后会计期间随着资产价值的恢复转回,而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些非流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一律不允许转回。  相似文献   

9.
企业一定时期按照会计制度计提或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与税法认定损失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属于时间性差异,该时间性差异在计提减值准备的当期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但不得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待以后因原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因素消除而转回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增加转回当期的利润总额,但不会增加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2011年到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并分为巨额盈利公司、微利公司、巨额亏损公司三类。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A股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与利润操纵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判断具有不同利润操纵动机的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情况。得出结论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并没有成功遏制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现象,而且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对上市公司利用其操纵利润的制止现象不明显,上市公司仍有很大的利润操纵空间。  相似文献   

11.
刘洪亮 《商业时代》2012,(33):84-85
本文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有关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限制措施的实施对信息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处理的影响,指出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我国信息技术制造企业虽然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其资产转回转销操作反而暗示了这种减少是企业进行新模式的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表现,信息技术制造业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依然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使新会计准则的监管措施部分失效。  相似文献   

12.
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确认方法、转回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资产减值信息失真现象,企业管理层往往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等方法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应通过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改进公司评价指标,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对资产减值的检查与监督机制等措施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3.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惯用手段,因此,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作了重大调整,如:长期资产减值不允许转回,单独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等,这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本文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原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存在的问题谈起,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在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资产组合计提及计提范围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岳秀敏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06-207
我国2006年2月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该规定违背了资产的定义、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没能达到准则制定的初衷,其存在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龚明月 《商场现代化》2007,(11S):286-286
本文从原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存在的问题谈起,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在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资产组合计提及计提范围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滕晔 《商场现代化》2008,(1):381-382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使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有了更为规范的规定,其中资产减值准则是此次准则改革中变化较为明显的准则之一,其中不仅明确了资产项目计提减值的具体条件、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对资产项目发生减值后价值得以恢复是否允许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主要针对是否允许转回以计提的减值准备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修改后的《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英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计提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即,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原价扣除正常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同时,冲销没有转回的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增加已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相似文献   

19.
《商业会计》2003,(8):60-60
应试人员理解和掌握本大纲 内容,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和运用各项资产发生 减值的判定原则以及计提和转回 资产减值的方法;分析、判断所确 定的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 及计提或转回各项减值准备的合 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中储粮管理总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资产核销管理暂行办法》, 对中储粮系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资产核销方法,做出了程序性的补充规定。由于粮食系统经营业务上的相似性,在国有粮食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笔者就如何使资产减值准备的预计、计提和转回做到合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 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