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宏伟 《辽宁经济》2005,(12):108-108
举证责任是法律假定的一种后果,特指承担该责任的当事人必须对自己的主张列出主要的事实根据,以证明其确实存在,否则就将承担败诉结果。行政诉讼中举证原则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税务行政诉讼也不例外,如果被告税务机关不能及时全面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张丽萍 《魅力中国》2011,(21):170-170
举证责任是三大诉讼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理论和实践中很有应用价值和颇具争议的问题。在我国的行政诉讼实践中,举证责任应该既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根据相关规定,我国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主要由被告来承担。本文就其规则内容、原因、以及现行法律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以期待在未来的法律修改中得以完善,实现它在司法界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应当将提高诉讼效率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因为限制当事人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数量,可以提高行政诉讼的效率。但我国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律,对当事人可以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没有作出任何限制性规定,这不利于行政诉讼效率的提高。在我国,对行政诉讼证据进入法庭审理程序的资格作出必要的限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法律可以根据证据的形式、证据的取得时间、证据的提交时间,对行政诉讼证据进入法庭审理程序进行限制,并且可以明确规定某些证据与案件事实不具有关联性,从而将其排除在法庭审理程序之外。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被告补证制度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前行政诉讼规范被告举证行为的需要,但由于制度本身立法的缺陷、配套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及理念环境的缺失,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凸现了诸多问题,违背了创设的初衷,制约了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发展。这其中既有制定理念不成熟的因素,亦有实务操作中的失误,而更多的是暴露了行政法律体系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侯媛媛 《魅力中国》2010,(32):157-157
我国自1990年颁布实施《行政诉讼法》至今已初步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对于解决行政争议案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观念等的原因,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虽然几经拓展,与行政诉讼建立初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司法机关仍只能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对于抽象行政行为却是无能为力,这种现象阻碍了现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不利于人权的保障。由于抽象行政行为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更容易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是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然要求。笔者以期通过本文的写作能对我国目前的司法审查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王雪瑶 《魅力中国》2011,(8):122-122
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和美国司法审查制度趋同性和不同的比较分析找到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黄垣 《理论观察》2009,(2):73-76
我国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出了规定,但规定得比较简单、笼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理念支持和制度保障;二是原则规定与例外情形不完善。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些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马永伟  范玉宏 《发展》2010,(6):113-114
举证责任包含行为意义和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使举证制度更加完整化、系统化。我国现行立法的缺陷在于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行为意义的举证责任,而未规定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分清举证责任的分担,既有利于当事人正确行使诉权,又有利于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  相似文献   

9.
吕春娟 《发展》2003,(9):14-15
举证时限制度的含义及价值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依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效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举证时限制度体现了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理念,其中心含义是当事人提交证据应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不可任由当事人自便。在这个意义上,证据适时提出主义与举证时限是等值的。与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相对应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在这种诉讼模式下,法院有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责,因而不会给当事人提出证据的行为限定期限,也不会让当事人来承担举证迟延的法律后果。然而,这…  相似文献   

10.
杜开华 《魅力中国》2009,(16):44-45
二依法行政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二者是相互促进、矛盾统一的关系,我们一方面要保证依法行政、政出必行,营造和巩固良好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要尊重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塑造和谐的社会关系。若在行政行为作出和执行中,行政相对人提出行政诉讼,那么,证明责任的承担和行使将会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及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让行政相对人进一步了解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进一步促使行政主体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1.
自认的性质问题一直在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存有较大争议。一般英美法系国家将自认规定为传闻证据,认为它是证据的一种;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认为自认是一种诉讼行为。我国学者对此也存在较大分歧:有的认为自认是当事人陈述,有的认为自认是证据规则,有的认为自认是一种诉讼行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的争论主要从两个方面介入:一是根据自认与证据的关系来分析自认的性质;二是把自认分为诉讼上的自认与诉讼外的自认,并对自认的性质进行分析。在介绍各种主流学说的基础上,分析自认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证据开示制度是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形成有着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独特历史语境。当我们对证据开示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良好的运作由衷羡慕的同时,必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国目前的庭前程序关于证据方面的规定已经发挥了英美证据开示的某些关键的制度性功能,如果庭前程序的规定完全得到实在地执行,或者操作的细节得到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就完全可以胜任证据开示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骆东平 《特区经济》2006,211(8):315-317
与股东派生诉讼同等重要的股东直接诉讼要真正走入司法程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具体设计。股东直接诉讼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主要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行政前置程序的废除、适格原告的判定、管辖、举证责任的分配、法院的审查范围以及重复形成对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薛鸿 《特区经济》2010,(5):112-114
股东代表诉讼是权利救济的特别诉讼,我国2006《公司法》规定了该制度,但缺乏具体规定。本文将从股东代表诉讼权利救济的目的出发,构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同时构建原告股东的权益保障机制,以期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是弥补我国传统三大诉讼在排解劳动争议和处理侵害集体劳动权利的行为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的必然要求。为维护劳动者公共利益之需要,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有关组织和个人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6.
罗毅 《特区经济》2008,(2):240-242
在民事诉讼中,为了获取胜诉判决,当事人通常会竭尽全力主张和举证。由于纠纷案件的复杂性、当事人以及代理人的诉讼技能参差不齐,当事人偶尔也会提出与己方主张相反,有利于对方当事人的证据。依据自由心证原则,在不违反辩论主义原则的情况下,法官可以通过证据共通原则做出自由的事实认定。证据共通原则是法官自由裁量权在证据认定程序中的体现,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7.
何静 《特区经济》2008,(3):238-239
新农村建设要求增强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重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成为必要,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由于现行立法的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农村居民法制观念的淡薄,致使农村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该着力加强农村刑事法律援助的立法保障、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保障,重构我国的农村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邵慧慧 《特区经济》2008,(9):114-115
股东代表诉讼是伴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产生的一种诉讼机制,是弥补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及其它救济方法不足的必要手段。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做了明确规定,但制度追求的目标和制度运作的结果往往并不如一。本文通过对新《公司法》有关规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financial riskiness of large U.S. audit firm clienteles varied with the changing audit litigation liability environment during the period 1975‐99. Partitioning the period of study into four distinct periods (a benchmark period (1975‐84), a period of increasing concerns about litigation liability (1985‐89), a period of lobbying for reform (1990‐94), and a post‐relief period (1995‐99)), we find some evidence of risk decreases during 1985‐89, strong evidence of risk decreases during 1990‐94, and strong evidence of risk increases during 1995‐99. However, we also find that over the period of our study, a time during which Big 6 market shares grew appreciably, the proportion of litigious‐industry clients in Big 6 client portfolios grew at about the same rate as the proportion of such clients in the population. Moreover, the Big 6 share of the financially riskiest clients in the economy did not grow as fast as the overall Big 6 market share. In sum, although our evide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riskiness of Big 6 client portfolios responded to changes in the audit litigation liability environment, we find no systematic evidence of a "race to the bottom" or "bottom fishing" by these firms in a bid to increase their market shares.  相似文献   

20.
Prio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fear of litigation precludes most managers from manipulating earnings in th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setting. Yet, managers' restraint is perhaps unwarranted: research has not yet linked instances of aggressive pre‐IPO reporting to increased litigation risk.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n aggressive IPO reporting triggers legal consequences. Examining 2,037 IPOs, we find that even when ex post evidence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earnings inflation, litigation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when investors have relied on the suspect earnings during the pricing process. Why might investors rely on some firms' abnormal accruals when valuing the IPO and yet discount the abnormal accruals of other firms? Our analyses suggest that IPO investors incorporate abnormal accrual information into IPO prices in situations where accruals are more likely to reflect information and where other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o help investors make pricing decisions are lacking or are less reliable. In these situations, we find that abnormal accruals do positively correlate with future performance, validating investors' use of this information when pricing these offerings. Yet, when ex post performance reveals that these pre‐IPO abnormal accruals were in fact inflated, we find that litigation emerges to allow harmed shareholders to recover losses incurred dating back to the pricing process—importantly, investors are only harmed if they used those abnormal accruals in pricing the IPO. Collectively, our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litigation in response to earnings inflation does indeed surface in the IPO setting—but only when investors need it to settle the sc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