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羊群行为,这一行为对基金市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产生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委托代理机制的内在缺陷、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基金的生存压力与基金经理人对于职业生涯的关注等等.  相似文献   

2.
2008年初的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计划暴露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面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融资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融资效率低下,忽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较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大股东通过再融资获取控制权私人利益等,因此,政府应完善融资制度,规范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旨在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护投资者权益,应当进一步完善规范独立董事的法律制度,明确哪些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妥善处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4.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我国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旨在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和再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目标和途径。以便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对策建议,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理论是古典均衡市场理论的延伸,是均衡分析方法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该理论强调投资者在"经济人"条件下的投资动机,旨在说明证券市场必须是在以完善的市场制度为依托、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经济当事人具有贝叶斯理性并能无障碍获得市场信息条件下,投资者才具有理性的套利行为.依据投资者行为理论,我国证券市场要在完善市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均衡市场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培育理性投资者.  相似文献   

6.
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必然存在着产生一系列非理性的投资者行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跟风行为、追涨杀跌、过度交易、盲目交易行为、快进快出投机行为等.这些投资行为受到投资者自身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证券市场制度的影响.引导投资者从非理性走向理性,主要措施有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建立投资者赔偿制度、建立专门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步伐、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培训等.  相似文献   

7.
实行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我国谨慎对外开放证券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但如果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则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是因为:首先,由于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结果可能导致机构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化。其次,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因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难于发挥其对新兴市场的积极作用。所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未必能促进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某些交易策略可能影响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市场的稳定。为此,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更好地发挥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及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将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推进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与处置之长效机制的建立。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获准设立,标志着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正式启动。但在现实运作中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也不断遭遇到源于制度设计缺陷的法律风险,而要化解这些风险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制度不完善是引发投资者噪音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允许卖空机制的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可以从股票上涨和下跌两个途径获利;而在禁止卖空机制的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只能通过股票上涨获利.投资者在不同的条件下追求相同的平均收益率,因此,制度因素导致投资者理性地选择不同的交易行为.在允许卖空机制的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地选择信息交易,股票市场不会出现过度波动;在禁止卖空机制的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地退变为噪音交易者,导致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宏观与微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模仿其他投资者决策,在股票价格波动中追涨杀跌的行为.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此,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抑制羊群行为的相应策略,即培育市场理性与培育理性投资主体两项对策.具体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改善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完善合理的交易制度;规范证券公司"信息串联"行为;培育理性投资者等.以此来实现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证券市场效率,以减轻羊群行为之害.  相似文献   

11.
平滑盈余行为是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的表现。近年来,银行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抑制银行平滑盈余行为,尚未看到相关研究。本文采用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派驻董事成员和制衡银行第一大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的衡量变量,并结合我国银行所有权结构的差异,来实证研究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银行平滑盈余行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存在平滑盈余行为,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存在平滑盈余行为;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抑制了银行的平滑盈余行为,但抑制效应仅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12.
股票一级市场的投资行为是由一级市场认购成本、二级市场预期收益和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投资效用共同决定的。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制度安排上的种种缺陷导致了投资行为的异化。要规范投资行为就必须进行制度矫正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刘桂华  吴勤 《经济师》2001,(10):52-52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只有四年 ,企业清算已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经济行为。但由于清算法规不完善 ,实务中经常出现偏差 ,国家、债权人、投资者合法权益常受损害。文章对企业清算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完善企业清算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息批露是证券当事人依法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示公司股票的发行、上市及公司经营、财务等重大信息的行为。受立法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证券信息批露制度存在有虚假披露、模糊披露、随意披露和不及时披露等问题。文章提出完善我国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铜陵学院学报》2006,5(1):54-57,102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因我国经济、政治体制背景的特殊性存在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研究这些缺陷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公司治理既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又包括外部治理结构,目前,由于我国缺少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缺乏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这势必导致资本市场无法正常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使外部强势监督机构有法可依,违法必纠。  相似文献   

16.
丁和平 《技术经济》2006,25(8):70-72
一段时间以来,连续出现的财务欺诈及违规的关联交易现象,侵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诚信问题的恐慌,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对于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目前在上市公司实行的独立董事制度的总体效果还不十分理想,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找到有针对性的对策,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时于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监督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资本市场有序健康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水莲 《经济师》2001,(3):52-54
依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质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股东大会虚设 ;董事会不到位 ;监事会不能很好发挥监督作用 ;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公司高层人员的选择存在普遍的政府行为等缺陷。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在于落实股东大会制度 ;加强董事会职能 ;完善监事会制度 ;建立对高层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进一步分散股权 ,发展多元投资主体 ,弱化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8.
王书琴 《经济师》2014,(5):173-174,179
为了抑制大股东对其他中小投资者的侵害行为,我国证监会及相关监管部门也是采取各种手段频频出击,并于2001年8月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期公司治理结构缺陷问题所带来的大股东"掏空"行为得到抑制,从而开始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规范化建设的步伐。随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规范化建设的开展,其运行效果以及独立董事应尽职能的发挥情况成为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产生的原因,探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桂华 《经济师》2002,(2):73-73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只有 4年 ,企业清算已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经济行为。但由于清算法规不完善 ,实务中经常出现偏差 ,国家、债权人、投资者合法权益常受损害。文章对企业清算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重建企业清算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有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需要的独立董事制度.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强化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制约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董事会所引起的种种弊端,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信任度,保证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以及全体投资者的公平利益.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必须考虑我国国情,照搬国外的做法对现阶段的中国是不太现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