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首次应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同时测算了多区域空间分布模式下北京市17类产业的中心性和聚集性特征,定量化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空间的圈层结构,并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空间表现为多功能单中心聚集的结构,具备多维向心性的空间圈层分化特征,共包括7个圈层,其中,金融业高度聚集在核心圈层,并且聚集程度持续提升;科技、信息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于中心圈层;居民服务等主要生活性服务业处在产业空间的中间圈层,并且逐步表现为空间均衡化发展;第二产业分布在产业空间的外围圈层,特别是制造业处在最外围圈层且持续郊区化分散发展;北京市第二产业表现为空间离散化聚集发展,第三产业基本表现为空间集中化聚集发展。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区域的高度聚集持续发展可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进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逐渐向外围圈层甚至跨区域扩散。中间圈层既是现代工业经济以及由中心圈层向外扩散的传统工业等的重要分布区域,也是北京市主要的消费和生产服务业集中区域,这将导致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的高度集中,因而应加快中心城区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的疏解以及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目前北京市制造业布局主要是东北—西南方向,北部地区布局规模较大,从京津冀区域格局出发引导制造业向东南方向集中应是未来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的重要方向。此外,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时要充分考虑产业的空间共聚集性和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长江中游地区城市的中心性指数进行测度,找出中心城市武汉。其次,基于断裂点模型,以武汉为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参照,对边缘圈层的空间辐射范围进行界定。再次,基于城市的中心性和空间区位,找出边缘圈层的支撑城市——长沙、南昌、合肥、襄阳、宜昌、驻马店。基于断裂点模型,以武汉为中心,支撑城市为参照,对核心圈层的空间辐射范围进行界定,并找出核心圈层的支点城市——岳阳、九江、安庆、六安、信阳、随州、荆门、荆州。最后,基于引力模型对支撑城市的空间引力范围和引力层级进行界定,以此刻画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圈—边缘圈的"双圈"空间框架,以及由六大城市圈构成的空间支撑,揭示长江中游城市群"1+6"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3.
杨思锦 《中国西部》2010,(10):92-93
成都地铁1号线贯穿成都市商贸中心、政治中心、社会活动中心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区,也将影响成都人的未来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同样备受市民关注的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东西走向)各站点预计于2012年底实现全线通车。当多年的城市梦想终于变成现实的那一天,一切的城市生活无疑将踩着地铁的节奏前行。  相似文献   

4.
徐豪  王哲 《中国报道》2012,(8):76-79
地铁是卫星城市体系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要从单中心的城市结构过渡到多中心开敞式结构,把中心城市的功能疏散出去,各分城之间也有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城市就更需要发展多梯度、扁平化的公共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5.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9,(19):40-40
空间功能化、城市集约化、城乡网络化,需要产业带与城市群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形成功能互补的圈层化空间结构,以众多中心镇、中心村为节点,形成网络状城乡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世界城市是在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资本对世界经济进行控制和发挥影响的空间节点。世界城市的产生与1960-1970年代兴起的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后工业革命的内在要求形成了世界城市特定的产业布局和与之相应的圈层结构。概括说来,世界城市在产业布局上以国际金融业和相关的高品质服务行业为主,形成了从中心到边缘、由多种承载特定功能的集群组成的城市圈层布局。这种布局遵循功能原则,对城市中的各种产业进行有机组合,支撑着世界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枢纽地位。西方对世界城市圈层结构的规划设计,为中国建设自己的国际性城市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都对城市进行规划,是新中国才真正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对城市及城市规划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自然到自觉地历程。从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都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以来,成都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过多次修订,先后经过国务院三次批复。这三次城市规划,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体现了成都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展现了成都人对自己家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正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成都城市建设实现了有序健康发展,奠定了今天特大中心城市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世界城市的经济形态与空间布局--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城市是在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资本对世界经济进行控制和发挥影响的空间节点。世界城市的产生与1960-1970年代兴起的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后工业革命的内在要求形成了世界城市特定的产业布局和与之相应的圈层结构。概括说来,世界城市在产业布局上以国际金融业和相关的高品质服务行业为主,形成了从中心到边缘、由多种承载特定功能的集群组成的城市圈层布局。这种布局遵循功能原则,对城市中的各种产业进行有机组合,支撑着世界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枢纽地位。西方对世界城市圈层结构的规划设计,为中国建设自己的国际性城市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四纵四横”升格“八纵八横”,京沪、京广、京哈、京津冀城际高铁等高速铁路专线的开通,沪昆高铁、云桂高铁的年底开通,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相邻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网络连接后,铁路在我国高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高铁的运营模式创新发展速度与其商业开发模式创新发展步伐呈现高度的不一致性,人口红利被航空分羹,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地铁、高铁贯通,向高铁两侧和中心城市周边依次扩散的圈层+轴带状区域空间网络未完全架通,铁路局运营的市场主体不明确、战略格局不清晰,铁路局之间缺乏模式沟通协调等.高铁网络未全面覆盖,高铁票价定价政策不灵活,仅以运输作为产品,未脱离传统商业运营模式,由此也为今后的高铁发展带来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后发不均质大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以圈层经济带动技术的“圈层进步”战略构想:通过不同经济圈层间和经济圈层内部在产业间、产业内以及产品内的合理分工和技术扩散,以加强自主创新和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增强东部沿海经济圈层和中心城市的技术能力。实现以世界带动东部区域、以东部区域带动中西部区域、以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的技术“圈层进步”。  相似文献   

11.
尹德挺  赵政  史毅 《改革》2024,(3):88-103
基于协同理论的分析框架,在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关系协同、地位协同和圈层协同的视角对城市群人口协同发展与国家中心城市效能类型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竞合力、主导力和聚合力共同构成城市群人口高效协同的三维支撑体系。非中心城市的竞合力是城市群提升人口潜力的关键。尽管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人口系统从旧结构向新结构演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其他城市对国家中心城市的人口引力作用相对更强,非中心城市对城市群活力的影响值得重视。中心城市的主导力是城市群实现人口跃迁的关键。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集聚作用突出且呈现持续增强态势,在从弱主导走向强主导的演化过程中,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是其重要支撑。城市网络的聚合力是城市群优化人口格局的关键。在与城市群其他城市之间的圈层关系中,国家中心城市保持较高的子群内部密度、形成稳定的凝聚态势是城市群辐射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三力”研究,建议“任务面向型”城市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有序分流、避免人口过度集中,提升城市群人口发展的协同效能;“成长面向型”城市加快培育非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经济活动的空间状态及其内在关系是当今区域经济学等关注的重点。从研究的视角与范式看,对于经济空间性理论检讨的学科主要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学。而从实证研究中可知,当前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都存在空间差异。开发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区域经济网络格局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几种重要空间形态。在未来,长三角经济增长是否会趋缓、经济增长机制和模式是否会趋同、多中心的区域格局是否会形成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实现等问题应引起思考。  相似文献   

13.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构建市域共同富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投影寻踪模型,对2007-2020年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呈不断提高趋势,各区(市)县共同富裕空间分布呈现聚集特征,一圈层城市和中心城区共同富裕水平最高,三圈层城市共同富裕水平最低。人口、产业结构和社会保障是影响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以统筹城乡模式推进市域共同富裕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主体空间依托的选择是区域发展决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我国西部所属主体功能区的研究表明,主体功能区格局下多中心一外围城市群落应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依托,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西兰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南贵昆三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呼包银三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等是我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胡静 《中国西部》2013,(22):52-57
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但农产品的供给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将这种不确定性变成相对稳定的市场供给,是都市现代农业承担的使命。蒲江与中心城市成都正在形成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协调发展的格局,"逆城市化"势态显现!  相似文献   

16.
<正>致力于关注成都主流趋势,掌握成都商界动态,共享成都商业资源的成都圈层,是成都商界的一个知名平台。作为一个公众微信号,它有着40000人以上的关注度,有着高达80家合作单位。许多粉丝笑称,如果几天不打开看看商圈推送的新资讯,就会有一种和成都商界脱节的感觉。2014年成都圈层在成都商报与清华大学发布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榜单中位列四川第八。这些荣誉的创造者就是成都著名媒体运营人吴强。正是他,抓住先机,将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微信公众号打造为成都商界传奇。  相似文献   

17.
<正> 国家计委的资料显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地铁建设。但在2002年10月中旬召开的一次国务院办公会议上,20多个城市地铁的立项报告被冻结。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地铁建设正全面遭遇"红灯"。资金压力难以预测翻看2002年广州、沈阳、杭州、青岛以及其他几乎涵盖了中国中、东部大多数中心城市(也包括西部的西安、重庆和成都)的报纸,你可以发现,关于"地铁"的报道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18.
路旭  刘青 《特区经济》2010,(11):13-15
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是近期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其中对特区内外差异性的处理是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若干具有参考价值的后现代城市理念,从后现代视角出发提出以一种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容纳多元的城市文化,保护自然基底、城市文脉、历史传统三方面的空间元素,重构城市空间逻辑。  相似文献   

19.
窦燕  季书羽 《科技和产业》2022,22(11):346-353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加速转变,社区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着力点。虽然中国的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绩,但在其建设过程中存在设施配置的差异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设施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网络兴趣点(POI)数据和路网数据,分析城市各区县社区设施数量特征,通过构建单一维度剥夺指数和多维剥夺指数,探讨城市社区设施的空间剥夺程度及类型划分。结果表明:①数量上看,乌鲁木齐市社区公共设施分布不均衡,新市区最多,在6类不同设施中,购物及商业服务设施数量最多;②单维度剥夺指数的结果分析表明,6类设施对应的单维剥夺指数整体从城市中心向外围空间递增,但不同剥夺维度呈现不同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③多维剥夺指数在空间上的分布主要呈现“中心低、外围高”的格局,城市西南部的剥夺指数稍大于东北部区域,当延伸到绕城高速附近时,多维剥夺值明显上升;④运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分异及因子探测和交互作用探测,购物及商业服务对多维剥夺指数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强,将多维剥夺程度高的社区划分为4种类型,即教育交通剥夺型、体育服务剥夺型、教育医疗剥夺型和体育教育剥夺型。通过对社区设施空间格局及其剥夺的分析,为解决社区设施空间剥夺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呈现占比越来越高的运行趋势。城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在全国所处的位置中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并不断提升城市能级。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决定了通过把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经济中心城市建成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大力推动形成"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打造生产力配置更加合理科学的中国经济新版图。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主体内容是,把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经济中心城市分别建成成熟型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成熟型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特色化、一体化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协调、分工合作的发展。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具有六大基本特征,需要形成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理想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