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以2006-2012年A股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定向增发认购者角度出发,充分比对预案公告日、增发公告日前后的短期公告效应以及长期市场反应。从长短期市场反应的分析中探究短期公告效应与长期市场反应的相关性,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在定向增发中的监督与合谋效应以及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与侵占作用。结果发现,短期公告效应尤其是预案公告日前的公告效应与长期收益相关性显著;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的提高增强了对大股东、管理层的监督效应,向市场传递了正向信息,短期公告效应较好;大股东认购比例与长期收益正相关,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起到了较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4年一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探索股票市场投资者对业绩信息的反应会如何被最大日收益率效应(MAX效应)影响。实证结果阐明:在面对业绩信息时,投资者会因最大日收益率效应而快速响应正未预期业绩信息,但同时会因最大日收益率效应而减慢对负未预期业绩信息的反应速度。进一步,通过聚焦价格维度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个股处于相对低价位、当体现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的股指近段时间波动率较小或上涨时,最大日收益率效应会更显著影响股市投资者对业绩信息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市小公司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CAPM模型,β成为通常收益率的解释因素,但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发现β缺乏对收益率的解释能力。1981年班茨和其他学者发现“小公司一月份效应”。即小公司有一系统较高的收益,尤其是在每年的一月从,这一现象与传统的CAPM公式相背。本文以1995-1997年深沪两市286只股票的周均收益率对中国股市进行了检验,得出了中国不存在小公司效应,但数据支持一月份效应,通过这一研究深化了对股市有益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股票收益率的随机波动假设出发,利用伊滕引理,推导个人投资者收益率高于大盘指数收益率和同时期余额宝收益率的概率,并对其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基于股票论坛进行投资的收益率无法保证高于上证50ETF及余额宝收益率,且其收益的波动率较高。基于此,从论坛监管和投资者角度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增强投资者筛选市场信息的能力,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沪市A、B股市场间信息传递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元GARCH模型对沪市A、B股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和A、B股市场指数收益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的分析发现,沪市A、B股市场之间仅存在从A股市场到B股市场的单向信息传递。造成这种信息传递单向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微观结构中的投资者差异和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6.
谭小芬  林雨菲 《金融评论》2012,(1):93-102,126
本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通过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之后根据流通市值将A股市场划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探讨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下的股价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与动量或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论文在BSV模型和HS模型的基础上,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市盈率、市净率和自由现金流乘数与证券组合收益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静  廖刚 《经济管理》2002,(14):57-62
本文通过比较市盈率、市净率和自由现金流乘数以及由这三个指标构造的证券组合的收益率,证实了在我国股市中存在着低市盈率效应、低市净率效应和低自由现金流九效应,并说明这三个指标能够帮助投资者发现被市场所低估的股票,通过对自由现金流乘数加小公司策略的研究,本文还发现这种证券组合将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这一发现表明投资者开始关注公司策略的研究。本文还发现这种证券组合将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这一发现表明投资者开始关注公司现金流量和发展前景,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和投资者的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券市场"市值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陈方正  汤果 《当代财经》2002,(12):24-26
“市值效应”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各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现象。通常认为,市场上市值总额小的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要明显大于市值总额大的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值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近三年,无论市场处于牛市或熊市,大市值风格组合始终具有较好的业绩;而“小市值效应”仅出现在牛市。  相似文献   

9.
资本成本是特定的投资项目所要求的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有更高的期望收益,对投资者更加具有吸引力.从企业来看,资本成本是其为实现特定的投资机会、吸引资本市场资金必须满足的投资收益.如果资本收益率低干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则企业将发生亏损,也难以在资本市场上吸引投资者;反之如果企业收益率高于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企业会产生利润,将吸引大批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0.
传统金融理论是在理性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市场异象的存在使传统金融理论的地位受到质疑。作为市场异象之一,节日效应近年来倍加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文章以上证综指日收益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引入虚拟变量的ARMA-GARCH-GED模型,考察在1999年12月30日-2013年1月4日期间,股指收益率是否存在显著的节日效应,并对可能影响结果的星期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总体检验中,沪市存在显著的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分节日检验中,元旦节不存在显著的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春节存在显著的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且节前效应更为显著;劳动节存在显著的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且节后效应比节前效应更显著;国庆节仅存在显著的节前效应;在考虑了星期效应之后,节日效应依然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本文就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显著的“周内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和某些新兴股票市场所普遍具有的“星期一效应”。但是 ,用于度量股票收益率波动性的标准差却在星期一最大。较强的证据显示上海股票市场存在着日平均收益率显著为负的“星期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星期五效应”。较弱的证据显示深圳股票市场存在着日平均收益率显著为负的“星期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星期五效应”。本研究表明沪深两市在某种意义上都缺乏效率 ,且上海股市比深圳股市更加没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施炎飞  戴志敏 《经济论坛》2006,(16):102-103
一、引言利率类理财产品是指产品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挂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投资此类理财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变动息息相关,这类产品为浮动收益率产品。它相对于固定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而言,其收益是不确定的,如果投资方向与预先预测方向一致,则可能获得高收益,反之,收益率相对就要降低,甚至为零。目前国内对于理财产品的研究大多是从介绍产品本身角度出发(徐以霞等,2004;石雨,2005),而没有深入研究由于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银行产品创新,利率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产品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沪港通真正打开了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的大门,使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股市投资上海股市股票.本文以沪港通为背景,选取2014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29日沪股通和港股通成分股的日收盘价,分别以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作为沪市、港市的市场收益率.无风险利率利用分别利用SHIBOR和LIBOR替代,以沪股通代表上海股市,港股通代表香港股市,分析沪港通对沪市和港市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朱东洋  杨永 《技术经济》2010,29(9):84-89
本文选取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综合价格指数日收益率和收益波动率的数据,建立二者变量指标的GARCH模型、AGARCH模型、EGARCH模型,对我国牛熊市轮替过程中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改后牛熊市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股票市场波动性对"利好"和"利空"消息呈现出不平衡性反应,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强市恒强、弱市恒弱现象。最后,从投资者心理预期、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构成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对该结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沪市为对象考察了我国股市的“规模效应”和“时间效应”。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中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西方国家股市普遍出现的“小公司 1月份效应”。但小公司“规模效应”表现显著 ,其中小公司股票在 3月份和 8月份的相对收益率明显强于市场指数 ,而剔除风险因素以后 ,统计数据显示小公司效应几乎在全年大部分月份都有较显著表现。分析上述“异象” ,我们认为 ,中国股市复杂的市场结构和制度背景所导致的小公司股票独特的流动性问题 ,是小公司股价存在持续超额收益率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剑 《金融评论》2013,(3):84-99
本文以2009~2012年间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倾向值配比与事件研究方法对风险投资参股、风险投资声望及风投参股的股票锁定期解除前后显著的量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中,风险投资并不具备“认证效应”与“逐名效应”,而风险投资参股的上市公司.在锁定期解除后异常成交量与异常收益率更为显著,并且风投机构的累计投资收益率与解禁期股票的异常收益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沪深300股指收益率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TARCH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国腾  赵妍 《经济论坛》2010,(2):169-171
本文运用非对称效应的TARCH模型分析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影响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变动较强的因素是滞后4、15阶;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存在较强的条件异方差,而TARCH模型能较好地消除条件异方差。相对于利好消息而言,利空消息对沪深300指数的冲击要大一些,总体上存在较明显的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泛函主成分法研究我国A股市场中的五种资产定价异象。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分别提取特征变量与期望收益率之间的单调和非单调性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按照资产定价异象指标排序的收益率面板数据包含三个关键成分:第一个主成分代表时序市场因子在横截面上的扩展,与异象效应无关;第二个主成分代表异象的横截面“单调”效应,价值和动量异象的稳健性较差;第三个主成分代表异象的横截面“凸性”效应,与投资者交易行为引起的“分置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张婷  于瑾 《经济与管理》2012,(12):41-46
以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沪深两市所有A股、香港和台湾股票市场所有股票为研究样本,利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发现,中国内地存在"一月价值溢价效应",而香港和台湾市场存在"一月小公司效应";根据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将三大新兴市场的股票分别分成5个组合发现,中国内地投资者偏好高BM的股票,而香港和台湾的投资者更加偏好小公司中的高风险股票;如通过选择息税前利润和GDP增长率作为年终奖金的代理变量发现春节文化背景下的年终奖金可以作为解释"一月价值溢价效应"和"一月小公司效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奇志 《经济师》2005,(7):108-108
文章以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为基础,研究了投资心理对证券交易量的影响,并基于Odean的收入效应假设和Statman和Thor-ley的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和交易量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了市场收益率确实会影响交易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