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发达、内陆落后,下游发达、上游落后,城市发达、农村落后,非民族地区发达、民族地区落后,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民族地区必须重视与  相似文献   

2.
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种常态结构。如何在此种结构下,实现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整合发展,是一项挑战性的课题。通过珠江三角洲与省内邻区区域整合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在非均衡发展战略下,要实现区域整合发展,除了有效的政府干预外,建立有效的区域整合机制是实现区域整合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 加强对不发达地区区域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研究,是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经济科学应用研究的重要任务和广阔的领域.一、国外不发达地区开发的借鉴开发不发达地区,扭转贫困局面,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不仅反映了不发达地区人民的迫切愿望,而且也是实现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空间结构优化的根本要求,对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均衡与非均衡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都具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园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对年来随着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许多回家和地区都相把设立高技术园区作为科学与工业相结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措施。高技术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和工业相结合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记起了重要作用。一、高技术园区影响区域发展的一般理论1、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绍尔达尔(G.W.Michl)在lop年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把发达地区对日因地区的阳历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回露效应,亦为极化效应。把发达地区对瞩目地区的推动作用或有利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所谓的…  相似文献   

5.
低储蓄区域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峰 《经济管理》2004,(23):90-93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实践中具体涉及到基础条件各异、发展程度不同的各个不同经济区域,储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机制的作用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来。一般认为,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表现为一种良性促进、高效促进,而欠发达地区则陷入某种低水平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是因为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快,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000~2003年表征区域经济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高的贡献度,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小于发达地区,由此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认为欠发达地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就必须制定积极的技术创新赶超战略,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0 ̄2003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水平所存在的地区性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高的贡献度,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小于发达地区,由此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欠发达地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就必须制定积极的技术创新赶超战略,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企业跨地区投资、兼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发达地区企业跨地区投资、兼并既能通过追求微观经济利益实现效率目标 ;又能通过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公平目标。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重点分析了发达地区企业进入欠发达地区投资、兼并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 :增加欠发达地区有效投资、提高存量资本利用效率、催化其制度变迁、实现各区域乃至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提出了中央政府为促使发达地区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投资、兼并应采取的主要政策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其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有目共睹.然而目前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个比较现实、合理的解决方法是推动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长三角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在总结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对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地区为样本,运用断点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研究城市群落崛起过程对该地区经济绩效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城市群落的形成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绩效;第二,在2003年和2004年城市群落崛起过程中,落后地区受益最大,区域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第三,2005~2007年,受益最大的地区是中等发达地区,城市群落的发展进一步缩小了中等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在2007年,落后地区和其它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江苏城乡差别评估与统筹发展推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首先对城乡区域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江苏不同区域的城乡差距进行科学评估。结果表明,在经济成长阶段的地区城乡差别巨大,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差别较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引起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出了统筹江苏城乡发展的目标、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10个经济指标,运用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福建省6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可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3类。进一步分析3个等级区域产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缩小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给技术与管理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带来新变化。为了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仅凭地方应用型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创新,难以实现其培养目标,必须由区域社会相关组织的积极参与,与学校协调合作,并赋予各自的职责,建立有效的合作制度,构建出整个区域社会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环境,才是解决发达地区人才培养供需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区域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西部地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创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城市化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环境等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苏南、苏北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鹤  董瑞芝 《经济前沿》2006,7(5):27-30
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始终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下,的确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总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差距拉大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我国的东、西部一样,江苏的苏南、苏北地区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提出区域间互动协调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6.
谢军  李玲 《经济论坛》2006,(22):13-15
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产业选择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当前,产业集群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是不争的共识。基于此,处于产业集群空白阶段的西部各省都已把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但西部地区缺乏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的发达市场条件和创新环境。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初始阶段,西部地区应不同于东部地区或其他发达地区,首先应以政府为主导,根据本区域优势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宜的产业来实施集群战略:1.市场条件限制。虽然集群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但是,西部地区大多数都处于开发阶段,缺乏发达市场条件和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综合测度中国各省区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对1990年以来其特征和变化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有一定的耦合性,但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性公共服务总体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小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区域间差异总体上偏大且近期呈逐步扩大态势;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的变化过程受区域经济差异、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和社会性公共服务发展的滞后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影响产业集群的运输成本因素加以研究,并考察了泛珠三角区域的产业集群情况,得出距离对产业集聚的决定性影响的结论.提出不发达地区应尽量改善距离发达地区的交通条件,从而降低与经济中心城市运输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影响产业集群的运输成本因素加以研究,并考察了泛珠三角区域的产业集群情况,得出距离对产业集群的决定性影响的结论.提出不发达地区应尽量改善距离发达地区的交通条件,从而降低与经济中心城市运输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南阳市是我国最大的农业城市,也是中西部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不发达地区。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南阳区域经济隆起带建设的构建理论、具体发展模式与配套政策建议,对于南阳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