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当前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以“两个置换”(“资产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为标志的企业改革已经接近尾声。相比之下,东北、西部和中部地区部分省市和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迟缓,国有企业数量多、国有经济分布领域广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改革滞后型地区的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和发展挑战,深化改革迫在眉睫;财政部、税务总局给予国有企业改革契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截止到2005年12月底,2005年初国务院已经通过了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关闭破产…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改革滞后于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并且日益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重要改革的深化。基于此,全文通过探讨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推进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进程,提高财务改革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公用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借鉴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改革经验,推动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合理的价格管制、构建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改革明显滞后于其他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的改革。这种严重的滞后不仅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也阻碍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已是刻不容缓。但是,由于各个垄断行业的具体成因不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  相似文献   

5.
先实体-后金融分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战略,虽然导致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和金融资源错配严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但是却使国家对金融发展有足够的控制力,从而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对于存在的大量的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错配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民营化等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得到大幅度修正和提高,国有金融资本为构成中国经济起飞和民营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更像是某种间接的金融政策作用的结果。因此,限制政府干预,明确政府、国企、市场的职能边界,促进民营经济生长等实体领域市场化改革仍需大力推进,而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则应慎重缓行。  相似文献   

6.
于璐 《经济师》2001,(12):58-59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章着重探讨作为资金需求方的国有企业在利率市场化下受到的影响 ,其改革的滞后对利率市场化的制约 ,以及面对利率市场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对优化配置资源,国资保值增值,调整经济结构、减少权力寻租具有积极的作用。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市场化运作,必须重点把握好资产评估、公开方式、程序操作、国资监管等环节。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把握处理好三对矛盾,即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与企业生存发展空间的矛盾,原企业经营者历史贡献与市场化公平选择机制的矛盾,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性要求与市场化改革推进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金融领域的多项重大改革,包括建立起证券交易市场,并在交易所市场内实现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多层次发展;批准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多元化银行机构,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了股份制改革,实现公开上市,对国家开发银行实施了商业化改革;推进了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基本实现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等等。在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动下,金融领域体制机制有所改善。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展相比,金融领域改革相对滞后,从保障面向2020年的经济战略顺利实施的角度来看,仍有诸多重要改革任务有待推进。  相似文献   

9.
陈爱贞 《当代财经》2005,(12):14-18
在席卷全球的经济管制改革中,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和产权多元化也成为我国经济管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但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低和管制框架不完善等原因,出现了产权改革与引入市场竞争之间的悖论现象。基于我国经济管制改革的特殊性,我国在构建产权改革基础的同时,必须把握产权改革的“度”。其中对“广度”的把握应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基准;对“深度”的把握应以引入市场竞争为基准。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中国的改革进人了第十六个年头.过去的一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国对财税、金融、外贸外汇、价格和企业体制改革进行了整体推进,但改革的进程很不均衡,企业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矛盾的焦点.我国前十多年的改革.基本上采取“活一块、死一块”的改革战略,先让非国有制经济成分市场化.现在非国有制经济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国有制企业却越搞越死,陷入困境.国有企业成为改革重点被现实地提了出来.国有制经济成分不进入市场经济,便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制企业得不到“来自竞争的繁荣”,整个经济也繁荣不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改革方案提出的背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热点问题和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但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却是滞后环节。在我国1987年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始终未能推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未能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新的实质性进展(杜海燕,1992b)。因此,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类改革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其内部的治理机制和外部的国资监管体制的完善进行。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主要包括管理模式、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进行层级管理;治理结构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进行选择;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应当市场化。国资采取分类监管的方式进行,并通过立法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国有企业在20多年的改制进程中,在制度的进步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先进”和“落后”。现在有必要将那些落后于我国企业改革进程,在制度上仍然保留着原来企业特征的国有企业称作“改革滞后型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因此,制度创新仍是目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严格的经济学分析,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市场、农村金融、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市场化建设严重滞后,成为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制度性障碍。因此,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继续深化农村要素市场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应切实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明晰土地的产权关系,大力推进农村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GDP增长速度令世界瞩目。然而,我国的改革基本没有触动传统体制的核心部分,整个经济市场化进程大体是沿着由“体制外’逐步向“体制内”渗透拓展的轨迹展开的,这样的改革过程导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产生,尤其是政府管理体制的滞后对经济进一步快速  相似文献   

16.
宏观视野下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三次产业关系和畸形的经济结构,是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我国经济社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总根源。改革以往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化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放开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加快城镇化过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获得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经济社会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情况下,医疗卫生体制别无选择地要实施市场化改革。缺少整体改革方案和改革严重滞后,是造成当前医疗卫生领域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医疗卫生费用过高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许多问题主要是由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目标不明确、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造成的。解决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缩短经济转型期,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姚锡虎 《经济师》1993,(8):18-20
<正>国营企业在前十年 改革中充当的角色 国有企业在前十年的改革进程中,虽然自身改革滞后,而正由于如此,它实际充当了初级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展的“铺路石”。 反思我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政府承担了初期改革成本大于改革收益的缺口,承担了大量的改革成本。这主要体现在改革初期政府的“让利改革”、“补贴改革”优惠政策改革上,即退常所说的政府“花钱改革”。但实际上,政治只是中间环节,改革成本的真正承担者主要是国有企业,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政府在台上搞改革,国有企业在台下支撑着改革。据笔者观察分析,国有企业在前十年改革中充当实际改革成本承担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成为理论界、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垄断性行业改革总体上滞后于中国整体改革进程,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任务和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垄断性行业生产成本高、服务质量低、竞争能力弱的矛盾十分突出,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市场化改革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垄断性行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快自身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轨而来,中国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低水平的利率安排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所内生决定的,并在渐进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维持,它在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充分的金融补贴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对资金供给的掠夺,但是还应看到的是,其避免了改革进程中的较大效率损失,因而低利率管制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合理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低水平管制利率制度的效率损失正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外部变量的引入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变得极为紧迫而必要,然而当前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条件,因而,创造条件和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目前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地改革调整,国有企业的布局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监管机制得到了优化,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有序进退,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