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储蓄等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基础性结论,而高投资率或高储蓄率意味着高增长率又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但在近年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现象时,又经常出现把经济紧缩的症结归结于消费不足,即储蓄率过高的观点。在分析时,常常指出储蓄大于投资,却回避解释储蓄不等于投资的原因。从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模型分析看,上述矛盾的根源在于经济分析中的投资和储蓄的概念并不相等。投资相等的储蓄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未实现的投资和消费。因此,高储蓄率并非经济紧缩的原因,解决经济紧缩的方法不仅在于减少储蓄,还在于市场出清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需求不足状况,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使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与我国较高的储蓄率相匹配,按比例发展。  相似文献   

2.
储蓄的形成和转化是资本积累的两个关键环节,对于一国而言,高储蓄并不能保证高投资和高积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问题.本文分析检验了1978-2008年间我国储蓄、投资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并对我国政府储蓄与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以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依赖外贸共同推动。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推出四万亿投资方案,十万亿信贷,我国经济迅速从萧条边缘重新提振。本文将对我国历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经济的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合发展经济学理论,论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程英 《中国物价》2007,(11):51-53
近年来,“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内部经济失衡的突出表现,通过对储蓄结构的分析可知,我国的高储蓄是形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致使中国的消费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使我国经济陷入一个“高储蓄、高投资”恶性循环。由此,采取有效措施把政府和国有经济部门的储蓄率降下来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变”的根本是“拉内需”,而内需的关键则是居民消费。 考察微观消费者的理财方式不外乎三种,投资、储蓄和消费。如何选择呢?理性的决策是,能投资或储蓄的时候就不消费。因为投资有回报,储蓄有利息,但是消费仅仅是消费,收益为零,所以人们只有在“不得不”的时候才把钱从储蓄账户里拿出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建良 《财贸研究》1991,2(3):55-58
<正> 一、储蓄、投资的含义及其关联“储蓄”一词有狭义和广义,存量和流量之别。狭义的储蓄一般指城乡居民在银行中的储蓄存款,广义的储蓄则指各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与消费总额的差额。它是一个流量。本义所用的储蓄概念指广义的储蓄流量。储蓄按其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按存在形态不同又分为实物储蓄和金融储蓄。“投资”一词也有多重含义。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对购买证券的投资  相似文献   

7.
杨涛 《财贸经济》2011,(2):49-54
高储蓄率支撑了中国的投资增长,但也引起了经济的内外失衡。中国政府储蓄近年来对总储蓄的贡献度不断增加,适度控制政府储蓄增长,是提高最终消费、解决当前经济失衡矛盾的重要措施。本文按照不同口径对中国政府储蓄的历史与现实状况进行考察,并且在资金流量表基础上对政府储蓄的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比较分析。在明确政府储蓄的影响因素之后,提出了应对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内容。一般发达国家投资与消费比率约为1:4,吉林省近些年来投资与消费的比率接近于2:1,消费率偏低也是导致吉林乃至东北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振兴东北经济,在"新常态"下,发展我国经济,处理好投资与消费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美国1960年1季度至2007年1季度的统计资料,①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讨论了美国净出口和总产出、消费、政府支出、投资、储蓄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从长期来说,美国的净出口和消费、投资、储蓄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储蓄率的高低变化,并不对美国经常项目的收支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2002年以来,经常项目逆差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需求旺盛,投资大于储蓄。储蓄和投资的联合作用,决定了经常项目的总体状况。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规模,随着投资需求的回落,将有所缩小。但是产生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作用机制,仍具有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的主要基础,就是美元在国际贸易的中心地位,仍然是稳固的。  相似文献   

10.
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而出口是经济平稳增长的调节器。对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改善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从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补贴政策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商》2012,(19):7-7
一个流行于世的说法遭遇挑战,中国GDP中投资比例过高,消费过低。作为工业化前期的中国,基建投资十分必要,但政府主导式的投资方式与低下的效率也需要引起重视。中国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吗?答案肯定是需要。此前建成的高速公路网促进汽车业发展,使城市群、物流的畅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总量特征、影响因素和储蓄目的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居民储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储蓄过高和消费不足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使农村消费和经济发展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总量特征、影响因素和储蓄目的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居民储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储蓄过高和消费不足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使农村消费和经济发展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跨期消费讨论的是家庭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收入的问题,这也是人们所作的重要经济决策之一。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跨期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包括消费者预期及利率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6月12日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储蓄和投资意愿增强。调查显示,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储蓄",此比例比上季提高9.5个百分点,升至历史最高;仅有15.1%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地消费",比上季下降14.6个百分点,降至历史最低。与此同时,选择"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升至37.9%,连续两个季度增加。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居民该如何安排消费一直受到各方关注。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确定目前居民消费与GDP、投资及储蓄间的关系,并对2010年居民消费需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储小俊 《北方经贸》2003,(10):121-122
自 1996年到 2 0 0 2年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低利率 ,以期对储蓄分流、剌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 ,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 ,实践结果证明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 ,利率政策效应不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储蓄、消费及投资的利率弹性不足所决定。文章分析了影响储蓄的动机、制约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因素 ,指出利率并非是影响储蓄、消费及投资的主要因素 ,最后得出降低利率的政策效应对于当前拉动内需增长作用有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消费与投资结构的畸型化,是宏观经济结构全面失衡的一种反映和表现,其成因主要是我国生产资料生产内部(主要是重工业内部)形成了一种不依赖消费的封闭式自我循环.要解决我国的低消费问题,就必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调整投资与消费结构,需要进一步端正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目的,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解决低消费、高投资的分配结构问题,注重改善投资结构,增加直接改善和提高生活方面的投资,并着力提高投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1981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分别分析城镇居民收入与储蓄、收入与消费、消费与储蓄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对该数量关系得经济含义分析得出了可支配收入对储蓄的影响相对量最小,对消费的影响相对量较大。居民收入的目的主要为当期的消费和储蓄,而几乎没有投资。  相似文献   

19.
“消费膨胀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圣明 《财贸经济》1989,(11):53-57
一在我国总需求膨胀中是投资膨胀,还是消费膨胀?或是双膨胀?不少人认为存在着双膨胀,也有的认为只有消费膨胀,而投资并不膨胀。我则认为投资膨胀,消费并不膨胀。第一,从积累与消费关系上看,当前我国是高积累,而不是高消费。过去我们一向批评的1958—1978年期间的高积累,其积累率平均也不过32%左右,而1984年以后的积累率均在34%以上。1985年35.2%,1986年34.18%,1987年34.2%,1988年34.1%。如果说过去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投资率“高”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和消费的比例问题一直是经济界关注的问题。虽然许多经济学者为提高我国的消费率提出了许多建议,政府部门也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控制投资,但从数字上看,我国的投资率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一直是比较高,而消费率则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