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如何论证“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论证“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有些人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论述,即“利润中也包含一点属于工资的东西(在不存在领取这种工资的经理的地方)。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我们查阅《资本论》有关论述之后,觉得引用者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同时,马克思对经理人员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直接论述的。而“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理论根据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  相似文献   

2.
孙卫芳  王强 《经济师》2003,3(10):36-36,38
江泽民坚持理论与时俱进的精神 ,重新审视了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 ,作出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新定性、“建设者”的新定位 ,这些为我国私营企业主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根本原则 ,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私营企业主的跨省调查数据,考察了私营企业主与同行间侵权—维权关系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有73.6%的被访私营企业主遭受过企业同行的侵权,且其遭受同行侵权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私营企业主遭受同行侵权的概率更大;但更具体的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私营企业主更多的是遭受恶意压价之类的较轻微的同行侵权,而在遭受假冒和损害名誉之类的性质较为恶劣的同行侵权上,东部地区远低于中西部地区;遭受同行侵权之后,私营企业主的维权方式选择也存在较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私营企业主更倾向于选择法律诉讼和求助于工商联或私企协会等方式进行维权。私营企业主与同行间侵权—维权关系的上述地区差异可能是地区间制度发育水平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祝健 《发展研究》2006,(6):56-57
私营企业主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当前,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科学界定私营企业主管理劳动的二重属性,不仅有利于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充分调动私营企业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而且有助于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的分析研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劳资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江苏和浙江私营个体经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引导私营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私营个体企业的关系;从根本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搞好企业信用工程建设;教育私营个体企业主遵纪守法,同时搞好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相当一部分人已不满足于一般地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提出对政策问题的看法和要求,而是试图通过政治参与直接影响决策甚至参加决策。部分私营企业主希望加入政治组织。问卷表明:我省个体、私营企业主中想加入共产党的约占15.7%,有5.3%的想加入民主党派,还有77%的希望加入工商联。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主要求直接参政议政。从问卷看,想成为当地政府领导人的约占12.7%,有的甚至在卷中表明“做梦都想”,其强烈程度可见一斑。鉴于我们党目前的政策不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相似文献   

7.
毛峰 《当代经济》2002,(7):10-10
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大多数是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劳动者,绝大多数是尽心尽责的管理者,是具有开拓精神的改革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吸收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明确意义 吸收私营企业主优秀分子入党是有关党的事业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扩大  相似文献   

8.
人才使用只“挤奶”不“喂料” 个体私营企业主大多重视使用人才。对有才能的人,他们会重用,给职给权给高薪甚至以优厚条件招聘外单位的人才。但仍然有不少个体企业主出于对员工忠诚度的怀疑,只重视用人,不重视培养人才;宁愿到同行企业中去挖人,也不愿把苗子派出去学习、培训。这就使得私营企业员工在对企业是否能提供成长机会不明的情况下,保持对企业的低忠诚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0.
新阶层,新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营企业主群体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阶层意识,这个阶层开始在经济领域之外的政治、社会领域表达自己的声音,尽管有些微弱,但底气很足  相似文献   

11.
贺翔 《经济论坛》2006,(8):82-83
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2月24日,建国55年来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又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制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虽然有些民营企业主尝试打破家族制管理,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但其结果常常是民营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的不欢而散,许多民营企业主…  相似文献   

12.
王静宇 《商周刊》2011,(19):27-27
“此前媒体也曾披露,一些小业主不偷税漏税已无法生存。更有私营企业主在网络上发帖晒税负,如果规规矩矩把所有该上的税都上完,那么结果将是近乎于白干。”老曹说,“从我的厂子和一些朋友的情况来看,这一点都不夸张。”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私营企业主收入同普通劳动者收入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行业间劳动者的工资差别,是当前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矛盾。其根源在于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其引导和监管不力,造成资本过度剥削,资本积累过快而劳动大众相对贫困。有人以"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去抹煞不同阶级、阶层在生产资料占有以及在生产、分配中地位的重大差别,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缺失。应根据形势的发展重新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表现形式和作用范围。允许企业和行业间的劳动报酬保持一定差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分配制度、消除"平均主义"的积极成果,应该支持、维护而不能一概加以反对。  相似文献   

14.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宽松的政策,离不开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但要创造宽松的政策和舆论环境,又离不开思想的解放。从当前制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笔者认为解放思想乃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关键。 目前,制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主要有三: 其一,政治上的“异己论”,导致舆论上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贬损。 政治上的“异己论”,就是一些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担心个体私营经济壮大后在政治上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因而在舆论上对个体私营经济进行贬损。 一些社会舆论总把个体私营企业主看成是花天酒地、挥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及私营经济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论断,论证了颇有争议的私营经济的定位问题。文章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民营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我国的民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也并非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剥削者。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形成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理论为我们研究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的非劳动收入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中,除了一部分劳动收入还有一部分非劳动收入。这部分非劳动收入是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是私营企业主凭借资本所有权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在我国现阶段这部分非劳动收入的存在是有客观上的必然性,与社会主义远大目标并不矛盾。但在一些私营业主的收入中还存在一部分非法的非劳动收入,对这部分收入必须加强管理,对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是相当快的。但围绕着党建工作,党内外仍有不少议论:私营企业主怎么入党了?现在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否符合党章的规定要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华夏第一镇”盛泽镇,不少私营企业主在为集体经济壮大过程中曾立下过汗马功劳,无论是思想道德素质还是个人政治觉悟,都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准,而他们本人也渴望加入党组织。但,他们能入党吗?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私营企业崛起,它们的发展伴随着私营企业主收入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学术界热烈争论的问题,这些看法不仅对现有的私营企业主具有很大的心理影响,而且直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民间投资的进一步发展。现将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私营企业主的管理劳动具有生产性的一面,也具有剥削性的一面,其剥削性与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相比,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剥削的评判,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允许剥削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加强对其引导,监督与调控。  相似文献   

20.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出现是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正确认识私营企业主阶层,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是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实现社会各阶层共赢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