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运用审阅法、抽查法审查逐项税额.主要是通过四个环节:一是审查被审计单位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发票抵扣联是否属实是否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必须填列的有关事项.二是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有无以普通发票或集团内部发票抵扣增值税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视同销售"和"进项税额转出"都是增值税业务中的特殊行为,也是增值税业务处理中的关键环节.由于"视同销售"会使本期应交税费(销项税额)增加,从而增加本期的应交增值税额;而"进项税额转出"会因为本期应交税费(进项税额)的减少,而同样增加本期的应交增值税额,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容易将两种行为混淆.文章将从两种行为的概念、范围和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于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期末结转规定不是十分明确。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进行归纳总结。1.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月末结转。(1)计算当月应交增值税。当月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出口退税”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进项税额”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进项税额转出”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期初借方余额)。若计算结果大于零,为企业当月实际应交纳的增值税额;若计算结果小于零,为企业当月留抵的增值税额。  相似文献   

4.
一、应交税费项目根据应交税费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在企业实践中,资产负债表中应交税费项目直接根据应交税费科目的期末余额填  相似文献   

5.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它是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应上交增值税情况,能清楚地反映出企业未抵扣增值税、欠交或多交的增值税。是根据“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明细帐和“应交税金一未交增值税”明细帐有关明细项目编制的,现举例如下:永盛公司1997年四月份购进材料等支付的进项税额为20000元,本月产品销售等发生销项税额为30000元。假设本月月初没有未抵扣以及欠交或多交的增值税,也没有其他涉及增值税业务。当月上交增值税5O00元,欠交5000元。2月份购进材料等支付进项税额25000元,销售产品等发生销项税额20000元。用…  相似文献   

6.
按财政部对“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为了分别反映企业欠交增值税和待抵扣增值税情况,以“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核算。为了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清晰反映核算的情况、减轻会计核算工作量,建议将“应交增值税”与“未交增值税”合并设置明细帐,并于如实、准项核算,此明细帐格式如下:建议将“应交增值税”与“未交增值税”合并设置明细帐@严竹山$江苏省如东县潮桥乡工业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已经国务院颁发,现对有关会计处理办法规定如下: 一、会计科目 (一)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相似文献   

8.
企业销售免税与应税货物应交增值税额的计算○华蓥市国家税务局虞世全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了一些免征增值税的项目。这是国家为鼓励部分特定的行业优先发展或扩大其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企业经营中,既销售免税货物又销售应税货物,根据...  相似文献   

9.
今年对财税、金融、计划、投资、外汇等一系列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在这一系列改革中,财税改革又是中心环节,而增值税的改革被列为核心内容。与原增值税相比,一是扩大了征税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进口商品及加工,修理修配各个行业;二是严格实行价税分流的抵扣制度,即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为计税依据;三是彻底简併税率,即采用一档基本税率(17%)和二档低税率(13%)的模式。由于增值税是以商品流通和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因素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因此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核算制度与之相适应,这些改革对增值税的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是实行税款抵扣的办法来实现对增值额的征税,即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扣减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因此,增值税审计的重点应是进、销税额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核算过程。一、进项税额的审计。进项税额是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仅限于企业为了生产应税产品(增值税),接受应税(增值税)劳务,或者为销售而购进商品所支付的增值税,而不是企业所支付的全部增值税额。“应交税金——应交增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规定.为分别反映企业欠交增值税税额和待抵扣增值税情况,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企业月终时转入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转入多交的增值税也在本明细科目核算.“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未借方余额,即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有些企业在月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把期末未交增值税税额抵减留抵税额后的余额仍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项目下“未交税金”栏目中反映.这虽然在会计核算上作了分别反映.但在会计报表中却不能达到分别反映的目的,使读者不大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度的《应交增值税表》实施后,大家都感到新增加的内容不好理解。实际上,如果仔细研究企业增值税的实际帐务处理,正确理解其中的几个主要指标的含义,就不会再觉得该表难填了。表中所提的几个指标是:一、“转出未交增值税”,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企业本期(指核算期,下同)本应交而未交的增值税转出数;二。“已交税金”,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企业本期应交并且在本期已向税务机关交纳的增值税;三。“转出多交增值税”,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企业本期实际交纳数超过本期应交数部分,这部分期末应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转出。“转出…  相似文献   

12.
(3)一般纳税企业涉及存货的非货币性交易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存货,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单独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并由销售商品所发生的销项税额予以抵扣.而购入存货的入账价值则按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以及发生的运输、保险等费用(商品流通企业所发生的进货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实际成本入账.  相似文献   

13.
“未交税金”是企业会计报告中的一个流动负债项目,是指企业应交未交的税金,用公式来表示:未交税金期末余额=期初未交税金+本期应交税金-本期已交税金。要验证“未交税金”项目期末余额的正确性,必须重点验证企业本期应交税金核算的完整性、正确性、合法性。由于应交税金不同于其他负债项目,企业有可能利用信息处理上的条件偷漏应交税金。所以,“未交税金”项目在独立审计工作中应做为特殊项目来对待。 在审计实务中,不少独立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未交税金”项目的审计却未能“独立”发表意见,而是绕开“未效税金”项目,应计税额和未交税  相似文献   

14.
根据增值税税法的规定,一般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其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就是“留抵税额”,它反映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只表明企业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而不是国家欠纳税人的税款。对于企业欠交的增值税或多交的增值税到期末由“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转出未交增值税”或“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明细账户上,该账户反映企业累计欠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这样就把一般纳税人的“应纳…  相似文献   

15.
张庆敏 《数据》2001,(8):10-11
在《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中有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制度规定,本年应交增值税(305)是指当期销项税额低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出数-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交税金”总账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为核算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文不考虑小规模纳税人)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应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科目。一、手工记账下“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及年度结转(一)科目设置手工记账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二级账常采用借方、贷方、余额三栏格式,并在借方栏内设置“进项税额”核算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设置“已交税金”核算企业当月上交本月…  相似文献   

17.
进项税额转出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浙江财经学院邵毅平根据《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的核算,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帐中,设置几个专栏。其中"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别反映企业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扣增值税情况,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9.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缴纳的增值税额。这里有两层内容,一是增值税额的缴纳是通过销售方,因此实际上是支付给销售方。二是进项税额是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所以进项税额的计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纳税人应纳税额。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会计制度》—5203“补贴收入”的使用说明规定:“本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退还的增值税),或按销量或工作量等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以及“属于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补助”。《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第8条规定:有出口物资的企业,其出口退税按以下规定处理:(1)实行‘免、抵、退’办法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物资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计入出口物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