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的雾霾天气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近期,辽宁省首次向省内8个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开出“雾霾罚单”。这样“强硬”治理能解决问题吗?能否从财税方面入手治理雾霾?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相似文献   

2.
《经济》2014,(1):42-43
正2013年10月,长春告急!沈阳告急!哈尔滨告急!2013年11月,上海、杭州、扬州、成都、武汉……纷纷陷入雾霾。2013已经过去。当人们不再讨论什么是"雾"什么是"霾",也不去探究雾霾对健康带来的影响时,治理结果成了关注焦点。从2012年就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雾霾,为何到现在愈演愈烈,更甚自京津冀地区辐射到半个中国。雾霾治理为何这样难?到底难在哪里?是什么阻碍了治理前进的脚步?是政府,还  相似文献   

3.
治理难度大     
刘夷 《经济月刊》2014,(1):51-53
“目前,中国是到了不得不重视雾霾治理的时候了。”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对《经济》记者说。如何治理?治理雾霾难在哪里?是摆在政府、企业、社会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环境:最近一段时间,环保产业利好消息不断,新《环境保护法》1月1日起开始施行、《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建议》也发布不久。您怎么评价环保产业现在的状态?赵笠钧:整个行业前景非常好,但环保产业还没做好准备。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国家环保工作力度越来越大,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优势——政府主导力非常强。在市场主导的英、美等国家,治理雾霾都花了很长时间,中国在APEC会议期间,两周解决问题,这在国外很难想象。现在,在环保工作方面,国家层面正在集中力量,从法律法规到产业政策,从税收优惠到产  相似文献   

5.
《经济地理》2021,41(4)
正雾霾污染防治不仅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力支撑,也是推动国家治理方式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历史性变革的重要契机。徐盈之教授撰写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雾霾防治模式与机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一书,以雾霾防治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政府、制度以及经济层面全面探讨影响我国雾霾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理,借助雾霾污染物产生端的源头控制治理与雾霾污染物扩散端的联防联控治理思路,以我国雾霾污染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正《经济》记者试图梳理出钱的具体去向,却发现这是一个"捋不清"的网络。治理雾霾不仅是环保部门的事,还涉及发改委、财政、经信委、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其中关于扬尘治理还涉及交通、城管等部门。如果再算上各省市区县的管理部门,雾霾治理备受多个管理部门的"关注"。可令人遗憾的是,在多个部门的共同管理下,雾霾天气愈演  相似文献   

7.
《经济》2014,(4):18-19
正雾霾治理喊了这么久,各地政策、措施等出了一大堆,现在治霾到底开始行动了吗?3月1日北京全新修订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当日零点,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和各区县环保执法队发起"零点行动",对工厂、燃煤锅炉房、施工工地进行突击夜查。14日,首张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被查处单位:北京宏翔鸿热力公司因在3月1日凌晨的抽查中被检测出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被责令改正违法行  相似文献   

8.
雾箍,已经进入全国治理阶段。在全国各地召开的2014年地方“两会”上,参会者都不约而同瞄准了“治霾”。其中,北京地区治理雾霾的措施最引人注目,不仅确定了7600亿元的巨额治理投资、将用市场手段治理雾霾,北京市人代会更是决定实行立法权建立《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打出了分量十足的“组合拳”。  相似文献   

9.
2015年,随着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纪录片的播出,雾霾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同样也给相关监管部门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治理雾霾的方案。鉴于当前严峻的形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将对我国雾霾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雾霾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进行讨论。并在文章最后对治理雾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同时,在温饱阶段尚未出现或者并不突出的、不是那么紧迫或者来不及解决的问题,诸如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以及国内体制和外部环境中的新问题,开始集中地显露出来。由此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中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吗?中国能够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重困难和矛盾,比较顺利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吗?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中国经济:不可阻挡,却难以持续》,代表国际上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国内也有这样的疑虑。这是我们应该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彭红利 《经济论坛》2014,(4):152-155,173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持续性的雾霾天气频频侵袭中国,"雾霾"渐渐成为社会舆论热词。以雾霾、PM2.5为切入点的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企业作为环境资源最大的消费者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治理环境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基于雾霾天气治理的视角,分析了雾霾天气治理中企业行为的转变及其雾霾天气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总结出我国面临环境问题时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一、监管的本质与监管国家的兴起经济学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关注这样一个主题:政府应不应该干预经济?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自由市场的功能是完美无缺的吗,通过经济人的理性活动就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就能实现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与社会进步吗?经过几百年的论争,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整体而言,市场经济是富于效率的,但在某些方面,市场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政府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3月中旬,欧洲多地持续遭遇强雾霾袭击,英国伦敦重拾"雾都"的帽子,法国巴黎著名地标埃菲尔铁塔几近"消失"……持续的雾霾天气,引发欧洲民众的普遍焦虑,同时也使雾霾再次成为全球性关注话题。由大气污染引起的雾霾天气频发,并不只是我国特有的情况,所有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中,几乎每一个国家都经历过这样一个从污染到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以来,以PM10和PM2.5为特征的大气污染现象备受社会关注。今年雾霾问题依旧严重。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危害了人体健康,治理雾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结合国外经验及国内实际,就雾霾治理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应加快治理进程,但不宜急于求成。为了缓解并最终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2013年9月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5.
崔博 《经济》2014,(7):36-37
正2014年2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施行在即,之前人们谈得沸沸扬扬的"7月1日起事业单位全都要上养老保险"的事真的会发生吗?未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谁来托底?《条例》要求"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那么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究竟该怎么交?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以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双平等多位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16.
吴蓉 《经济》2014,(3):10-12
正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而后各地纷纷响应,出台雾霾治理细则,明确任务、时间、责任。全国雾霾治理拉开帷幕。为进一步落实、明确雾霾治理,国家环保部于2014年2月12日同31个省区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且细化大气污染防治22项政策措施。同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防治工作,明确要求落实各方责任,要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见实效"。  相似文献   

17.
洛杉矶的雾霾治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3年美国发生了著名的"洛杉矶雾霾"事件,直到20世纪70年代,该市区还被称为"美国烟雾城"。洛杉矶雾霾夏天主要起因于臭氧,冬天主要是源于细微颗粒物等。洛杉矶在治理雾霾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立法、排污许可证制度、推广先进环保技术、建立排污交易机制和成立跨部门专门机构等,其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加州达到"不健康空气"水平的日子比2000年减少了约74%。我国治理雾霾,应更加重视空气污染的长期性预测分析,引入市场机制,成立跨地区的空气污染治理机构,同时,加强中美间环保科技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近日,和参加工作不久的外甥在家聊天,我问他:"你的《劳动合同》签了没有?工资标准是多少?每月几号发工资?"他的回答是:"人力资源部说下周签定《劳动合同》,不知道试用期工资定多少,工资大概每月16号发放。"我又问:"你入职后公司没有进行新员工培训吗?人  相似文献   

19.
借鉴条件价值评估法,基于安徽省农户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实际调查,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农户的支付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剖析结果显示:农户对于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较高,其中68.9%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文化程度、农业收入比重、健康状况、雾霾治理现状评价、地理位置、政府治理能力的满意度以及年龄。根据农村地区雾霾治理的公共物品特征,应从重视政府的驱动作用,增加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优化收入结构,界定支付领域等主要方面来促成农户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提升,同时亦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软成功没多久,当我儿子的名字开始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时,从《财富》杂志的记者到当地杂货店的收银员,人人都会问我:"你是怎样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的?有什么秘诀吗?"那时我心里想的是:"哦,这当然是个秘密……因为就连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